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卖药材 (第2/2页)
前就说过的,有多少我就要多少,济世堂在县城和府城里都有铺子,我还做着药材的生意,你就是比这多一百倍也难不住我。”方掌柜提了个新要求,“说起来,明年最好能再多些药材,咱们东北的药材药效好,在南边都是很有效的。”
“行,明年我们尽力就是了。”玉娴把抱着的小坛子放到了方掌柜面前,“方叔叔,这是我自己酿的果酒,送点给您尝尝。”
“哦?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呢,我来尝尝。”方掌柜打开小坛子,一股带着浓郁的果香掺着酒香就飘满了屋子。方掌柜闻了一下,“好酒,丫头啊,你这是用什么酿的这酒啊,真香。”然后就像宝贝似的赶紧盖好,找了个地方放起来。“我得把它藏起来,外面那几个都是老酒鬼,让他们发现了就留不住了。”
玉娴一见他那个样子就笑了起来,正好小顺子他们也把药材全部都搬了进来,“掌柜的,都搬进来了。”
“行,都拿去称一下,然后算钱给骏烨。”小顺子忙把药材都弄去泡称。没多会儿,回来说:"掌柜的,一共是十一种药材,其中五味子一百斤,野山楂五十斤,黄柏五十斤,柴胡六十斤,龙胆草六十五斤,贯众四十斤,小檗四十斤,秦皮六十斤,蒲公英根八十斤,五加皮七十斤,穿龙骨一百二十斤。小的这就去给算一下多少钱。”小顺子算完了出来,“掌柜的,一共是六千六百文,还用给您报一下细账吗?“顺子哥哥,不用报细账了,咱们都合作这么长时间了,还能不相信你?”玉娴没等方掌柜说话就先开口了。
“嗯,那就不用报了,去取银子来吧。”
小顺子出去去银子了。方掌柜就和玉娴聊天:"小丫头,你的这个酒还有多少?”
“叔叔,这是我今年弄着玩的,没有多少,怎么了?”玉娴不解。
“可惜了,我认识一个酒楼的掌柜的,他家不只有酒楼,还有别的铺子,你这酒不错,我还没见到过这么香的酒呢。要是有多些,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这酒能卖不少钱,会比你卖药挣的多。”方掌柜有些惋惜。
“明年玉娴定然多酿一些,到时候就要麻烦叔叔了。”玉娴一听,心里蛮高兴的。
“只要你到时候给我留点就就行了。”方掌柜大笑。
这时顺子把钱拿来,六两银子再加上六百个铜钱,交到了大郎的手上。大郎把钱都放到方氏给缝的那个兜子里放好,然后就告辞了,“方掌柜,我爹和娘还在集市上卖东西呢,就不在这久留了,先告辞。”说着领着弟弟妹妹们就往外走。
“好,我也不留你们了,路上当心点,向你们父母问个好。”方掌柜送到门口。
兄妹几个回到集市,看见父母那东西也卖完了,正收拾呢。“娘,我们回来了。”玉娴跑到母亲身边,“不错啊,都卖掉了。”
“是啊,这时候的兔子肥着呢,皮毛也好,当然好卖,一只能卖一百多文呢,鱼卖的也还行。”方氏挺高兴的。“咱们去首饰铺子逛逛吧。”
“好啊。”玉娴还没去过呢。
于是一家人就往东走,在集市的东面有个挺大的首饰铺子,叫做徐记银楼。方氏领着玉娴和二郎进去,剩下的都在外面等着。一进去,银楼里的伙计倒是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几位,想选点什么首饰?”
“我想看看耳坠或是发钗之类的。”方氏开口说。
“请这边看,本店是老字号了,都是足金足银的,绝不掺假。您看这对耳坠子怎么样?或者是这几款发钗簪子都不错,做工细致,图样也新鲜。”伙计在那介绍着。
玉娴看到了一支头上是一朵牡丹的发钗,“娘,这个不错,牡丹花王,又象征着富贵吉祥。”
方氏也挺喜欢,就问:"这支钗多少钱啊?”
伙计忙回答:"这位大嫂,您挑的这只钗重量是七钱,咱们店里卖一两银子,这是算上了加工的费用,还有我们店铺日常的费用,这价钱已经很低了。咱们是老字号,凭的就是客人的口碑,您要觉得好,常来就有了。”
方氏在心里算了一下,觉得还可以,伙计要的不贵。“行,给我包起来吧。”
伙计连忙包好送到方氏手里,方氏拿出来银子付了帐,然后就领着孩子出来了。
“娘,卖好了吗?中午了,咱们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吧,今天我请客。”大郎说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