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一零章 五百年有王者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一零章 五百年有王者兴 (第2/2页)

光武帝中兴汉室以来,豪强坐大,渐成国贼,我朝武皇帝移祚入晋,皆赖豪强之功,但成也豪强,败也豪强,今江山半倾,未必不是豪强坐大不可制之遗祸也。

    孟子曾言,五百年有王者兴,前一代王者,乃是汉高帝,建立大一统王朝,使民远离战乱,汉朝之名威震四夷,奈何五百年过去,物是人非,汉之秩序不再适合当代,故天下纷乱不休,是时候制定新秩序了。

    杨某以为,新朝应打破旧朝藩篱,以法治国,以德报德,以怨报怨,恩怨分明,有善就赏,有恶就罚,法理森严,方是天下长治久安之道,故士人能立祠,小民为何立不得?“

    刁协目现震骇之色!

    孟子有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自汉高帝建立汉朝,再联系杨彦的年龄,恰有五百年,难道……杨彦便是五百年一出的王者?

    刁协惊疑不定的打量向杨彦。

    杨彦出身寒微,一无所有,却于两年之内,位列方伯,玩弄淮北诸强于股掌,诛周札满门,平定郯城乡豪,换了一般人,谁能做到?

    而且杨彦不尊晋室,已隐有自立之意。

    那么,假若杨彦真是五百年一兴的王者,其间的名世者又将花落谁家?

    刁协竟有了一刹那的心动,尤其杨彦奉行的道,乃法家之道,而刁协严刑酷法,裁抑豪强,正是法家门徒啊!

    不行,不行,我得冷静!

    刁协难以接受天命归于杨彦,尤其当日兵败,与刘隗先后逃回苑中,皇帝痛哭流泣,拉着他和刘隗的手,让他俩速去逃命,这份恩义,岂能相忘?

    于是连忙把思绪排空,待得冷静下来,细细一想,倒是明白杨彦的意思了。

    允许佃户、奴婢立祠祭祖,使其有门户、有家、有依托,地久天长,会渐渐只知其祖,而不知有故主。

    凭着良心说,这一招倒是分化争夺人心的好手段,只不过,刁协仍是道:“府君,若此法传出,天下必鼎沸,府君将为士人公敌啊!”

    杨彦傲然一笑:“与我为敌者,多不胜数,我还怕再多几个?更何况刁公亦为士人,不知刁公可视我为敌乎?”

    刁协气结,狠狠瞪了眼过去:“佃户、奴婢多随主姓,立祠祭祖,祭的乃是主家之祖,与他何干?‘

    杨彦摆摆手道:”无妨,给他改姓便是,凡改姓者,有奖,姓氏渊源由王府派出专人助其追溯,不愿改者,亦不强求,却须于暗中为其制造不便,此事便拜托刁公主持,如何?“

    刁协倒是不推托,拱手道:“一待破去沈充,老夫即刻着手。“

    “好!”

    杨彦叫了声好:“届时本将拜刁公为西曹!“

    西曹即功曹,掌人事,可参预政务,是长史之下的最重要职务,而刁协至察无徒,掌管人事恰如其份,就算得罪人也是刁协得罪人,和他杨彦无关。

    实际上刁协是典型的孤臣,直臣,皇帝最喜欢这样的人,如果一团和气,心思玲珑,那反而要防着,杨彦也需要刁协这种人来为自己做事。

    刁协深深的看了眼杨彦,便道:“多谢府君!“

    这时,有亲卫来报:”禀将军,各家家主已至。”

    “请!”

    杨彦伸手示意。

    “诺!”

    亲卫快步而出,不片刻,把各家家主引入殿中。

    去年借王彭之的光,杨彦把郯城乡豪请来此处,那时虽不能说成趾高气扬,却也是老气横秋,而今年,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且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生怕行差踏错,被寻个借口砍去脑袋。

    杨彦暗暗摇了摇头。

    果然是莫欺少年穷啊,这话虽然烂俗,却有至理。

    “嗯?”

    杨彦又是微愕,他突然留意到,孙谋的身边,还多带了个孙媚,脸上就差写着不甘心三个字。

    ‘这老家伙!’

    杨彦哭笑不得,伸手笑道:“诸公请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