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当时年少春衫薄 第十八章叶思寰 (第2/2页)
是因此乱了两国邦交如何担当的起。
难道我大汉后辈竟是无人了吗,刘靖愤怒的摔杯声中一人越众而出,臣可以驯服此马,不过要请陛下赐我三物。
只要能驯服此马,你要什么朕都依你。这越众而出的自然就是一出生就是五品云中尉的吴情,终于有人出头还是辅国公的后人刘靖心里也很欢喜。
臣要的三物是皮鞭,利锥和匕首。八岁稚童一开口让殿中上下流出无数冷汗。
此三物都是凶器如何能驯服外邦朝贡的宝马,刘靖沉吟不语,阶下的礼部侍郎却抢先开口说道。
这个简单,吴情看了看那个白发苍苍的老臣,先以皮鞭抽其股,若是还不驯服就用利锥刺其背,宝马痛极自然畏服。
荒唐,荒唐,王侍郎一边驳斥,一边小心的看着刘靖和辽国使臣的表情。
一边捻须颔首另一边却是面色如墨。
眼见使臣似要发作,王侍郎急着要把吴情哄下,邻国进贡的宝马怎么能以凶器威吓,再说这样也不一定能建功,如果还是驯服不了,你又如何,还是快快退下,听听别人的主意吧。
我还没有说完,吴情却是不急退下。
此马桀骜难驯,前两物确实不一定可以降服,所以才要陛下赐我匕首,如果皮鞭利锥都不奏效就用匕首削其首。
那马不就死了,一旁的骠骑将军忍不住插口道,不能为我所有,则必为我所杀,陛下杀一马可让天下皆知敬畏,陛下幸甚,我大汉亦幸甚,吴情铿锵有力的声音转眼回荡室间。
陛下请治吴情唐突之罪,礼部侍郎如丧考妣的磕头声中辽国使臣拂袖而去。
哈哈哈,刘靖笑着打量了吴情许久,最后起身回宫,临走之时留下一语,国有铮臣,其国不亡,我大汉幸甚有吴情。
那匹万金难求的千里马被做成肉羹赐予吴情,一心求和的礼部侍郎丢了乌纱帽,从此开始了汉辽两国接近十年的战事。
其实宝马非马,当初的大辽一边献马给刘靖祝寿一边在国书中向大汉讨要毗邻屠雄关的长乐府的半府之地。
刘靖的尊号中有个武字岂能示弱,事后很多人都猜这是他们的陛下和辅国公府唱的双簧,不过即使这样能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亦不简单。
天赋异禀又得圣上青目,吴情和同辈相比有了太多的特殊。
别人都是师择徒,他却是徒择师,天师教首座真人袁守一从不收徒,吴情却执意要拜其为师。
你难道不知我从不收徒,那位羽冠仙人带着一丝玩味看着当时只有十岁的吴情,还是说你以为自己被陛下看重我就会破例。
你不收徒是因为他们都不是我,我今天能拜你为师也只因为我是我,不是因为陛下更不是因为辅国公府。
我就是我,我只是我,吴情的话看似狂妄,但配上眼中的清澈却显得如此理所当然。
修道就是修心,守一最难,我且看看你到底可以走到那般地步,一番话后袁守一收吴情为徒,从此以后独秀峰那座茅舍中不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