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刘豹的决定 (第1/2页)
在长安的司马懿,早就接到了信报,可是司马懿一直没有做出回答。
傻子也能看出来,南匈奴突然叛变,绝对跟蜀国有关系,越是这个时候,司马懿越是需要沉住气,不然很容易被敌人偷了空子。
而这件天,从各地传来的情报也表示,蜀国将会有大动作。首先是在眼前这两人,魏延和马岱,两人清理掉自己大营里的其他人,而且忙忙碌碌的看样子,要有所动作。
另外南阳方面也传来消息,刘禅从几天前,收回骚扰汝南、江夏和许昌三郡的兵,开始集结,好像要对宛城动手。
司马懿看出来刘豹的大军是诱饵,或者说是牵制,所以并没有对刘豹的大军有所担心。他一直在担心的事情是,刘豹的大军不足以撬动这场僵持已久的战争。
双方从243年初开始打,现在已经进入了244年冬天了,打了这么久,虽然刘禅这边节节胜利,但是长安、和宛城的一线防御,并没有松动。
或者说一直都处在一个僵持阶段,要想撬动这个僵持的局面,必须需要一味狠药,才可以。
而刘豹这味药,最多也就能治治拉肚子吧,根本达不到起死回生的效用。
司马懿看着司马望发来的信,眉头紧皱。司马望信上给司马懿一个隐晦的提示,说是司马孚私下里建议,既然待在洛阳不安全,不如安排皇帝东巡。
既可以避开刘豹大军的锋芒,又可以借口,离开不安全之地,不会有损皇家的威严。
可是司马望认为,司马孚的意义不在这里,他是想把曹芳带出去,离开洛阳,司马懿的实力就无法控制曹芳了。
在外面,有的是对曹芳忠诚的将领,到时候再想把曹芳抓回来,就困难了。
问要不要现在就把曹芳监禁起来,或者假意同意曹芳东巡,然后在路上扮成山贼灭掉曹芳,从新立一个皇帝。
对于这件事,司马懿的两个儿子,表示很赞同,但是司马懿一直沉默不语。
“父亲!曹魏现在已经是无力回天了,趁着这个机会,我们司马氏应该加大影响。而且曹芳年纪也越来越大,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多了,迟早不会再受我们控制了,如果他掌握了实权,必定第一个拿我们开刀。”司马昭十分着急。
司马懿依旧沉默不语,主要是他从曹操时代就开始辅佐魏国,现在已经算是四朝元老了,一直忠心耿耿为了魏国,现在让他用这种计谋对付曹芳,他不忍心呀。
“父亲,子初兄说的不错,只不过现在时机怕是不成熟,一旦我们动手把魏帝杀了,没传出去还好,要是传出去了,怕是天下效忠魏国的人,立刻会倒向蜀汉一边。
上次子初兄灭曹爽三族,夏侯霸兄弟就颇有怨言,夏侯家兄弟四人,都在长安,而且四人共领大军五万,万一魏帝出事了,夏侯霸定然成祸患!所以现在实际不成熟!”司马师稍微分析了一下,就正中司马懿的下怀。
司马懿不想干掉曹芳是真的,而干掉曹芳需要付出的代价,司马懿也知道。只不过自己的小儿子司马昭,心太急了,很多事情考虑不周全,远不如他的哥哥司马师稳重。
司马师可以说是雄才大略、沉稳坚强了,将来自己就算死了,司马师也能独当一面。
司马懿点点头道:“好!给子初发信,让他死守洛阳,不可生事!”
“父亲……”司马昭听到司马懿这么说,还不死心。
不过让司马懿一眼瞪了回去:“子上,你性子太急了,不够稳重,有些事需要多想想的好!”
司马懿这边给司马望发信,另外那边的刘豹在姜维的示意下,开始造势。大肆搜掠船只,就连一些职能坐几个人的小船,都被抢了。
然后继续号称五十万人马,经过五天的造势,刘豹的大军终于出动了,开始往孟津方向进军。姜维给刘豹的命令是,最少要在河上撑两天,两天之后才可以退兵。
刘豹硬着头皮答应了,十五万大军呀,那得需要多少船只呀,好在王浚当初在河东的时候,也在训练水军,有不少战船,虽然没办法把所有人都装上,但是看上去,整个黄河之上,全是船只,也挺吓人的。
刘豹本来是想让人慢慢走,两天走到一半,然后立刻返回就是了。可是那里知道,黄河流速那么快,一天就到了孟津。
到了孟津之后,刘豹傻眼了,这是打呀还是不打?找来自己手下的大将,开始商量,经过一番商量,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不能打,在黄河之上休息一天,然后会解县就行了。
众人全部同意了,可是在河上,从船上往孟津看,却发现,孟津根本就不像有人烟的样子,按理说该做饭了呀,怎么没见着有炊烟呢。
看了半天也没有,众人就纳闷了,这是什么情况,怎么没有人呀,而且鸡犬不叫,很明显没有人。
刘豹看着疑惑,大家也看着疑惑,最后多骨一拍栏杆:“怕个鸟呀,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么!”
“你们几个,划一艘小船,给我上去看看,到底什么情况?”多骨指着身后的几个匈奴兵。
几个人差点没哭了,你自己说的怕个鸟啊,为毛自己不去,让我们去,心里把多骨差点没骂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