第六十八章 历史的惯性 (第2/2页)
给各地守军下令,要求大家严防死守,万一发现风吹草动,切不可出城迎战,只能死守。
另外刘禅给邓芝和糜威发密旨,让两人严密注意朝廷动向,各地方的动向,防止有人生乱,让邓芝调绵竹大军进京戍卫成都,不得自己号令不可撤兵。
刘禅的一系列圣旨,让整个蜀国人心惶惶的,当然了也让整个天下的智者猜不透刘禅到底怎么了。
刘禅为什么要这样,很简单,每个国家一旦换君主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政变呀叛乱呀,和平继位的很少,就算和平继位,在这之前,也会调大军进京守卫京城。
诸葛亮虽然不是蜀国的君主,可是等同于君主。刘禅如果不这么做,一旦消息传出去,蜀国必会生乱。
事实也证明就是如此,历史上诸葛亮死了之后,魏延杨仪之争,导致蜀国损失了两个重要人才。除此之外南方不断叛乱,叛乱一直持续到蜀国灭亡,羌族同样也在不停叛乱,因此刘禅不得不防。
刘禅到达汉中的时候,诸葛亮也到了汉中,看到榻上,脸色惨白的诸葛亮,刘禅心痛万分,竟然忍不住流下了泪水:“为什么会这样?”
诸葛亮摇摇头:“你是陛下,大汉的皇帝,可不能随意流泪!”
刘禅才不管这些呢,他抓住诸葛亮的手:“相父放心,我一定找人治好你,请全天下最好的大夫,一定可以治好你!来人啊,给朕张贴皇榜,全国,全天下求名医!”
诸葛亮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刘禅时时刻刻陪在身边,这天诸葛亮和刘禅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说话。
“陛下,原本老臣很不放心你,可是看到你如今如此成熟,老臣也就放心了。本来老臣觉得,无颜去见先帝,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老臣知道,就算老臣无法达成心愿,陛下将来也必定能匡复我汉室江山的!”诸葛亮慢声细语地说着。
在别人听来是慢声细语,实际上是诸葛亮已经没有多收力气说话了。刘禅听到诸葛亮说心愿,那岂是心愿,那是夙愿。
刘禅一激动,抓住诸葛亮的手:“相父我知道你的心愿是什么,放心吧,我一定帮你完成,一定然你看到!我现在就下令集结兵力,我一定会攻下长安的,我要让相父一起和我进入长安,让相父一起和我君临天下!”
“陛下!不可!陛下……咳咳……”诸葛亮大惊,他想阻拦刘禅,可是已经无法阻拦了。
刘禅下达这份命令的时候,朝野震惊,大家都劝刘禅不要如此鲁莽行动,大汉如今还没有气吞山河之势,按照先如今的国力,最多再有十年,只要十年蜀汉就会迎来最辉煌的时刻。
可是刘禅说了一句话:“我等的了,你们也等的了,可是相父等不了了,不管输赢如何,我都要试一试!”
众人听了沉默不语,却默默地开始集结兵力,准备对长安进行攻击,刘禅仅仅用了十天,就把兵力集结完毕。
除了自己的兵马,刘禅还和羌中的羌族借兵五万,陇右的羌族,各族借兵五万,浩浩荡荡,二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全力朝长安攻来。
一战失意的曹睿,接到司马懿的战报,再次披挂上阵,亲自帅军五万,驰援长安。并且下令上庸太守申耽领兵五万,佯攻汉中,增加刘禅大军的压力。
刘禅命令吴懿留守汉中,要求各处隘口严防死守,大军前来,高挂免战牌不出。
刘禅大军,全部集结到长安城下,刘禅让使者打着白旗去城下,告诉司马懿自己有事要见司马懿。
此时曹睿还没有到,司马懿就答应了,两人各带两个人,然后在长安城下相见。刘禅表面如常,到了之后,一招手,后面的张苞从马上扔下一个麻袋。
司马懿疑惑道:“这是何意?”
“送给大都督的大礼,大都督不会忘了吧,当初从江陵来长安的时候,朕需要承诺要给大都督一份大礼,可是大都督你却害的朕好苦呀,竟然把密道堵上了!”刘禅冷冷道。
司马懿眼立刻眯成一条缝,有要杀刘禅的意思,可惜刘禅身后带的是张苞关兴二人,司马懿身后带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子,司马懿就是害怕万一刘禅耍什么阴谋诡计,所以带着两个儿子,就算他们听去了也不要紧。
“大都督不要生气嘛,看看朕给你的大礼再说!”刘禅拿眼瞄了一眼麻袋。司马昭跳下了马,打开袋子一看,里面竟然是曹爽。
曹爽也发现了司马昭,扭动这身子,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意思想让司马昭救自己。可惜曹爽被绑着,还被堵着嘴,说不出话来,更主要的是,司马昭根本没有要救曹爽的意思。
无论从哪方面考虑,司马昭都不会救曹爽。第一,曹爽曾经害过他们父子三人,而且还不止一次。第二,曹爽听到了刚刚的谈话,所以曹爽必须死。不然曹爽回去报告曹睿,就算曹睿不信,也会对司马懿产生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