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狄公设巧计 扶桑人入瓮 (第1/2页)
清平镇狄府,狄仁杰坐在院中的石凳子上,李元芳、如燕、汪远洋、肖清平、小莲五人面向狄公弧形而坐。狄仁杰把他在凉州齐府的经过做了详细的叙述,而小莲把她在清平镇打探到的消息也向众人述说了一遍。狄仁杰看着李元芳沉思了一会问道:“元芳,对于这个齐老爷,你怎么看?”
“大人,听了您和小莲的叙述,我觉得这个齐老爷远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他的背景一定是极其的复杂。小莲说过齐老爷曾在这里住过很长时间,而这个时间就是在汪远洋上山学艺之后,而汪远洋艺成下山后齐老爷就已经在凉州了。大人调查齐府周围的邻居说齐府正式建起来是十二年前,也就是在汪远洋上山学艺一年以后。而那时候齐老爷的生意已经是遍布整个凉州辖内,甚至整个中原。”李元芳侃侃道来。
“齐老爷的生意像是一夜间就壮大了起来,想想一个不入流的小商人在这么短得时间内生意做得如此之大,那他的资金来源呢?就算是汪兄的带去的财宝也不可能撑起这么大的生意摊子。”李元芳接着分析到。
“分析的好啊元芳。那么问题来了,齐老爷的庞大的资金是哪里来的呢?”狄仁杰笑着看向汪远洋。
汪远洋略加思索便说道:“难不成是那个宝藏?不可能啊,他们没有入口的地图是无法找到宝库的。”
李元芳接道:“如果能知道宝库的大概位置,就能有好多的办法进入宝库。清平镇距离清平观只有十里之遥,如果从清平镇地下挖一条地道直通清平观的地下,相信也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如果这样推断的话也就能解释齐老爷的资金来源问题,虽然是不可思议但却是合情合理。”
“哈哈哈,元芳啊,看来我真的可以闲赋致仕了。你分析的丝丝入扣,滴水不漏。就像你说的那样,齐老爷不知从哪里得到了宝藏的消息,经过精密的计算,然后就开始由自家的院落的地下偷偷地向清平观方向掘进。如果所料不错,这件事情的进展非常顺利,很快齐老爷和他的人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挖到了宝库的边缘。可是挖地道挖出来的大量的土却难以达到处理。”
狄仁杰接着说道:“而为了掩人耳目,这半年里齐老爷家里频频动工,大搞土木,镇西那座巨大的宅子就是在那一年里建成的,这点是小莲经过打探得到的消息,同时齐老爷有出钱出资修路修桥修庙观,修桥修路是为了把大量的村民当做劳动力,是他们白天不在镇子里面,而到了修庙观的时候怕是他们进入宝库的时候,怕庙观的人听见异常的动静才出资修缮庙观,为的就是怕进入宝库时会有大的动静容易让庙观里面的人听见。”
李元芳接着分析道:“这点也是小莲通过打探村民得到的线索,因为修缮庙观的时间正是在修路修桥完成以后不久。而且修庙完成以后清平镇失踪了很多青壮年,最后案子也没有告破。”
狄仁杰道:“正是如此,因为当年肖家祖上为了防止人误挖宝库,找了很多能工巧匠设计了很多机关消息,在机关消息发动的时候一定会发出很大的动静。齐老爷掘进地道而进入宝库的这个方位的机关应该是被破坏殆尽。如果所料不错,宝库里面的财宝已经被当年的齐老爷取走了,之后就是参与这件事的人被灭了口,这也解释了当年清平镇突然失踪很多的人案件。”
“好了,关于齐老爷,目前能得到的线索就只能分析到这里。关于这个扶桑的团伙,杀我治下百姓,妄想侵占我治下国土,制造阴谋,制造混乱。看来应该让他们知道知道我大唐对待侵略者的手段。”狄仁杰严肃的说道。
“我们需要演一出戏给他们,汪远洋啊,你的伤势如何,能不能挺的住?”狄仁杰关心地问道。
“狄大人放心吧,没问题。”汪远洋拍着胸口说道。
“好,那大家一会一个个地道我房间里来,我会告诉你们应该怎么做。”狄仁杰笑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