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高山流水 (第1/2页)
县委大院的正楼还有两面窗户在散发着明亮的灯光,三楼的,那是县委的机要室,二楼的,那是章楚涵的办公室,已经很晚了,她还没有回家,她还在看着邑州日报,看着田川写的那些文章。
第二天上班,田川来得很早,他是宣传部上班最早的一个人,一个是他的饭早,一个是他离县委近,一个是他也愿意来得早。
他正在收拾屋子,章楚涵也来了,她站在了他的门口,一句话不说,就是看着他。
“有指示吗?”他笑着说。
“有。”她很严肃的样子。
“请指示。”
他停止了手中的活。
“收拾完到我屋来一趟。”
她一扭头,走向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也随即跟了过来。
“你去过桃花村吗?”
他坐在了沙发上,但她没有坐,而是站在了他的面前,那苗条又挺拔的身材真是叫他难以克制。
“没有。”
他微笑着说,他猜她一定是看了邑州日报的合订本了。
“那你的文章是怎么写的呢?”
她继续问。
“李显丰的事迹是登在《共产党员》杂志上,我是从书上看到的。”他娓娓地说。
“一个专栏为什么只发表你一个人的文章啊?”
她象考问一样,眼神有点咄咄逼人。
“一开始并没有这个专栏,是我写了五六篇文章以后编辑问我还能写多少,我说还能写个五篇七篇的,他就说你最好坚持写下去,最好是不离开三农问题,那样的话报纸可以开一个《我看三农》的专栏,因为现在县域经济板块没有专栏,我说那试试吧,这个专栏就这么开起来了。”
他不假思索地说。
“那这个专栏里为什么只有你一个人的文章呢?”
看来他的回答没能满足她的要求,所以她又问了一遍。
“因为这个专栏是两个星期出一刊,而我平均一个星期就能写一篇文章,完全可以满足专栏的要求,所以他就不登别人的文章了,别人的文章可以在别的板面发,也省着我的文章发不出来。”
他仔细地给她解释。
“那为什么是正好一百篇呢?”
她又问,看来她是把他的文章都查过了。
“那几年三农问题是报纸的一个主要话题,这方面的新闻材料也多,所以选题很方便,后来这个话题变淡了,材料也少了,写起来就很费劲,所以我就和报社说写到一百篇我就不写了,我不写了,这个专栏也就停了。因为已经开了四年了,也可以停了。”
他继续给她解释。
其实田川非常得意于这个专栏,他也为这个专栏倾注了很多心血,这里边也产生了很多故事,这里也有很多兴奋与满足,他也曾想和自己的知心人说说这个专栏,说说自己的幸福,可章楚涵下乡了,他身边再没知心人了,他的幸福也就没有说出去。
大院的人们并不是没人评价这个专栏,有的人看见田川也说,你的文章写的不错啊,有的人则说,你挣了不少稿费吧,这样的恭贺都不足以叫田川讲出心中的幸福,他只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