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虚心求教 (第1/2页)
田川说她的文章写得很好,没什么改动的。其实这不是他的心里话,因为办公室里还有别的人,在别人面前他是不能说章楚涵的文章有问题的。
别人一看他俩在讨论文章就编个理由出去了,男女相见总是要带点神秘感的,更何况章楚涵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女人,而田川又是一个非常有才的男人呢?所以别人也不愿意做一个电灯泡。
“到不了那个程度吧,你是不是在敷衍我呀?”她仰着脸说。
因为屋里没有了别人,所以她的声音有点娇。
“但如果要真的看这篇文章写没写好,光看文章是不行的。”他开始正式谈自己的看法了。
“那还看什么呀?看人啊。”她老长时间没有和他说话了,她不想就事论事。
“要看基础材料,要看你的文章是不是把基础材料的东西都写出来了,我是这样以为的,现在我们手头的基础材料都是很宝贵的,也都是十分有限的,我们再找别的基础材料也找不到了,我们把基础材料变成故事,以后的人们主要是通过这个故事来了解这一段历史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仅有的基础材料用好,能用的都用上,如果我们用少了那就是没写好。”
他一本正经地说。
“对。你说的有道理,那我哪天把基础材料给你拿来,你对照一下看写得怎么样。”
她也变得正规起来。
“行。”
他痛快地答。
“哥,我总想写点东西,但不知写什么呀,你帮我出点题目吧。”她又变得兴高采烈。
“写东西最好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写,写业务上的东西,即便不是工作研究,工作论文,也应该与工作有关系,我发现现在有人写文章不是与工作有关系,而是与职业有关系,比如办公室的几个人也经常在报纸上发豆腐块,什么要过一个节俭的春节啊,什么秋季要注意防火啊,这和他们的工作有联系吗?没什么联系,在办公室做研究员不是研究如何过春节的,也不是研究怎么防火的,这些题目也他们的工作没什么联系,只能说是与他们的职业有联系,因为他们是县委研究员,是拿笔杆子的,为了证明他们是笔杆子,所以要在报纸写点文章,但有深意的文章他们写不出来,所以就只能写点时令话题,到什么时候写什么,而这些文章又往往是别人写过的,或许他们就是翻过旧报纸,然后改头换面一下,又因为报社和他们有点联系,所以他们的文章差一不二也就发表了。我觉得写这样的文章没意思,我前两天写了两个小言论,发在《现代家庭报》的征文上了,都是关于语言文明的,其实我还是站在文明办的角度来写这个文章的,因为文明办的人最应该关心语言文明了,我也是非常在意这个话题,所以我看到了征文启事就有一股冲动,一连写了两篇,而这两篇都被他们采用了,后来我就想,其实这两篇文章最适合你写了,因为你在宣传部,管的就是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