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46大作发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46大作发表 (第2/2页)

 他还是用手机播通了杨编辑的电话。

    “喂,杨大哥,我是田川,我投稿的时候啊,《一个老院的记忆》只署了我和小曼的名字,其实这次采访是章部长带我俩去的,也是在章部长的授意下写的,但我怕自己的文章不行,所以就没敢署章部长的名字,既然你同意发表了,应该把章部长的名字署在前头,你看这样做行不行啊。”

    “老弟呀你心眼太多了,这样做有什么不行的,署章部长的名字我们也高兴啊,有领导给我们报纸写稿我们能不高兴吗?”对方说。

    “那就这样定了,第一作者是章楚涵,这几个字你不知道吗?”

    “看你说的,领导的名字我能不知道吗?”

    “大哥,那照片能不能发呀。”

    “当然能发了,发两张照片,上马石,滴水石吗,现在你想找上马石都不容易了,这是很珍贵的,我还想和文物局联系呢,问问这上马石有没有收藏价值。”

    “那你联系吧,这照片是小曼拍的,要署名就署小曼。”

    “那这样吧,你看行不行,文:章楚涵田川;摄影:黎曼。”

    “行。”

    “那就这样了?”

    “好,杨大哥再见。”

    打完了电话,他说:“其实在领导屋里打电话是非常不礼貌的。”

    “那我有的时候还打你呢,我礼貌吗?”

    “打是爱护。”

    “也算吧,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呀?”

    “我想构思一篇文章。”

    “什么文章?”

    “叫《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与机制》。”

    “往细说。”

    “前两天我看《滨江宣传》,有一篇文章是谈他们如何搞门前三包的,有点感触,门前三包是我们搞过的,咱俩在文明办的时候,咱们县就搞门前三包,老主任还说那是咱们的发明,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三包不太科学,各单位要负责门前的卫生,那卫生队是干什么的;各单位要负责门前的路面硬化,那市政是干什么的,各单位要负责门前的秩序,那城管是干什么的,临街单位也不一定都是国有单位,有的是个体户,你有什么资格要求个体户门前三包啊,如果说二十年前搞门前三包还有情可原,因为那时精神文明建设刚刚抓起,没有经验力求速效,但现在不行了,现在要搞规范化科学化,怎么还能有门前三包呢?这是一个,还有一个,现在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比二十年前还乱套了,因为文明单位的称号问题我写过两篇文章,现在又出来一个文明单位标兵,你说文明单位创建有县市省中央四级就行了,怎么还出来一个标兵啊,那县级的标兵是不是就相当于市级啊,如果相当那就叫它市级,如果不相当就叫它县级,在两级中间还夹一个标兵,这档次分得也太密了,有这个必要吗,所以我想写一篇文章,把这些道理说清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行为就应该讲究科学,不科学的文化行为是虚假文化,包括门前三包都存在这个问题,都有虚假文化。”他说得慷慨陈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