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七章 水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七章 水战 (第1/2页)

    刘禅拿下江陵,又大破东吴大军,消息很快传到了吴魏两国的耳朵里,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上了刘禅的当。

    孙权知道江陵丢了之后,竟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愤怒,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私下里从他对待步陟一族就能看出来。

    孙权曾经让人给魏国送国书,要求魏国遣返步协步阐两兄弟,结果魏国表示这得步家兄弟两自己同意,不然他们也不会强行送步协步阐两兄弟回去的。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孙权咬人,魏国就送回去,岂不是显得魏国怕吴国。而且如果这样,估计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敢投奔魏国了。

    只不过现在江陵被打下来了,荆南四郡岌岌可危,江东也暴露在蜀军的马蹄之下。孙权还是以前的想法,荆州丢不得,必须拿回来。

    所以又开始召集大军,准备对蜀国进行讨伐,并且给魏国去书,要求魏国配合吴国出兵。

    江陵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很重要,不止一次说过。而之前一直都在东吴的手里,可是一直没有被打下来过,当然除了刘禅阴谋设计的那一次,这一次也算。

    江陵没有被打下来的主要原因,其实在于吴国一直和两国中的一国联盟。因为江陵这个地方,与蜀国和魏国都算交界,算是前线了。

    虽然前面西边有夷陵郡做缓冲,北面有麦城做缓冲,但是其实没什么作用,一旦打起来,这些地方地势平坦,根本不适合防守。

    而吴国自从得到了江陵之后,先是和魏国联盟,防止两面受敌,后来阳奉阴违,又和蜀国联盟,反正吴国总是结盟一边,以防止两面受敌。

    现在刘禅打下来江陵,刘禅也将面临两面受敌的境地,甚至是三面,还有一面来自长江之上。

    当然了蒋琬消化了两万多俘虏,让整个蜀国的水军立刻强大了不少。这些降卒,大部分都是家就住在荆州,妻儿老小都在江陵城,或者在江津港。而这些地方都被蜀国占领了,给谁当兵不是当兵呀,没必要为了所谓的忠诚,置自己一家老小于不顾吧。

    所以蒋琬,很快就吸收了两万多降卒,当然了还有几千人,死活都不肯投降,蒋琬就按照刘禅的要求,砍了他们的拇指,把他们送了回去。

    刘禅因此还得了个残暴的名头,只不过刘禅完全不在意,因为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刘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再说了,这是打仗,都在杀人,没有残忍与不残忍的说法。

    张苞的八万大军在刘禅进驻江陵后的十天,也赶到了。刘禅知道,要不了多久吴魏联军就会杀来,所以并没有让张苞进驻城内,而是让张苞在城外驻扎,和江陵城形成掎角之势,就像当初魏延和杨仪的配合一样。

    刘禅打下江陵之后,消息传到成都,举国欢庆,不过欢庆是欢庆,也着急呀,因为大家都知道接下来就是艰苦的防御战了。

    为了能迅速把江陵的物资不充满,不至于在之后的防守战争中因为缺衣少粮而出现问题,费祎亲自去了永安,进行各方面的调度。

    另外一边,刘禅让所有人收集江陵城方圆五十里之内的,所有木料和石头,把这些东西全部搬回江陵城,刘禅要造大量的投石车。随着投石车群被运用到战争中,投石车也越来越重要了。

    还有一边,大量的物资,走陆路运过来,十分麻烦,而且有被劫持的危险,路上的消耗也多。

    唯一的办法就是走水路了,可是水路也不安全,蒋琬现在拥有水军五万多人。各式大小战船,三千多艘。

    为了保证水路的畅通,蒋琬已经在长江之上,和留赞父子三人打了几次了,结果都是互有胜负。

    刘禅倒是不担心守城的问题,他主要害怕水军打不过吴国,然后水路被截断,这样自己的粮道就断了,那样就危险了。十几万大军,外加城中几十万百姓,每天的消耗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不过还好,刘禅发现蒋琬领兵打仗的能力,一点都不弱,或者说,蒋琬也能算一个儒将了。如果让步陟和蒋琬或者诸葛瑾打起来,蒋琬肯定不会输给这两个人。

    留赞父子三人,虽然好像都是无名之辈,其实不然。自然不是泛泛之辈了,这父子三人都很厉害。

    而且留赞很早就加入孙家阵营了,一直名不见经传,原因很简单,因为三国前期、中期都是猛将、谋士如云。像留赞这种级别的,遇到关羽这种,就是一个九层天,一个十八层地狱。

    可是到了中后期,尤其是诸葛亮死后,三国的名将、名士,相继都老死了。留赞这些当初实力一般的,也变得越来越厉害了。

    毕竟这么多年仗打下来,就算傻子也学会了。再说了人家留赞还是文武双全,教出来的两个儿子,可不比步陟的两个儿子能力差。

    留赞原本是步陟的副将,步陟升任江陵都督,留赞就成了武陵太守,留守武陵了。

    而隶属于江陵郡的公安,其实是在长江南岸,与北岸的江津隔江相望。为了方便治理,公安也就划到了武陵的治下。

    雨过天晴之后,对面的公安港,很快发现了江津港的问题,而且隐隐约约传来了,江陵失守。步陟等人被杀的消息,留赞在武陵听到这个消息,不放心,就决定亲自过江看看。

    结果到了江面,就看到了蒋琬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