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张苞用计 (第1/2页)
刘禅大军,第七天才到桂阳。到了桂阳之后,刘禅第一件事就是会见了,桂阳原有的文武官员。
看了半天,除了虞汜自己听说过之外,其他人都没听说过。刘禅只问虞汜愿不愿意投降归顺,虞汜当场拒绝投降。
其实虞汜拒绝投降是正常的,毕竟他一大家子还都在东吴。本身他们家也是会稽大族,不然像虞翻也不可能生十一个儿子的。
只要一投降了,估计整个虞家都得被灭族,所以虞汜坚决不投降。刘禅点了点头道:“既然你不投降,朕也不勉强你,等朕灭了留赞,打下整个荆南地区,就把你送去成都,相信你总有一天会想明白的!”
当然了这句话也就是说说,到底能不能想明白还很难说。因为郭淮这孙子被抓了,到现在,在成都又生了个儿子,也没见他有投降的意思,而且小日子越过越美!
至于全尚,他也不投降,他不投降也是有理由的,他媳妇孙氏,之前有说过。是孙静的曾孙女,孙静呢,是孙坚的弟弟。
当年孙坚死了,看样子是孙策在支撑,其实不然,是孙静在支撑。因为有了孙静在,所以才有后来的孙策。
所以说全尚多少是孙家的宗室亲戚,所以肯定不会投降的,再说了,全尚也知道自己的才能,投降了之后能干个啥?不投降自己还是孙家的亲戚,而且还和当今皇帝是亲戚,因为他的女儿是孙亮的媳妇。孙亮咋说也是个王爷,这就更不能投降了。
其实刘禅也没指望全尚会投降,他投不投降,自己也不在意。刘禅看过其他的官员,这些官员都愿意投降,刘禅继续让他们各司其职。
并且写信给蒋琬,让蒋琬朝成都要人,要大量文官武将,现在地方大了,根本就是人手不够。
刘禅下面大军还要继续前进,没时间留下来治理桂阳,所以就留下一个偏将,还有一个掌管粮草的文官暂时治理桂阳。
桂阳一战,又俘虏了几千士兵,刘禅来之前,张苞已经把这些人训练的差不多了。而桂阳附近的几个县也都在张遵所到之处,尽皆投降了。
按照之前的意思,所有投降的官员,一律保持不动,继续治理原来的地方。但是打下来的地方,官员还不投降的,一律斩杀,包括妻小。
并不是刘禅不想把自己的仁义的名声留下,不是刘禅自己想毁灭自己的名声。有时候该杀就得杀,不然会惹出大麻烦的。
又留下一万人守卫桂阳,刘禅的大军从七万,变成了刘禅。还是张苞和张遵,做先锋,去打零陵。
零陵此地就是蒋琬的老家了,零陵太守陆凯是个名人。此人本身就是陆氏之人,陆家在江东是豪族,而且名人辈出。
陆凯这个人也算大器晚成了吧,现在他都四十多了,还名不见经传,但是在后期,尤其是孙权死了之后,陆凯开始发威了,首先干掉了盘踞在零陵多年的山贼陈毖,然后参加了一些列的战争策划,一直最后坐上了左丞相的位置。历史上,陆逊活着的时候,也就到左丞相。
本来零陵靠近交州,又是穷山恶水的山贼呀,蛮族呀特别多。零陵有守军三万,领兵大将叫聂友,如果刘禅不来进攻。历史上来年这个时候,这两人配合起来,给吴国增加了两个郡的面积。
只不过因为之前刘禅的布置,江陵被曹魏攻取,孙权损失惨重,后来又去攻击永安,到处筹集兵马。零陵的三万人马,只剩下一万人了。
张苞和张遵两人,故技重施,想要骗开城门,杀进去。结果两人到城下,迎接他们的就是漫天箭雨,好在张苞经验丰富,在进军之前,让人准备了牛皮小盾。
箭雨下来的时候阻挡了一下,不过还是丢了几十具尸体在城下,而年轻气盛的张遵,也被射了一箭。
城门没有骗开,张苞只好安排人安营扎寨,等待刘禅大军的到来。张苞这些年来,和刘禅东征西讨,功绩已经累积到极致了吧。
张苞本身就是西乡侯的爵位,现在累积的食邑已经达到两千多户,在整个蜀汉,除了张苞就是关兴了,下面才是魏延。
前几年陈到死了,吴懿也死了。张苞就任骠骑将军,关兴就任车骑将军。可是在武将中已经位极人臣了。
可是张苞还是拼命的攻城掠地,当然不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挣食邑了,而是为了上一辈的那份情,这一代的这份情,刘禅把他当兄弟,就像当年刘备把关羽张飞当兄弟一样。
如果刘禅现在说让张苞去死,张苞不会有所迟疑,立刻会拔剑自刎的。
所以张苞要进攻零陵,尽量想办法在刘禅来了之前打下零陵。可惜张苞人手不够,又都是骑兵,也没带攻城器械,哪里能攻下坚城。
不过张苞也想到了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