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钱与工作与人情 (第1/2页)
林克行星系外围,阿佛乌尔太空城
天使号医疗船也跟着联合船队来到了林克星,虽然目标并不一致,不过医疗船还要跟着联合船队再走一段路才会脱离船队。林克星是戴尔斯人布罗曼行省的首府,富裕的很,虽然也存在着庞大的贫困阶级,但这不是红十字会亦或者是秘银会能管的,这是人家文明内部的私事,无论是红十字会还是秘银会的宗旨里都有不得干涉他国内政这一条。
所以天使号医疗船上的众人暂时都没有什么事干,吴学明给船员们都放了假,让他们自己下船玩去。而自己则是和公孙文德一起倒腾起了金融外汇的买卖,向林克星本地的戴尔斯商人提供兑换联邦币的服务,规模也不大,资金也就两亿联邦币,比起拉斯尔号那种随便一张订单就上百亿联邦币的大生意根本没法比,只能做些小本买卖。
这也是无奈之举,并非是两人假公济私盗用公款给自己打扮做生意,而是人道主义组织实在是没钱,光靠慈善捐款根本就无法维持下去。
说人道主义组织没钱也不太对,每年联邦的慈善机构收到的善款也有几万亿联邦币,众人的座驾天使号医疗船就是一个大富豪赠送给秘银会的。虽然已经有八十年的船龄,不过它的前身却是一条造价八百亿联邦币的星际游轮。不过比起豪华游轮吴学明更想要的是工业舰或者大型殖民飞船,星际游轮舒适到是舒适了,但这两种船才是最适合秘银会的。
联邦的慈善机构每年都收到几万亿联邦币的善款是没错,但联邦的慈善机构又不止红十字会和秘银会这两家,阿尔法星修道会、紫微星医师协会、米德切尔达共济会、火星同盟会这些带着明显地域性质甚至是民族和阶级性质的慈善机构占了慈善捐款的大半壁江山。
至于统合部更加不是慈善机构,它是隶属于银河联盟①的一个下属机构,只不过日常工作经常需要和红十字会、秘银会这些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打交道,再加上同样经费紧张所以在联邦境内才会和秘银会一起行动。
是人都有私心的,同样是慈善捐款,但是捐给谁,这些钱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了。只要这些人在捐款的时候稍微有一点点私心,偏袒自己老家的星球和族人,联邦每年几万亿的慈善捐款超过七层以上就被这些带着明显地域性质的慈善机构占去了。
剩下捐给秘银会这些星际人道组织的慈善捐款虽然金额依然相当可观,但是整个银河系这么要救援的星球和文明一分摊下去也就没有多少了,遇上一些天灾人祸级别灾难救援更是眨眼间就把钱给花光了,入不敷出那是相当正常的事。
组织的活动经费就这么一点,但是飞船日常维修保养所需的各种燃料费、停泊费、星门的过路费可不会因此而少收,不自己另外想点生财之道光靠慈善捐款根本无法维持下去。
虽然贝尔塔商务大厦房间的租金并不贵,不过为了省钱吴学明还是把办公地点设在船上,而且比起按照戴尔斯人标准设计的生态系统还是按照人类标准设计的天使号更舒服一些,委托船队的人帮忙在阿佛乌尔太空城的区域网络挂出提供百万级别联邦币的兑换服务,就挂牌营业了。
两人就在天使号的公共图书馆办公,审核着一封封电子邮件。船队里也不是每一艘飞船都像拉斯尔号那样随便一张订单就上百亿联邦币,那些来搭顺风车的飞船大多数都只是在戴尔斯人靠近联邦边境的疆域兜一圈就回去了,贸易额也不大,通常也就两三百万联邦币,扣除成本和人工费、燃料费、关税等支出之后一趟下来的利润也就几十万,胜在跑的次数多。
联邦的金融货币系统和银河系其他星际文明并不兼容,极大的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想要兑换联邦币的话只能自己拿黄金等硬通货去联邦境内的银行兑换,一时间没有联邦币直接在贸易市场用货物来抵价的话肯定会被狠狠的宰一刀。
两亿联邦币的流动资金,不超过一千万联邦币的货币兑换对于拉斯尔号这种动不动就几十上百亿的大生意根本没法比,不过对于大多数普通的星际贸易商人还是很有市场的,他们一船的货也就是两三百万罢了。
吴学明在审查着邮件,想要在他这里兑换联邦币的戴尔斯商人很多,不过大多数都只是一二十万的小额兑换,多数都是要去联邦旅行的小富豪,开出的价码不外乎就是黄金白银等贵金属。
虽然没有做生意的天赋,不过好在有个学财经出身的好友,吴学明也知道直接把联邦币兑换成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是最愚蠢的做法。
看看人家拉斯尔号是怎样做得?直接以货易货,先用一部分的高科技产品换取大量廉价的原材料,然后展开生产线,直接在当地开工生产,然后用这些从飞船上生产出来的高科技产品来交货。虽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订单只有原子喷塑机才办得到,并且耗能惊人,但仔细一算成本也没有高到那里去,重氢是这个宇宙里最容易补充的燃料。而且因为是在当地生产的,只需要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不需要缴纳巨额的关税②。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收取任何贵金属,直接用来兑换自己需要的各种物资,重点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