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章 姜维的计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章 姜维的计策 (第2/2页)

。现在给你们最后一个机会,要么承认刘豹是南匈奴的单于,要么死!”姜维说道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变得凶狠无比。

    “我呸!我就不信刘豹敢杀我,只要我意思魏国大军,就会出兵征讨你们……”诰升爰接着骂。中贤王也是,跟诰升爰附和着。

    姜维冷笑着:“哼,不知道谁不自量力,魏国大军?魏国的大军现在自身难保,还会来救你们?既然你们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么,杀!”

    姜维突然大喊一声,别说四个贤王了,刘豹都吓了一跳。刀斧手,手起刀落,当场就斩杀了诰升爰还有中贤王。

    姜维看向剩下的两个人,还没说话,这两人立刻跪在地上:“小人愿降,小人愿意奉刘豹为南匈奴的单于!”

    “识时务者为俊杰,好!既然你们愿意投降,那我就不为难你们了,回去收拢部众,然后和你们的单于,去收服这个两个部落的人口牲口!”姜维淡淡道。

    “是!”两人逃也似的跑了。

    两人走后,刘豹疑惑道:“将军,你就不怕他们跑了?为何不全杀了?这样才不会有叛乱呀!”

    姜维瞄了刘豹一眼,刘豹从姜维的眼神中看出了凶狠,吓得立刻不敢说话。看到刘豹畏惧自己,姜维这才淡淡道:“全杀了,不利于你收服整个南匈奴,到时候他们的部众定然会四散而逃,你怎么收服?留下这两个,看他们的胆子就知道了,只要吓吓他们他们就会乖乖听话!你赶紧带人去收服你的部众吧,要快!我时间不多!”

    “是!”刘豹赶紧带人下去了。

    之后刘豹带人,迅速收服了,并州之内所有南匈奴。而并州因为地处偏僻,苦寒,又经常发生混乱,朝廷也不怎么管理。所以刘豹在并州的大动作,并没有引起魏国的注意。

    姜维趁刘豹收服部众的时候,在夏阳港,大肆制造战船,准备水战和运兵来用。等到时间到了244年七月份,刘豹终于回来了。

    而姜维也等了刘豹好几个月,刘豹回来之后,那叫一个春风得意,收服了所有部众不说,还顺带抢了不少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口牲口,弄回来做奴隶。

    刘豹再得意,也不敢在姜维面前放肆,因为当初姜维看了他一眼,他就能看出,姜维要杀他,只是想不想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实力。

    刘豹回来之后,部众都没有安排好,就赶紧找到姜维。姜维这些天虽然表面上一直不着急,而且一直安抚下属,让他们不要着急,其实自己的心中也着急。

    毕竟大战已经进入胶着状态了,想要突破只有自己这一点了。而为了能成功,姜维几乎豁出了身家性命。

    所以看到刘豹来了,姜维也有些激动,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本来高兴地想迎上去,不过想到自己的身份,还有自己要做的事情,姜维还是沉浸下来了。当然了暗中也叹息:唉!看来自己还是缺少一点历练,这点事情就忍不住激动了,怎么才能成为像老师那般的人物!

    “禀报将军,小将回来了!”刘豹抱拳单膝跪地。

    “好了!起来吧,你也是单于了,这么做有失你的面子,以后不要小将小将的称呼了,允许你在本将军面前称小王!”姜维说完看了刘豹一眼。

    刘豹心中窃喜,但是表面上却丝毫没有露出来,还是低着头:“多谢将军!”

    “你这次带回了多少部众?”这是姜维最关心的事情。

    “人口二十余万,牛羊马匹无数!”刘豹在人口上,做了微笑的跳动,其实人口接近三十万,但是还没到,就说二十余万,反正就算被知道了,也有借口说。

    姜维根本不关心刘豹的小心思,直接问道:“那能战之人有多少?”

    刘豹想了想道:“小王本身就有一万多人马,外加其他四部,总共加起来,差不多有八万这个样子!”

    “八万!”姜维觉得有点少,但是其实也不少了,南匈奴这些年来,除了被分化,还被曹魏当做炮灰来使用,每隔几年就会征兵一次。

    匈奴的骑兵很强大,如果再装备上,强力的武器铠甲,就更强大了。当年汉武帝时期,为什么匈奴强大的骑兵打不过汉朝大军。

    就是因为缺少武器铠甲,匈奴当时用的箭矢的箭头,全是骨头和石头做的。汉朝当时穿的是锁子甲,那些箭支根本就伤不到汉朝人。据说后世有人做了一个统计,一个武器装备精良的汉朝士兵,可以打四十个以上的匈奴兵。

    为了防止匈奴的再次强大,削弱匈奴,所以魏国经常征集匈奴的骑兵,来做炮灰。

    虽然人数不少,但是达不到姜维的要求,姜维道:“把所有能骑马打仗的都给我凑上,不管老人孩子,老人只要能自己爬上马的就必须去。孩子也是,超过十二岁的,全给我叫上。这样凑一凑,能有十五万人马么?”

    刘豹面露难色,自己当初虽然答应帮助姜维攻打魏国,可是姜维现在的做法,好像有要让匈奴灭绝的意思呀,刘豹自然不乐意了。

    见刘豹不说话,姜维声音,立刻变得阴沉起来:“本将军问你话呢?”

    “能!能!能!”刘豹吓得一哆嗦,立刻答应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