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6辛苦挣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06辛苦挣钱 (第1/2页)

楚涵,好几天没上班了,不是我母亲的病有多重,而是我觉得天天上班要面对异样的眼光,那天档案局的黄哥看到我说,怎么还上班啊,我都觉得无话可说了,尤其是咱们俩天天都上班,还没有业务,别人也可能说闲话的,所以我决定暂时不上班了,从家里看点书,等待分流吧,如果你听到了什么消息,可以在办公桌上给我留一个纸条,我搁几天会在晚上去一次。如果你有什么事也可以在家休几天,我坚持去几天,总之咱俩有一个人上班就不错了,就够有境界的了,如果咱俩都上班不仅会有人说咱俩傻,咱俩心里也不平衡,县委的领导知道咱俩在天天上班吗?所以我想暂时以这个方法对待县委,你不是在念函授吗?我上班也影响你看书,你抓紧学习吧,这也是县委给咱的一个机会。

    田川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九日晚

    写完了纸条,他走过去,把纸条放在了她的抽屉里,而不是放在桌面上,这个纸条虽然没有什么暧昧的东西,但他还是不想叫别人看见,万一要是有一个人和楚涵一起走进了这个办公室,不就看到了这个纸条了吗,但是不可能有人和她一起拉开她的抽屉。

    他觉得有点对不住章楚涵,面对一片真诚的她,他向她撒了一个谎,但他觉得这是善意的,善意的谎言连上帝都会原谅的,他不知道是谁说了这句话,有了这句话,他的心里会好受些。

    一晃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分流还是没有消息。这时有人给章楚涵介绍了一个对象,叫赵松林,在人民银行工作,章楚涵也很满意,就投入谈恋爱了,也没觉得时间怎么难过,田川呢,继续给药厂卖药,挣了很多钱,当然更不想早点分流了。

    黑水县人们医院采购科科长给白庆升打电话,说医院急需五十件葡萄糖注射液,要求中午必须送到,白庆升说没问题,就和田川一起去给黑水县人民医院送药。邑州市通往黑水县有两条路,一条是大路,油漆路面,一条是小路,土路面,但走大路要比走小路多走五十多里路,所以白庆升和田川选择走小路。他们的送药车是一个微型小面包,白庆升开车,田川坐车,田川不会开车。走了两个多小时,都十点多钟了,他们来到了黑水县城的边缘。有一条小河在前面,小河不宽,但很深,从河底到路面得有一人多深,小河上原本有一座木桥,但不知什么时候被水冲垮了,他俩调转车头往回走,想找一个岔路进城,但岔路都是农田路,车辙很深,他的小面包根本走不了,如果再往回走就没有岔路了,只能返回邑州,如果从邑州再走大路到黑水县城,那中午之前无论如何是赶不到的,当然这可以和医院解释,说小路的木桥被水冲垮了,药品不能及时送到。但这只是一个药品送不到的原因,而一旦医院急需这部分药品呢,万一有危重病人呢?这个解释有什么用,所以田川决定背药过河。

    但背药过河并不轻松,一箱药五十多斤,一共是五十箱,够他俩背一阵子的了,而田川还不让白庆升背,因为白庆升是司机,河沟能有一人来深,上下都非常艰难,并且城边子的河底也不一定干净,可能会有玻璃碴,铁屑之类的东西,如果把白庆升扎伤了,不能开车了,那就更麻烦了,所以他决定自己背。

    白庆升非常犹豫,但他觉得田川说的话都是有道理的,药不及时送到是属于失约,失约是做买卖的大忌,他不想失约,背药过河很危险,他一旦受伤又没人开车,所以他同意了田川的主张,由他一个人背药过河。

    足足背了两个多小时,田川把五十箱葡萄糖都背过去了,膝盖和胳膊肘都出了血,汗水如注,他又到城里租了一辆三轮把药品送到了医院。

    当医院采购科长听说他是把药背过河的,深受感动,说,只要你还为药厂卖药,黑水县人民医院就绝不买别人的药,并且一律是现金结账。

    当田川揣着卖药款回到小河边,并把药款交给白庆升的时候,白庆升哭了,他说,“田川,你真是汉子,咱俩要是不挣钱天理不容。”

    田川没有把这个故事讲给任何人听,包括父母和妻子,他怕他们心疼他,要想挣钱就得能吃辛苦,不吃辛苦哪能挣钱呢?他给父母的都是欢乐,都是告诉他们自己挣了多少钱,可以过幸福的生活了。

    田川在外面卖药,章楚涵在办公室留守,他俩的生活好像与邑水社会隔绝了,各个部门都在忙什么,章楚涵也不知道,因为自从文明办被撤销,章楚涵没有参加过一个会议,而章楚涵上班就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呆着,她觉得到其他单位去串门会影响人家的工作,也显得自己很无聊,她现在多少有点自卑,因为县委根本就不管她了,她也没有脸面到别的单位去串门。

    风和日丽,晴空万里,今天的日子和昨天没有什么两样,章楚涵也照样来到单位上班。

    但她哪里知道,就是在今天,就是在她下班的时候,铁道北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能够影响多少年的大事,铁道北发水了,现在已经是一片汪洋。

    铁道北地势低洼,铁道北一片汪洋,而铁道南却丝毫没变,因为是晴天,所以铁道南的人谁也没有想到铁道北会发大水。

    消息很快传到了邑州市委,此时的邑州市委书记叫刘宝奇,刚刚上任一个月,他听说邑水发水了,很严重,就说到邑水看一看。

    市委书记要视察灾情,这是一个很大的新闻点,也是一个叫邑州的老百姓认识刘书记的绝好机会,所以市委秘书长很快就通知了报纸和电台,叫他们火速赶到市委大院,准备跟刘书记去视察灾情。

    同时,邑水县委机要室接到了邑州市委的电话,说刘书记要到邑水视察灾情,叫邑水县委领导陪同。

    邑水县委马上行动,商量就是在邑水县城的爬道口会和,因为在爬道的北侧还有一段不长的高地,在此可以看见发水的基本情况。

    一个小时左右,邑州市委的视察车队了到了爬道南侧,刘书记坐的是丰田蓝剑大吉普,这是一个在当时很豪华的车,后面还跟了一台奥迪2000和一台北京吉普,奥迪2000是市水利局的领导,吉普里是报社和广播电台的记者。

    陪同刘书记视察的是邑水县委书记,叫邓宝钢,还有水利局的领导,在这里由一个人很显眼,他穿的是警服,腰间还配了一把手枪,这个人紧跟邓书记寸步不离,他是邓书记的秘书叫王福和,他刚刚从公安局借调来不久,编制还在公安局,所以他还有带枪的资格,有人说邓书记借王福和来就是给自己当保镖,因为不是公安局的人没法配枪,但王福和来的时间也短,究竟是不是保镖,也还没有定论。

    市县领导见了面,简单介绍了一下,就探讨灾情。

    “最近几天邑水上游降水很大,导致邑水河河水上涨,在背面的山脚下,有一个村子叫荒山村,就是那个村子,村子离河套很近,由于套堤决口,导致村子被淹,还有铁北这一块住宅,现在水深大概有一尺左右,没有人员伤亡。”

    在爬道的北侧,邓书记向市委刘书记汇报。

    “那我们到荒山村去看一看吧。”

    刘书记说。

    “还是别去了,到荒山村只有眼前这一条路,现在已经被水淹没了,行车很危险,走着去又太远,荒山村不会有人员伤亡,因为村后面就是山,多大的水都不怕。”

    邓书记说。

    “这条路是土路还是砂石路。”

    刘书记问道。

    “是砂石路。”

    邓书记答。

    “砂石路是可以走车的,我们过去看看,要不然来了一趟,隔岸观火不太好。”

    刘书记说。

    “天已经晚了,光线不足,行车不安全,还是别去了。”

    邓书记还是坚持说。

    “这样,大家就别去了,你陪我去一趟,坐我的车,我的车底盘高,马力大,於不住,如果没有什么问题,我们马上就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