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功亏一篑 (第2/2页)
只不过孙权会不高兴而已,而陆逊就算像孙登这么说,孙权也不会听从。因为孙权根本就不停陆逊的,他认为陆逊不是自己人,是死了几十年的孙策的人。
此时孙权也想明白了,孙登这么说的道理,虽然孙登间接救了陆逊,并且告诉自己,进攻是错误的。但是孙权没有不高兴,反而更高兴,说明自己的儿子,会给老子留面子,更会旁敲侧击,来达到目的,而不用面红耳赤。
直接强迫,和迂回虽然都能达到目的,但是一个是被迫的,另外一个却是舒舒服服的,甚至还很高兴。
孙权十分赞许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登儿,你如此聪明成熟,父皇就算死了,也能放心了!”
孙登赶紧说道:“父皇定然会长命百岁的!”
“哈哈!这话要是别人说的,父皇肯定当对方是拍马屁,但是是登儿你说的,父皇知道,你是诚心实意的!”孙权十分高兴。
两人又聊了一会,孙权和孙登说:“登儿,你代朕传令,撤军!”
“是父皇!”孙登行礼告辞,然后出了大帐。
看到大家都看向他,孙登率先走到陆逊身边,亲自把陆逊扶了起来:“大都督你受苦了!”
陆逊摇头:“多谢太子救命之恩!”
“大都督是我吴国的支柱,若大都督倒了,吴国就会塌一片天,还望大都督想清楚!”孙登这话说的也很有水准,首先肯定陆逊在吴国的地位,其次告诉陆逊,有时候说话要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他人考虑,要学会委婉。
陆逊自然明白孙登的意思了,点了点头,就不再说话了。陆逊和诸葛亮这些人都一样,他们都是儒将,不会玩那些阴谋诡计,或者说不屑于玩更恰当。不然陆逊想玩心眼,不把吕壹玩死就怪了。
可是他们就是不屑于玩,甚至不愿意去拐弯,毕竟是儒将,他们身上的书生气还是很足的,都有那种死硬的脾气。
后来陆逊也用行动证实了这一点,因为万年和孙权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产生了争执,结果最后被罢免了,忧愤而死。
孙登继而宣布撤兵,虽然引起了一片哗然,但是大家还是很高兴地,然后在陆逊的全力组织下,东吴大军,白天一点动作都没有,可是到了晚上。一夜之间,撤的干干净净。
等刘禅发现人跑了,想追,根本就追不上,船没有,军马根本跑不过孙权的船。刘禅预谋了这么久,想要打孙权的计划就这么破灭了,让刘禅十分气恼。
但是群臣却不是这么想的,群臣以为,这次没有损失多少,更没让永安城遭受损失,就退了魏吴联军二十万,全是刘禅的功劳。
大家大家称赞刘禅,可惜刘禅还是不高兴,毕竟准备了这么久,那么强大的计谋,竟然就这么被破了,刘禅更不相信,孙权会听陆逊的撤兵,就到处打听为什么会撤兵。
结果让刘禅很意外,原来自己这个的表兄弟还有如此魅力,而且历史上孙登确实很厉害,东吴在后期,尤其是孙权称帝之后,孙权宠信吕壹,赋役繁重、刑罚残酷,让东吴百姓走上了苦不堪言的生活。
孙登多次劝谏孙权,孙权自然也听信了自己的儿子,当然时间不久就会忘记,毕竟孙权在建业,孙登在柴桑。
尽管如此,孙登对东吴中期的发展还是取得了重大作用,因此才得到东吴百姓的拥戴。可惜孙登早死,如果孙登不是早死了,加上他的好友诸葛恪,估计三国历史将会发生重大的改变。
这里还得给诸葛恪正名,他虽然孤傲,但是才能绝对是有的,就是因为他,吴国才多活了几十年。
孙权死后,诸葛恪是大将军,他全力推进改革,一改孙权时期留下的病垢,这才让吴国再次爆发生机的,而且用铁血政策镇压南越叛乱,让南越此后长期老实。
现在孙权跑了,追不上了,那就追着文聘打一顿呗,反正不能谁都打不着吧。刘禅一边让张苞关兴,率骑兵追击文聘,一边派人绕过去,绕到文聘前面去阻截文聘。
除了夷陵和巫县接壤外,还有一个宜都也和巫县接壤,这两郡都是属于吴国的地盘。宜都这个地方呢,在夷陵的北面,可是呢,中间隔着一座大山。
而宜都呢,北面还有一座大山,其实宜都就是在一个山谷里,只要穿过这个山谷,就能绕到文聘大军的前面。
虽然文聘大军已经走了两天,但是如果张苞和关兴速度够快,定然能拖住文聘他们,到时候前后夹击,打文聘一个措手不及是没问题的。
可是结果让刘禅还是十分郁闷,不知道文聘发什么神经,一天行军百里,竟然跑了,张苞和关兴还骑着马追的,也没有追到文聘。
这场大战算是彻底结束了,这场大战结束之后,三国也形成了一个新的格局,已经从蜀吴两国联盟对抗魏国,变成了魏吴两国联盟对抗蜀国了。
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魏吴两国经历和刘禅对峙之后,本来就不紧密的联盟,更加松散了,貌合神离的魏吴两国,反而更容易发生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