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射击屋 (第1/2页)
把长长的头发剪掉之后,秦风觉得整个人精神多了。
“对了,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走之前秦风打算向秋穗打听一下艾华尔空间站到底有什么好玩的。现在只是联邦时间晚上七点多,厉天给了船员们十八个小时的活动时间,明天早上六点准时起航,只要在六点之前回到战舰就行了。现在时间只过了四个多小时,时间还早的很呢!
“今天晚上有烟花大会,在桃花湖那边,到时候会有很多摊子逛的。”
“那么谢谢了。”
重新把大衣披上,秦风找了个方向就走了。
艾华尔空间站是个巨型空间站,直径三百多公里,是少有的能够自给自足的空间站。整个空间站就像一个被削掉了顶部的椭圆,核心是一个超级巨大的核融合动力炉,为这个远离恒星的空间站提供光和热。
空间站的中下层都是像蜂巢一样密密麻麻的船坞,用来停泊飞船。空间站的上层则是生活区,有人造的重力场和大气层。
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三,空气、食物和水。
空气不用担心,联邦的人造大气技术极其高超,食物的话,只要你不嫌难吃,用机器合成的有机流质食品吃到你撑死。水资源的话就比较麻烦了,空间站本身是没有任何水资源的。不过在星际时代有的是方法改造星球,区区一个空间站算什么。
直接从离空间站比较近的行星系的外围,找了颗满是坚冰的星球,用炸弹炸了几座大冰山,然后用飞船直接拖着冰山到艾华尔空间站——水资源就这样搞定了。
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艾华尔空间站内部有个直径二十多公里,深达三百多米的储水湖;空间站的生活用水主要是来源于这个大湖。毕竟除了在空间生活的工作人员之外,停泊在空间站的飞船也是要补充各种生活物资的,水自然不可能大老远的从行政星运来。
桃花湖,在艾华尔空间站的地图上是这么称呼这个大湖的。原因是在这个大湖的边上种了很多的桃花树,桃子是艾华尔空间站少数能够吃到的新鲜水果之一。
秦风正向着东边走去,准备去逛烟花大会。
好吧,在宇宙中根本没有所谓的上下左右东西南北,艾华尔空间也不是星球,更没有南北极。只不过为了方便辨别方向,桃花湖的所在方向被强行规定为艾华尔空间站的东边。
靠近桃花湖的地方有一条用来引水的小河,在小河的两边都摆满了小摊。很多穿着各个星球的民族服饰的人小摊之间不断来往穿梭,热闹非凡。
“很热闹嘛!”
秦风没有第一时间进去凑热闹,原因是里面太热的。空间站本身是没有自然风的,不过也有一些地方是例外。在桃花湖在边上是一片茂密的小树林,在这里可以享受一下在空间站极其难得的自然风,同时这里的空气也是整个空间站最好的。
站在小树林边,把衣领松开吹了阵风之后,感觉没那么热了,秦风才向河边走去。
地域文化最复杂的地方当属中转星门附近的空间站了,这些空间站不像那些靠近有人居住的行星系的空间站和太空城,在地域文化上会与靠近的星球相近。
因为他们离行星系实在是太远了,而且因为是在中转星门附近,经常会有来自各个星球的飞船停泊。四千年的文化发展下来,联邦的这些殖民星球的文化,早就跟地球上的祖先差了十万八千里,千奇百怪的很。而受此影响,空间站的文化形态更是个大杂烩。
艾华尔空间站的历史也算比较久远的了,有将近五百年的历史,稍微有了自己的一些特色。
联邦有六大通用语: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和英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基本上只要学会了这两种语言就可以在联邦通行无阻,而用于基础教育的催眠学习机①也把这两种语言列为了首位。
不过人类的语言那里止六种,更何况时间过了几千年,人类的殖民地也有几千颗星球了。六大通用语没在各个星球大变样就很不错了,虽然在小摊附近走动的人说的都是六大通用语,不过秦风听得实在是很费劲,因为这些语言里夹杂着各个星球的方言、土话实在是太多了。
其实就连秦风自己说的汉语也不是标准的普通话,而是融合了闽南话和咸阳话的变种口音。秦风的汉语是跟秦云和厉天学的,因为秦云是咸阳人,厉天是天驱星人,说的话带着台湾一代的闽南口音。
河边的小摊子热闹非凡,停泊在艾华尔空间站的飞船上的船员大多数都来趁热闹了。
人流很多,空气很闷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