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德才兼备 (第2/2页)
民请到了教育局,白铁生也去参加采访,采访完了,局长说出了马县长的意见,叫白铁生和局里搞综合的人一个人写一个材料,白铁生就有点不高兴了,他想,我是政府的研究员,我是伺候领导了,不是给教育局写材料的,但既然局长说这是马县长的意思,他也没法推脱,答应写这个发言材料。
他用一天的时间把材料写完了,交给了局领导,局里的综合员也写完了,也交给了局领导,两个材料都是写了一万多字,完成的时间都是一天,看来水平还是不分上下的。局里写的材料的标题是:《扎根农村四十年,乐在山乡育桃李》白铁生写的标题是《一切为了孩子》,材料很快送到了马县长手里,马县长一看,说,还是用局里写的吧,局里写的标题就比白铁生写的好,有文才,白铁生写的太干巴了,一点文才都没有,人家局里写的材料一开始就描绘了山村的美好风光,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绿,而白铁生一开始就写山里怎么穷,怎么偏僻,一点诗情画意都没有。既然马县长都说了局长也就照办了,他通知白铁生,说他写的那个材料县长没通过,所以就用局里写的材料了,白铁生说县长是咋说的,局长就把马县长说的话象他学了一遍。白铁生说局里不用他的材料他没意见,但他想通过这个机会象局里的人学习学习,所以他想要一份局里写的材料,看局长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局长说那有什么不能的,就叫局里的人把材料打印出来了,白铁生到局里把材料拿来了。
他仔细地阅读了局里写的材料,他觉得根本没有他自己写的好,一天的时间写了一万多字,把他累够戗但却没被采用,他觉得很窝囊,他觉得是马县长不能欣赏他写的文章,他的才华被埋没了,他非常地痛苦。
他想缓解一下自己的痛苦,他想证明自己的才能,但谁能证明他的才能,他觉得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田川。他经常在报纸看理威发表的文章,他觉得田川是邑水县文章写的最好的人,如果田川说他的文章写的不好,没有教育局写的好,他就认了,如果田川说他写的文章比教育局写的好,那就证明马县长不识货,他也会得到安慰。
他拿着两份材料来找田川,他没说哪个是他写的,哪个是教育局写的,因为文章的署名都是姚大民。
“《一心为了孩子》要比《扎根农村四十年》好,你看呢?”
田川有点迟疑地说。因为他不知道这两篇文章哪一篇是白铁生写的,他也生怕白铁生有难堪之处。
“好在哪里呢?”
白铁生不动声色,平静地问,好象这两篇文章都不是他写的,他们是在评论别人的文章。
“从标题上看一心为了孩子就说得比较朴素,比较真诚,姚大民本身就没什么文化,是他的精神感人,《一心为了孩子》说的是他的想法,《扎根农村四十年》是对他的表扬,这是他自己的发言,这不是自己表扬自己吗,他不应该表扬自己,另外说他扎根农村四十年也不准确,他就是农村人,他也走不出大山,他走出大山也是打工,不是什么知识分子在山里有什么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