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李丰 (第1/2页)
刘禅自然不能把军队全部带走,还需要留一部分守成都,所以他带走了两万兵马。两万对五万,差距其实也不是很大,但是论到军事才能,那么可以说,刘禅这边,没有一个人是李严的对手。
不然诸葛亮也不会说,李严可挡陆逊了。所以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刘禅他们都是必输无疑的。
很快两边大军,在成都城外五十里处相遇。李严看到是刘禅的龙旗,还假惺惺地跑过来参见。
刘禅一点面子都不给:“李严,事到如今了,你何必假惺惺跑来?要打就动手,司马懿封你为蜀王的事,天下人尽皆知。至于为什么天下人人尽皆知,朕猜你这么聪明,不用说你也能明白,既然你被绑到了那条船上,何必还要这样呢,你问问在场的读书人信不信你?”
刘禅说完手一挥,后面大量的读书人。李严脸色变了又变,自然没有问了。不过刘禅替他问了:“你们信不信李太尉是来勤王的?是来清君侧的?”
“不信!狗屁太尉,就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有人喊道。
然后接着有人说道:“李严父子两代,受先帝与陛下之大恩,不思图报,反而反叛,想做蜀王,这是不忠。
勾结外敌,犯上作乱,让父母先辈蒙羞,这是不忠。
致使手足相残,蜀中霍乱这是不仁。
为了给自己作乱找借口,竟然污蔑昔日同僚好友,这是不义。像你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你以为你能坐上蜀王么?
他司马懿答应了,也要问问我们蜀中百姓,也要问问天下读书人,更要问问天下正义之士!你配吗?”
这人说话十分犀利,是个人才呀,刘禅向后面看过去,没看到这个人,转过脸来却看到李严的脸已经成了紫红色。
“那开始吧,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朕倒要看看你李严有多大的本事,回去点齐兵马,朕在这等你,朕要是后退一步,朕就狗娘养的的!”刘禅也是气急了,看着李严就想扇他,恨不得杀了他。
一个人在你辉煌的时候,只想着从你这里不断的捞好处,在你落魄的时候,却落井下石,谁能喜欢这样的人,而李严恰恰是这样的人。
李严现在已经是正一品,太尉了,还让他做首辅,还不满足。赵云死的时候,也就是个大都督,死后才追为太尉的。李严或者都当然太尉了,还不知足,这种人刘禅能不痛恨么。
李严怒气冲冲回到自己的大营当中,点起军马准备和刘禅拼命。李严虽然生气,但是他还没有气到傻的地步,他也简单做了一下布置。
让自己的部将狐忠和成藩各帅一队人马,从左右冲击刘禅大军的左右两翼,自己率中军冲击刘禅的中军。
而让自己的儿子李丰,率军一万,悄悄绕道刘禅身后,等到战争进入胶着状态的时候,再冲出来,一举击溃敌军。
为什么要等到战争进入胶着状态,再动手。这个原因很简单,战争打的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说,战争打的是实力,武器装备,还有什么计策,什么统筹等等。后世大家有统一的认识,战争打的是钱。
其实不然,战争打到最后,只打两个,一个是打人,另外一个是打时机,在恰当的时机,抓住机会,用新生力量一举击溃敌军。
当两只军队都在胶着状态时,一边突然来了生力军,那士气自然是大涨,此消彼长,另外一边自然一败涂地。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李严的老道,还有就是李严用兵确实有一套。如今的蜀汉,姜维还没有完全成型,从战略战术层次来讲,唯一能打过李严的,怕是只有魏延了。
当然了,刘禅又不是傻子,他毕竟有了两千年的历史经验。而且他玩游戏的时候,虽然看着是小打小闹,但是学到不少兵法上的东西。
所以他一来,就把所有的斥候全部派出去了,主要是看看周围有没有伏兵,如果有,就放风筝,玩游戏最喜欢用的一招,放风筝。
刘禅的斥候,全都是弓骑卓越的人,可以在飞奔的马上,百步穿杨。一支斥候小队,可以吃掉一个百人小队,只要箭矢够用。
两军对垒,准备开打的时候,张苞和关兴先跑出来叫阵,叫阵这种事,经常会发生,尤其是在这个崇尚英雄的时代,再往以后,到了明朝之后,很少再有单挑这种事了。
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单挑是不行的。可是在三国时期,还是崇尚英雄的时代,所以单挑是比较有利的。
有时候单挑甚至可以解决一场战争,比如李严若是答应了单挑,张苞上去把李严给生擒了,或者活劈了,那么李严的大军不攻自破。
而张苞和关兴二人,武力值强悍的程度李严是知道的,李严自然不可能让自己的手下去送死了,所以干脆不搭理张苞关兴,准备派军冲阵。
李严拔出自己的佩剑,喊着要冲锋的时候,他的阵前突然闯出一队骑兵。按理说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