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止步襄阳 (第1/2页)
申耽跪下之后,刘禅就制定了如何全部收复西城上庸两地的计策,而申耽也是按照计策来完成的。
申耽把自己的两个部将,李辅和邓贤叫道西城,说有要事要商量,两人就来了。邓贤好说,他是孟达的外甥,自己舅舅被司马懿杀了,多少还是有点恨司马懿的,但是也没有到自己反叛的程度。
现在申耽说要投降蜀国,邓贤一点问题都没有。李辅就不一样了,李辅土生土长的魏国人,一点蜀国的恩惠都没有受过,所以说当申耽提出要投降的时候,李辅立刻做出了反对的动作。
申耽再三劝说,李辅都不愿意,申耽无奈道:“那只能委屈你了!刀斧手!”
申耽一声令下,一群刀斧手,一拥而上,把李辅给绑住了。李辅破过大骂,骂申耽是卖国贼,申耽决心已下,至于没有杀李辅,只是觉得相处多年,杀了于心不忍罢了。
命人把李辅关押起来,申耽召集自己的部众,而申耽的部队几乎全是自己的老部下,所以当申耽宣布投降蜀汉的时候,仅仅发出了一阵惊疑,然后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
刘禅顺利接受,上庸、西城两地,还得了四万大军。这样一来,在上庸和西城的大军,一下子从八万,变成了十二万。
而申耽帮助刘禅,没费一兵一卒取得了这两地,又得了这么大的地方,刘禅恢复申耽原来官职和爵位。征北将军、员乡侯、上庸太守。
申耽虽然谢恩了,但是没有领旨,而是对刘禅道:“陛下,臣不想再当官了,臣只想陛下能让臣告老,和亲人团聚!”
刘禅点点头:“这个朕准了,只不过还需要老将军再等两年,你是上庸、西城两地的太守,威望又极高。这四万大军,又都是你的老部下,朕要是把你送回成都去,估计两地百姓怨声载道不说,你的老部下们也不干呀。四万大军一旦哗变,那后果你自己想想吧!
朕已经派人去成都把你们一家老小都接来了,到时候让申花做西城太守,在自己家乡做官多好呀,这样你也不用忍受两地分别之苦了!你看可好!”
“多谢陛下!”申耽这才谢恩领旨。
申耽跪下的那一瞬间,就敲响了整个魏国的丧门钟。
刘禅和平收复了上庸和西城两地,这个消息短时间之内还没有传开。不过传开是迟早的事情,而另外一边魏国一直试图在汉水之上打败蒋琬,可惜魏国没有几个将领在水军方面的造诣高过蒋琬。
倒是真有人厉害,那就是王浚了,只可惜王浚现在和刘禅差不多大,只比刘禅大一岁。现在的王浚还不知道在哪里做个郡守呢。
而且王浚灭孙吴那年,都七十多了。可见王浚也是大器晚成,想在汉水之上,打败蒋琬,估计就算东吴,也只有陆逊可以,其他人最多就是打个平手吧。
魏国无法和襄樊联系,自然着急了,文聘和田豫无法和朝廷联系也着急,留赞和刘敏两人很快就灭了步阐,彻底切断了魏国汉水以南和汉水以北的联系。
费祎带着张苞率领十万大军对襄樊发动猛攻,已经连续打了三个月了,现在尸体堆积起来,都能赶上城墙高了。
三个月费祎,已经损失了两万多人,但是费祎还是没有停下来,继续猛攻,因为谁都知道文聘和田豫两人,是百战名将,更是效忠了魏国几十年了,招降是不可能的,只能强攻。
这也是蜀国这么多年来,除了当年刘备夷陵之战,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了。现在费祎已经急得,满嘴起泡了,可是没办法就是攻不下来。
刘禅也没有怪罪费祎,费祎的本事刘禅是知道的,如果费祎打不下来,换别人估计也一样。
不过费祎损失太多了,刘禅决定增援费祎,就让蒋琬打通隆中,自己要带兵上路,从后面包抄襄阳。
而隆中港可不是一般地方,这里当年就是刘备请到诸葛亮的地方,虽然诸葛亮的老家在徐州琅琊,但是这里也算诸葛亮的第二故乡了。
蒋琬顺利打通了隆中港,刘禅带着大军和费祎汇合。没见了一年多,费祎不仅瘦了很多,也老了很多。
看到刘禅,费祎当场跪地谢罪:“陛下臣辜负了陛下的厚望!”
刘禅摆摆手:“起来吧,也不是你的错,打仗总会有死忧伤!”
费祎起来后,大家坐在一起说了说现在的战况,战况胶着,一点突破点都没有,刘禅听了眉头紧皱:“唉!这襄阳还是真难打呀,不知道要赔上多少大汉健儿啊!”
大家都沉默不语,毕竟死了这么多人,城也打不下来。这个时候有人提议道:“襄阳城军民几十万人,不如我们一直围困,就算他粮食再多,也不可能趁几十万人吃多久的!”
刘禅想想也是,不过万一人家粮食真多那就坑爹了,历史上,忽必烈打南宋的时候,大军在襄阳止步,整整打了五年,最后弹尽粮绝这才投降。
万一襄阳也打个五年,那不是得哭死,五年之后,自己都他么的四十多了,那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全国呀,自己能不能活着统一全国还是一回事!
费祎见刘禅不说话,很明显对这个办法,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