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八一章引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八一章引诱 (第1/2页)

    敬国公府三房长子大婚,靳王爷一大早上就登门帮忙的事儿,几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在洛城传扬开来。

    那些原本与敬国公府没什么交情的大臣们,瞧着靳王的面子,也都各自打发了家里的女眷,或是外院的管事儿送来了许多的礼物。

    照着二房办喜事儿的规矩,但凡是二房这边的亲朋亦或是二老爷在外面的同僚,友人过来写的礼单,都归二房所有,若是冲着敬国公府这个名号来的,自然是要充公的。

    这些事儿,其实也好区分,同僚无非就是官场上的这些人,至于朋友,二老爷在外面的朋友即便是送礼,也是着人抬进了二房,附了礼单的。

    三房这次办喜事儿,便顺着二房的规矩来。

    殷敞山和顾氏都没想到能收到这些礼单,尤其那上面的东西,五花八门,也算是用尽了心思。

    只是殷敞山这些年在官场上因为身居翰林,结交之人,皆是清贵,像那些权臣,宠臣,还真是没什么来往。

    顾氏因为殷敞山的关系,在外面结交的贵夫人,也没有太过得宠的。

    不过碍着魏国公府的面子,到也能多说上两句话。

    只是送礼的话,不过是为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碰面的时候,不让大家尴尬罢了,礼单上,到不见得要费多少心思。

    只是今天收来的礼单,几乎一眼就能看出送礼之人在这上面是下了心思的。

    顾氏眉眼微皱,瞧着这上面的礼单,原也有人家办喜事儿,她随过份子的,只是那会儿,她可没添这么重的东西,不过是依着规矩,礼节,走动一下罢了。

    “老爷,这礼单?”

    顾氏一向谨慎,又不喜占人的便宜,所以,瞧着人家送的礼厚了,并不侥幸,而是在心里估量着这东西该不该收,能不能收,甚至在以后来往中,要不要适时的送回去点什么?

    这样的大喜之日,总不能把人家送上门的打回去就是了,那样,不只是埋没了人家的脸面,就是自家脸面上,也难看。

    殷敞山外面还有不少的客人,要不是顾氏瞧着这礼单不对,让人寻了他过来说话,怕是这会我也是被缠的脱不开身。

    不过这事儿也算不得小事儿。

    敬国公府之前才闹了大房那些事儿,如今谁也不好说外面有没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们。

    “我拿去给父亲看看。”

    殷敞山把礼单折进了怀里,转身出了顾氏的院子,临走之前,到是安抚了顾氏两句。

    “夫人,少奶奶快进门了。”

    余嬷嬷瞧着三老爷从屋子里出来了,就赶紧进来回报,刚刚小丫头来报,喜轿已经过了最后一道街口了,估计这会儿说话的功夫,就能到大门外了。

    “哎呀,外面来了不少的夫人吧,赶紧,咱们过去看看去。”

    一会儿还要拜天地,顾氏也没个清闲了。

    余嬷嬷笑着与顾氏一道出了屋子,急火火的往前厅赶去。

    外头那些各家来凑热闹的公子们,正一个个的议论着敬国公府的接亲队伍呢,说是这洛城里俊美一些公子们,到像是都被拉到了一处,刚刚一路过来,外头那些百姓围观的时候,一个个大姑娘小媳妇,都快瞧花眼了,还有不少胆子大的姑娘,把自己做的荷包往各位公子身上砸呢,要不是这一路撒钱的小厮甩的卖力,指不定这些姑娘们要干出什么事儿来呢。

    顾氏听着也是一笑,林家离的远,新娘子身边孤单,她是特意想着把亲事儿闹腾起来,图个热热闹闹的。

    余嬷嬷瞧着顾氏笑的开心,便凑趣了一句,“奴婢听说,七少奶奶之前去看了咱们姑奶奶,说是姑嫂两个,有说有笑的呢。”

    顾氏嘴角挂着满意的笑,一路走来,偶尔与众夫人寒喧两句,远一点的,便点头致意了。

    听了余嬷嬷的话,轻声笑道:“夕颜这丫头到是心软的,指不定就提前给她七嫂打小报告呢。”

    “小报告?”余嬷嬷一扬声,要不是今儿人多,声杂,指不定这样的动静,就传到谁的耳朵里了。

    顾氏今儿高兴,也没在意,笑呵呵的点头,“我可是听说了,自打林氏进了这洛城,夕颜这丫头就让人送了好几趟东西,吃的,玩的,用的,连着给下人赏的,我还听说啊,那丫头,竟偷着给林氏置办了两抬嫁妆。”

    扑哧。

    余嬷嬷听的直笑,实在是有够佩服自家姑娘的。

    不过也知道,自家姑娘这般的做法,无非是给林氏长脸,让别人不敢小看了去。

    说到底,还不是跟七爷的关系好,要不是兄妹亲厚,谁会拿自己的东西去给嫂子添妆去,说出去都不够让人笑话的。

    “夫人这辈子养的这几个小主子,真是个顶个的省心,又听话。”

    余嬷嬷看着顾氏感慨着,都说儿女是爹娘的债,要是这儿女不听话,顾氏的日子也不可能过的这般顺遂。

    殷敞山一路挑着小路到了殷老太爷的院子,虽然是孙子娶媳妇,可是老太爷的应酬不算多,除了王侯将相需要老爷子亲自接待,其余人,便只由儿子们代劳就是了。

    权相夫人与魏国公老夫人交好,如今魏国公府的嫡亲外孙娶亲,权相和权相夫人到是都到了,再加上几家国公府的老字辈也过来凑凑热闹,殷老太爷的院子到也张灯结彩的热闹起来。

    殷敞山先是到了书房,让丫头寻了由头,请了老太爷出来。

    殷老太爷知道自己的三儿子,那是绝对靠谱的人,若是没有重要的事儿,这样大喜的日子,自是不会扔下了满堂宾朋,而跑到他的院子来。

    所以,步子一迈进书房,话也不含糊,“可是有什么事儿?”

    殷敞山直接把袖袍里的礼单拿了出来,双手毕恭毕敬的呈了上去,“父亲请看。”

    殷老太爷眉头一挑,那张张的单子,自然不会陌生,只是瞧着三儿子郑重的神色,到像是这些东西仿似烫手山芋一般。

    抬手接过,巡着上面一行行的排列,还有下面各个府的署名,看了有两、三张,殷老太爷就知道三儿子过来的目的了。

    “呵呵,没事儿,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回头准备回礼的时候,按着这上面的金银差不多的,准备一份就是了。”

    “可是父亲?”

    殷老太爷云淡风轻的态度让殷敞山有些飘动的心又落了回去,只是这事儿,也不好这么简单就打发了,“父亲,别的人家在这上面,回礼似乎也没有太过的。”

    人家是好意,不管是打了什么旗号,可是出发点却是摆在了明面上,这样算下来,要是回礼照着人家的单子走,非常容易得罪人。

    殷敞山虽然身在翰林院,一身清贵的脾气,可也不是真的人事儿不通。

    殷老太爷这么大年纪了,吃的盐都比自己三儿子吃的米多,哪里会猜不到这里面的关键,不过能听到三儿子这般警醒,还是欣慰的,不过语气到不慎在意的样子,点了点头,“嗯,虽然有些人的礼厚了些,不过我瞧着,到像是大有来头的。”

    “大有来头?”

    殷敞山没明白,看着老爷子等待解惑。

    殷老太爷指着礼单上的两处落款。

    不算太起眼儿的官位,却又实实的正经肥缺,这样的位置,要说一经挪动,也是被人惦记的,只是跟翰林院这边还真是刮不着一星半点的光。

    这会儿偏偏单子上的礼重了些,也不怪殷敞山多想了。

    殷老爷子指着那两个名字,笑道:“要是我没记错,这两人该是九年前,靳王麾下的两名门客,随靳王在外打过仗,听说颇有几分谋略,后来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