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回合 第十七章 叔侄相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回合 第十七章 叔侄相残 (第1/2页)

丹芳公主问道:“刺客是谁主使?”

    那太监道:“听说是燕王朱棣。”

    公主,三宝和小燕子同时大吃一惊。公主道:“我现在立即需前往父皇处,三宝,你跟我一起来吗?”

    三宝见事情紧急,公主适才的脉脉温情现在一下子变成焦虑不安,心想:我的任务既然是服侍公主,当然应该为她排忧解难。说道:“我和你一同去见皇上。”公主点点头,带三宝一起前往大殿。

    朱允文正在和几位大臣议事,只听李善长道:“皇上出宫之前,我便千叮嘱万叮嘱,要皇上小心做好安全防范,想不到果然出了这等事。”

    朱允文道:“朕以为六大派不会派人前来。便没有太过重视。”

    转头问刑部尚书李忠顺道:“你这几天查的结果如何?”李忠顺道:“启禀皇上,行刺之人,名叫耶律武,此人应该是丐帮的帮主,六大派虽然未能派人前来,但我们竟然忽略了丐帮,这丐帮乃是江湖上第一大帮,自南宋一来,丐帮的势力不在六大派之下,虽然近年来日趋衰弱,但是这帮主的武功还是相当高的。”朱允文道:“然则你怎知道这帮主和燕王有关。”李忠顺说:“此人日前在南京城的一家酒馆听人议论说皇上对燕王朱棣厚爱有加,说对方胡说八道,将十几名大汉摔出店外,此事多人亲眼所见,故此臣怀疑此人和朱棣有莫大干系。”朱允文道:“依你所见,这刺客乃是朱棣所使?”李忠顺道:“朱棣是皇上的叔叔,臣不敢妄言,但近年来朱棣招兵买马,四处结交江湖人物,近几个月,李善长和皇上议政,想将十几个藩王的封号削去,只怕消息泄露,引起朱棣不满,故收买丐帮帮主来行刺皇上,完全有这个可能。”

    原来朱元璋去世后,李善长为辅政大臣,处心积虑要巩固中央政权,于是李善长建议朱允文削藩,将皇权抓在自己手中,各藩王中势力最大的就是朱棣。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朱允文道:“当年鄱阳湖大战,朱棣替先王平定陈友谅,劳苦功高,我又加封燕王,赏赐无数,待他不薄,他何以对我不满?”

    李忠顺道:“所谓人心不足,皇上确实不能不防。”

    正在此时,门口突然出现一名太监高声说道:“太原太守来报:燕王造反,现已起兵,扬言要三月内踏平南京!”

    朱允文大惊失色道:“真的是他!”

    李善长道:“当然是他,如果不是他,他何必现在造反?很明显事情败露,他不得不反。”

    朱允文道:“这该如何是好?”

    李善长道:“皇上不必过于担心,朝廷有东厂六大高手,朱棣虽然收买了丐帮,但他们在武功上未必能胜过我们。虽然朝廷得罪过六大派,六大派此时也未必站在他那一边。”三宝突然插口道:“皇上不必担心,如果需要我出手,我也愿意替皇上分忧。”朱丹芳一听,脸有喜色。

    朱允文尚未回答,却听李善长道:“我们和皇上在商议国家大事,你一个小小的尚膳监的太监,这里那里有你说话的份?”丹芳公主一听,对李善长的言语十分不满,说道:“三宝武功高强,李大人何必以出身门第论人?”朱允文道:“你们不要争,当务之急,是如何应付朱棣的叛乱。”三宝上前一步道:“我愿意带五万人马,前去平定朱棣的叛乱。”

    朱允文喜道:“李爱卿,你觉得怎样?”

    李善长道:“三宝年纪太轻,打仗没有经验。我想还是叫何飞带兵前去剿灭叛乱。”

    朱允文点头道:“如此甚好。”丹芳公主见朱棣造反,暗暗替父亲担心,但是眼看父亲并不准备重用三宝,于是只能暂时先带三宝回飘香宫。何飞武功虽然高,但是行军打仗和江湖比武大不相同,朱棣带兵多年,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千军万马之中,个人武功再高,也是不敌。不一日,何飞结果败阵,太原城危危可及。消息传到南京,朱允文吃了一惊,连忙召集李善长,李忠顺和公主再度召开军事会议。

    公主冷冷道:“上次我推荐三宝带兵,李大人硬是不准,现在何飞兵败,李大人作何解释?”

    李善长神色尴尬,打个哈哈道:“打仗的事情,焉有必胜之理。那朱棣随先皇多年,自是经验丰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