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六章 李家添丁(要粉红啊,要粉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六章 李家添丁(要粉红啊,要粉红) (第2/2页)

    引用引用第431楼于2011062209:03发表的:

    大山配3姐武睿跟4姐年哥对梨花这样都有着落了

    我還以為二姐跟之前說親的那個還有戲咧,雖然有了庶子但懂得嚴厲要求自己自律就算不錯了,說不定此後會是個不錯的丈夫

    嫁吳旭也不錯,老實肯做事,又有一把手藝,以後會慢慢好起來,四姐就不要跟武睿了,他家那個老太太可不好惹,春杏進去會受罪的,雖然她也不好惹但總是不能對長輩如何,在者武睿是保護不了春杏,就像個紈絝子弟只知道玩,沒本事養家,這種的嫁了也會坐吃山空

    年哥兒要回賀府了,以後二個能不能在一起也挺困難的,他現在還沒考中秀才什麼的就一堆妹妹靠過來了,我看他那樣子都不知道懂不懂得拒絕跟避嫌,回賀府是深譚很黑人的地方,他有能力保護自己不被下絆子嗎再說婚姻是父母可以決定的他能不從嗎我都替他擔憂以後怎麼娶梨花,他看起來軟軟的沒什麼魄力

    不喜欢武家

    uei胸11

    真想一气儿看到完结啊

    诚妈妈

    年哥八成要走了

    有更就是幸福呀

    七七七

    更新?

    第85章春日琐事

    何文轩一行人到了安吉州府,租了个清静的小院儿,好让佟永年与大山两个安心温习课业。

    佟维安几次与何文轩说,看看是不是托人给年哥儿提前先探探路。何文轩只是摇头,他说,“年哥儿还小,即便考不上也没什么。再者这才第一道关卡,若是现在就需托门路,要托到几时?再者……”

    何文轩顿了下,接着道,“……官场之事颇为复杂。一路平顺也并非好事。”

    说起官场之事,佟维安自然不及何文轩,他只是听说现任安吉州知州的邱大人对他颇为赏识,想提醒他为年哥儿托托这个关系。现在,何文轩即不愿,他自己又没甚么门路,便笑着附和两声,做罢。

    用过晚饭后,何文轩照倒去佟永年与大山的房中,为两人指导课业,进了屋内却发现室内空无一人,顺着侧门进入后面半亩见方的小园子,一眼见两人对坐石凳上,手握书本对坐着。

    “怎么了。”何文轩走过去,在二人不远的石凳上坐下,“不在房中温习功课,坐在这里发什么呆?”

    佟永年与大山忙齐齐站起身子,“小舅舅,我们这就去温书。”

    “年哥儿先留下,大山先回去吧”何文轩叫住佟永年,指着他刚才坐的石凳子,“坐吧。”

    佟永年安静坐下,等着何文轩发问。

    何文轩道,“你舅舅方才与我说,想让我代你去见见邱大人,走走门路,我没应。”

    佟永年猛然抬头,脸上有掩饰不住的惊讶,停了片刻才说,“舅舅行商多年,难免会有这样的想法。小舅舅不理会就好。”

    何文轩嘴角轻扯,笑了,点头,“我就知他没与你商议过。再有十来天便是州试,可有把握?”

    佟永年摇头,“不知道呢。只能尽力而为。”

    何文轩赞赏的点点头,“嗯,平常心应对就好。我十七岁才考的童生试,你可比我强多了。”

    佟永年却摇摇头,“王先生说了,小舅舅的资质比我要强十倍,要我多向小舅舅请教。”

    何文轩含笑摇头,仰天轻叹,“王先生过誉了。”

    说着他站起身子,“今儿你和大山都休息休息,明儿再温书吧。”说着站起身子便往外走。刚行两步,又回首,“年哥儿,上次你一气之下破坏同窗爱物之事,最后如何解决的?”

    佟永年眼前霎时闪过一棵光秃秃的断头小梨树,孤伶伶的立在砖红瓦盆之中。有些底气不足的回道,“赔了一个给她。”

    何文轩笑着走近,拍拍他的肩头,“嗯,赔了就好。我送你的那本书,好好研读,对你大有益处”

    佟永年点头,“我知道了,小舅舅。”

    何文轩临走时,抚了抚他的头,笑道,“我两年不归家,你还知有了困惑之事向小舅舅求教。可见我这个小舅舅兼半个老师做得还算称职”

    春兰的亲事一说定,李薇便催着她去跟吴旭说要在小水库里养鱼的事儿,春兰略推了两下,便顺了她的意思,趁着往兔子舍干活儿的空档,与吴旭说了这事儿,两人谈话详情李薇不知,吴旭当天就回了家与吴旭娘商量,第二日一大早急匆匆的回来,说他娘应下了.

    何氏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儿,生怕吴旭娘有旁的想法,硬是不许呢。

    便赶紧催李海歆去里正家里把一应的手续办了。好让他们早日开动。

    那个小水库李薇这些日子见天去转悠,纯天然无污染的小水库,水质很好,里面的水草也很丰盛,这些日子一天天转暖,水草泛了绿冒了尖,碧绿鲜嫩,是个极佳的养鱼场所。

    原本李薇催着他爹去找人帮忙捞鱼苗,被何氏喝斥她两句,这鱼塘名上是吴旭的,自然一切事都要问他才好,又私下里与李海歆说,帮着办完手续各项事宜,其它的事儿让他最好别插手,让吴旭自己做主。

    李薇十分感叹她娘的细心。乖乖的听她的话,跟在吴旭后面,一会儿问,“旭哥咱们什么时候捞鱼苗?”一会又问,“旭哥你那小水库要不要盖座小房子,要不要养只狗?”

    吴旭初时还有些不好意,被她问多了,神情也自然起来。

    跟她商量似的说,“梨花,你看咱们是先捞鱼苗,还是先盖小房子?”

    帮工来腌笋子的几个妇人都与何氏笑着,“亏得有梨花东扯西问的,不然我看春兰女婿的手脚都不知道在哪里放了。”

    春柳春杏这些天仍帮着下笋子,听见了往东屋那边儿瞄了瞄。对视一笑,不作声。

    李薇眼睛骨溜溜转了几下,看了眼中院中帮着腌笋子的妇人,悄悄说,“我也不知道,要不我去问问二姐?”

    吴旭脸红了下,回身往东屋斜了一眼,偏过头去,“好,你去问问。”

    李薇“蹬蹬蹬”跑到东屋,笑嘻嘻悄声的问春兰,“二姐,旭哥让我来问问你,咱们是先捞鱼苗呀,还是先盖小房子呀?”

    春兰停了手中正在纳的鞋底儿,笑骂她,“鬼丫头,你就淘气吧。当然是先捞鱼苗,房子什么时候不能盖?”

    李薇嘻嘻笑着从东屋跑出来,跑到堂屋后面,把春兰的话重复了一遍儿。

    吴旭脸又红个透顶,“嗯,那咱听你二姐的。”说着回院去扛刚编好的细眼竹筛子.

    李薇跑到兔子舍那边儿去小六子也过去帮忙。又叫来帮工几年妇人,其中两家各有两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请他们过来帮着捞鱼苗,又说,“一人干一天给二十文钱”

    “哎哟,”其中一个与李家不太熟的妇人叫起来,与何氏笑着,“你们家现在是梨花做小当家呀”

    何氏瞪了李薇一眼,笑着,“她呀,从两岁多三岁上,就记着挣钱呢,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儿,她都非得插一嘴。你们两家那两个娃儿若没事儿,就来帮旭哥儿几天吧。他在咱们村也没什么认得的人。”

    那妇人得了何氏的话,喜孜孜的去叫人。

    李薇这时才回过神来,她娘说了要让吴旭自个做主的,让做啥事儿先问他,她这会儿只顾着嘴快,倒把这一茬忘了个精光。

    抓抓头发,端起瓦盆,走到吴旭跟前儿,“那个,旭哥,我又多浪费你几十个大钱儿”

    吴旭怎会不知李家的苦心,要说他的钱儿,也还是何氏夫妇把他这一年来做工的钱一个子不少的又都还了给他,连带老2老三的那份儿,也替自己出了。还有硝兔子皮毛的钱,虽然过年时他娘来把钱还了,事后何氏又一分不少的给了他。

    便笑了笑,“梨花做得对,咱们早些捞了鱼苗放进去养着,就能早赚钱。这些钱儿该花就花。”

    李薇便嘿嘿笑起来。一时小六子也拿细筛箩筐到了溪边儿,不多会那两个妇人回家叫了自家孩子过来。

    溪边儿六七个人一边说笑一边捞鱼苗。

    吴旭一走,春兰从东屋出来,让春杏去溪边帮忙,“你去看着梨花”

    春杏早就按奈不住,春兰一发话,她立马端了个大盆往溪边去了。

    春天里小鱼苗正多,几个小子捞着,李薇和小四姐帮着盛满鱼苗的瓦盆,往院中送,一整天下来,捞了有两大瓦盆的鱼苗,李海歆趁空帮着吴旭把鱼苗运到小水库那边,倒了进去。

    一连捞了几天,其间还换了好几个地方,往那小水库里投放了十来盆小鱼苗,李薇正捞得兴起,吴旭却说,不必那么多人帮着捞了,余下的等他有时间,边照顾鱼塘边捞就好。

    现在他是正主儿,只好听他的。李薇结束她欢快的玩水生涯,回到家里老老实实的帮着干活儿。

    转眼到三月底,小水库那边儿,李海歆找了李家老三和小六子几人,仍用草泥盖了个两间大小的茅草房子,让吴旭住在那里,李家老2不知听谁说,吴旭想要养只狗,送了一只刚出满月的小土狗。

    何氏的产期在四月初,春桃的产期也在四月初。家里忙到三月底,便不再腌笋子了。梨花姥娘早早把生产要用净棉布,净剪刀,红糖等准备好。

    李海歆不放心何氏这么大年龄,怕她生产时出什么意外,特意跑到镇上请安大夫给开几剂补气的汤药,又听从他的建议,花了十吊钱儿买了些老山参,在生产期间给孕妇补气。

    出了医馆拐到小赵村,把买的老山参给春桃留了下一份儿,石头爹娘说了些闲话,问问春桃的情况。

    石头娘笑道,“前两天刚请了镇上的老大夫瞧过,说是胎位正,没大碍。你与春桃娘只管放心”

    石头爹也说,“石头前些天捎信回来,这几日就回来。”

    李海歆虽然仍放心不下,可是何氏那头也挂着心,好在赵昱森要归家,春桃心头应该能安些。

    李海歆临去安慰春桃要静养,何氏与李海歆担心春桃第一次生产,春桃则担心何氏,并挂心着春兰的亲事儿。

    听李海歆说吴旭已在小水库里撒上鱼苗,并把草屋子盖了起来,也不由的松了口气儿。

    她自己嫁的顺,自然也希望几个妹妹都好呢。

    李海歆从小赵庄回了家,与何氏把春桃的情况说了,“春桃看起来气色好得很,石头爹娘也安排周全了,你就别操心了。”

    梨花姥娘也宽慰何氏,让她安心静养,眼瞧着生产的日子就到了。

    何氏抚着肚子笑笑,“我哪能不知道要静养,偏是和春桃赶在一块儿,她是头一胎,真是挂心。年哥儿那孩子也不知道备考得怎么样了,在外面儿习不习惯。”

    梨花姥娘一边收拾李海歆带回的东西,一边数落她,“你就是操心的命。刚嫁时操心文轩几个,现在操心春桃几个,将来有了孙辈们外孙们,你还是个操心”

    等李海歆出去后,梨花姥娘又说,“这些日子你不说,你当我不知道?左右就剩下这十来天了,安心等着。老天爷若有眼,定会给你派个男娃儿下来……”

    何氏听她娘声音有些不对,忙笑着安慰,“娘,你说哪里话了。我哪有不安心?是男是女都命,我认了”

    梨花姥娘拍她一下,虎着脸儿,“你要是看得开,夜里还能整夜整夜的睡不着?净给你母亲说瞎话”

    何氏笑了笑。

    “梨花,梨花,”李薇刚用过早饭,刚晃到兔子舍那边儿去,便听见有人低声喊他,定眼看过去,却是吴旭,马上笑呵呵的过去,“旭哥,啥事?”

    吴旭脸上有些不自在,等她走近,苦恼的抓抓头发。

    李薇看他这样心知是事关二姐,也不说话,笑嘻嘻的盯着他,等他说。

    吴旭抹额头抹耳朵,好一会儿,才悄悄问,“那个你二姐的生辰是五月初十吧?”

    李薇差点失笑出声,好容易憋住笑,反问他,“你不知道吗?”八字都合过了,他不知道才怪呢.

    吴旭嘿嘿笑着,点头,“我知道。那个你能给我说说你二姐喜欢什么吗?”

    咦,李薇睁大眼睛看他,好象比赵石头有心哦,大姐生辰时,赵石头买些绢花胭脂水粉的送过来,结果那胭脂大姐一直没用过,娟花全便宜了小四姐。

    可是惊奇之后,她也犯了难,二姐喜欢什么呢?在一起生活了七年,除了见过她整日帮着爹娘劳作,还真没发现她有特别的喜好呢。

    眼睛滴溜溜转了半天儿,想了个不甚好的主意,“那个,旭哥,你那鱼塘里到时候能找到一斤多重的鱼吗?我二姐呀,平时也没什么特别的喜好,不过,你若是你鱼塘里养的鱼做成菜,给她庆生儿,二姐肯定高兴得很”

    吴旭等了半儿,听到她说这个,有些犯难,“梨花,那个鱼才小手指粗细,一个月的功夫,也长不到那么大呀,还有,我不会做菜”

    李薇也觉得自己出的是个烂主意,又想了想道,“要不你亲手雕根发簪子送给她?”

    吴旭面有难色,“我,我做得会很难看的”

    李薇本就是个毫没有创新的人,这会儿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吴旭想了一会儿道,“我会抓田里的野兔子,要不我硝制个兔子皮毛给她?”

    李薇翻白眼,且不说野兔子皮毛没她们家的雪白兔子皮毛好看,单说大五月里送兔子皮……若是送兔子皮毛衣裳也算

    自己又想了半天,还是觉得用鱼做菜好,便说,“咱们放进去的鱼苗小,原先那小水库里难道没有大点的鱼吗?现在你天天喂食儿,那些野生的鱼被喂惯了,肯定会天天去吃食儿,你好好瞧着点儿。要是有大点的鱼儿,算也你的。我二姐呀心里最盼的肯定是你把鱼塘里鱼养好。你送这个准没错儿……”

    又着,“鱼你不会做,我教你呀,我会”

    吴旭低头想了想,好象梨花说的也有道理,点点头,从东屋后面走了。

    李薇笑眯眯的望着他的背影,心里乐滋滋的,心说她娘给二姐找的这个吴家小子还真不错虽然穷吧,还挺细心的。

    四月初六府试散场,学子们从考舍中蜂拥而出,有的欢喜,有的失落,有的懊恼,神态不一.

    佟维安与何文轩立在考舍不远处等着佟永年与大山出来。佟维是满脸焦急,何文轩则是一副淡然模样。

    “年哥儿,年哥儿,”佟维安翘首许久,终于看见佟永年与大山从考舍里出来,忙上前问,“考得如何?”

    佟永年点头,佟维安立时喜上眉梢。何文轩则转头看向大山,“大山考得如何?”

    大山摇摇头,“第二篇文章写得不好。”

    何文轩轻笑了下,安慰他,“两篇八股是有些难度。不过,你能写完已经不错了。”

    看了看众人,“我们回去吧。等三天后放榜。接下来是院试,院试分二场,第一一场仍考八股文两篇,加考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第二场为复试,考八股一篇,试贴诗一首……”

    何文轩一边走一边侃侃而谈,并把他当年考秀才的题目说与二人听,大山听他说得愈多,眉头皱得愈紧,直到回到住处时,他的眉头已紧皱成川字。

    何文轩笑笑,不再多说,让他们回去休息,这两日也不要看书,领他们出去走走转转。

    “年哥儿,我看这书我算是读到头了。”大山进了屋子,很是郁闷的住椅子一坐。

    佟永年笑了下,“还是坚持考完再说。”

    大山的眉头还是紧锁着,摆摆手,“我娘当初让我念书,是看梨花小舅舅考了秀才眼气,也想让我考。说考不上将来去外面做工,在哪里做个管事儿的也成。”

    佟永年便安慰他,“你现在的学识是够去当管事儿的了。若这次过后,你不想再读书,我让舅舅给你找个活计,如何?”

    大山这才笑起来,“行,反正我就考这一回柱子说得也对,论功课我还不如他呢。要真考不上,我就去做工”

    年哥回贺家是娶梨花的第一步。

    诚妈妈

    哼哼没赶上沙发

    发脾气的三猪

    年哥最好跟梨花爹娘解释才好,要不然伤了他们的心

    哪位大人帮更,出来了。李家添丁。

    年哥是听说了同姓不婚才想到回贺家的再加上本身气不忿现在麻烦滴是他舅妈的观望态度出息了想会把自己闺女推上前虽然现在隔着

    盼更,盼更!

    七七七

    今天就一篇啊?

    第八十六章李家添丁(要粉红啊,要粉红)

    这两日李家一家人都有些紧张,算日子何氏生产也就这两天了。除了最初怀上时,这孩子闹腾人,何氏吃不饭,过了五个月后,胃口突然好了起来,尤其紧近生产这段日子,梨花姥娘与李海歆两个,那是何氏想吃什么吃什么,只要是能办到的,想方设法也去给弄来。

    家里中又有那么一大舍的鸡,把何氏补得整张脸白润润的,肚子也比生前几个丫头时都大些。

    州府那边儿何文轩知道大姐一家挂心,信也来得及时,此时佟永年府试考过的消息已送到,信是六天前发出的,上面儿写着四月十三日院试,四月十六日放榜。

    如今已是四月十四日。一家人都没了心思做活计,坐在一起说闲话,打发时间。

    吃过早饭梨花姥娘让何氏在院中走动走动,生产时能少受些罪。两人正在院中慢慢的转悠了几转,何氏觉得一股热流涌出,肚子一阵阵的紧抽,不由“哎哟”一声叫了出来。

    梨花姥娘先是慌一下,紧接着稳住神儿,一边扶着她,一边叫春兰,“赶快去请你三婶儿来。”

    又叫,“春柳去请接生婆子。”

    李海歆本在院里做些收拾的活计,看见这阵式,把东西一扔,跑得飞快过来把何氏扶着进堂屋。梨花姥娘手脚利索把炕席掀起来,将早已准备好草木灰倒上上去,铺上家里的旧褥子,一层干净的白棉布,才让李海歆把何氏扶到炕上躺着。

    何氏刚才咬牙强撑着不出声,刚躺到炕上便觉肚子又紧抽起来,一阵阵的绞痛,不由的一声声叫起来。

    梨花姥娘把李海歆赶到外面儿,一时王喜梅也来了,进屋搭手。

    春兰叫了王喜梅后,赶忙在厨房点火烧水。

    不多时,一个大手大脚的接生婆子一阵风似的进了门,面带喜色:“哎哟,添丁了添丁了恭喜……”一面儿进了堂屋。

    姐妹几人在外面儿听着何氏一声高过一声的惨叫,面无人色。尤其是李薇,活了两世,她可从没见过这样的阵势,脸色不由白了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大武媳妇儿也过来帮忙,她早记着何氏生产的日子呢。

    李海歆外面也是立不是立,站不站的,在堂屋东间儿的窗子根底下,搓着手原地原地转圈儿。

    李薇这会儿是心头空空的,默念神佛保佑,一定要让她娘平平安安的生下个小dd。虽然何氏在几个女儿面前儿不显,可一家人都知道,她心里头盼男娃儿盼得紧呢。

    恍然间不知过了多久,院门口又闪过来两个人影,却是李王氏与许氏。

    除了春兰喊了一声嬷嬷,剩下的姐妹三人均没理会她们。两人脸儿上有些讪讪的,李王氏走到院子中间,立了片刻,便问李海歆,“生了多大会儿?”

    李海歆说,“半个时辰了。”

    许氏一听连忙笑道,“大嫂这回的肚子比原先都大些,该不会那么快生出来。”说着要洗手进去帮忙。

    春柳蹬蹬蹬的跑去,拦在许氏面前儿,“有我姥娘和三婶儿在里面呢,大婶儿还是别进去了。”

    许氏讪笑了下,去推春柳的胳膊,“你这个小春柳,多一个人帮忙不是放心些?”春柳仍不动,李海歆也只顾盯着堂屋动静,春兰几个更不会帮她说话。她便又讪了下,摸了摸鼻子,转身向厨房走,“那我去烧水。”

    李薇顺着她的身影看过去,却见吴旭远远的立在篱笆墙外。扯了春兰,示意她瞧过去。

    春兰扭着看见他,笑了下,没说话。

    何氏在屋里头几乎没有力气,眼前一阵阵的发黑,这孩子生了有一个时辰了,却仍不见有出来的迹象,她已有些脱力了。梨花姥娘忙把李海歆买的老参片塞在她口中,又让大武媳妇儿去厨房熬参汤。

    产婆额上也出了不少汗,不断安抚何氏,“春桃娘,没事儿,歇歇气儿再来啊,你们家的小梨花可是生了二个时辰呢。”

    大武媳妇儿熬好了参汤端进堂屋,里面不多会儿又传来产婆的声音,“春桃娘,加把劲儿。”

    李薇只觉得自己的双脚已站得发麻,却不敢移动,眼睛一瞬不敢眨的望着堂屋密垂的门帘。

    突听里面产婆大声叫嚷着,“添头了,添头了,再加把劲儿”

    李薇一喜,忙去看几个姐姐,见她们脸上也同时浮上一团喜色,正这时,房里已是传来一声嘹亮的婴儿哭声,李薇心中一喜,看向堂屋,李海歆已抢先一步奔了进去。

    产婆在里面大声报喜道:“生了,生了,是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本被春柳臊许氏的那番话,臊得不好意思进产房的李王氏,听到这个,也忙往产房跑去。

    何氏脸色虽苍白,力气却还是有的,任梨花姥娘给擦着汗,看着产婆手脚利索的用泡了烧酒的干净剪刀给婴儿剪了脐带,预留的那断用酒泡过的细白棉绳缠扎,细细盘叠起来,再用干净白棉包好,用温热的巾子给小婴儿擦干净,拿棉布包上,放到何氏怀里,笑着,“恭喜啊,春桃娘”

    何氏看着襁褓里的小婴儿,乌黑的头发象从刚染上的墨汁,浓密的得很,他紧闭着眼儿,小小的脑袋红红的,小脸蛋却肉肉乎乎的,小嘴嘟着,吐着小泡泡。

    顾不得众人在场,翻开襁褓下摆,一只小小雀赫然在眼前,何氏眼泪霎时涌了出来。

    梨花姥娘眼里也含了泪花。笑着,“好,好,我就说这胎是个男娃儿。梨花大舅舅几个来投催生的时候,那包裹头可是朝上的。”说着抹了泪儿,到堂屋当去上香。

    大武媳妇儿与王喜梅忙开解,一个劝何氏,一个梨花姥娘,都说大喜的日子,该高兴才是,怎么反倒哭起来了。

    李海歆往床边儿靠了靠,笑着,“孩子娘,辛苦你了。让我抱抱儿子吧。”

    何氏听他说的话轻软又带着讨好之意,含着泪儿笑了,让他上前,抱小婴儿递给他。

    李海歆抱着盼了多年的儿子,不觉眼圈也红了。

    李王氏进了堂屋,还没看上小孩子一眼。便被何氏母女一哭弄得极不自在,这会儿,一见儿子也这样,顿时背如锋芒,尴尬得很,挑帘出了产房。

    小娃娃儿除了刚生下来嚎了两嗓子,这会乖巧得很,李海歆用指尖轻戳他的小脸儿,他也只哼叽两声,叭咂下小嘴儿。李海歆凑近他的小脸蛋狠狠的亲一口,小娃娃儿登时放声大哭。

    梨花姥娘拜了神,从堂屋当门儿进来,笑着,“哎哟,这小嗓子亮的,象你们家的人”

    何氏略恢复些精神,抹去眼泪儿,笑着,“嗯,可不是,梨花刚生下来,嗓子也亮得很”

    梨花姥娘在屋里说了会儿话,出去送产婆。将婴儿胞衣用陶罐装了,寻了十几个大钱用红线穿了,缠在陶罐口,让产婆带出去找个妥当的地方埋了,另又奉上二百个用红线串好的大线,说又洗三那日还要请她过来,莫应了别人家的事儿,产婆笑得合不拢嘴儿,推了两句,收下钱应了,叫她放心,这事儿肯定记得牢牢的。

    梨花姥娘这才笑眯眯进来说,“春桃娘原先怀上的时候,我梦见个额上有撮白毛的老虎。依我看,这娃儿的小名就叫虎子。”

    何氏满意的笑笑,看向李海歆,他抱着孩子不撒手,一边晃着,一边点头笑,“行,就叫虎子。”一边又低头去逗弄儿子。

    何氏看他这样,笑着,“你可别让几个丫头瞧见。瞧见了呀,将来不孝顺你”

    大武媳妇儿和王喜梅也都笑,什么时候也没见过李海歆喜成这样

    李海歆嘿嘿笑了两声,把虎子交还到何氏怀里,“我原先就说过,生了儿子要请三天的流水席,这就去置办酒水。”说着,喜孜孜的往外走。

    大武媳妇儿两个帮着梨花姥娘把产房打扫干净,换了新被褥,让何氏歇息一儿,都出了产房,连带刚挤到房门口的李薇和春杏往外赶,“让你母亲娘歇会儿。”

    李薇抓着她姥娘的胳膊摇着,“姥娘,让我看一眼小dd嘛。”

    何氏在里面听见,笑着让她们进去。

    姐妹二人挤到床前,看躺在小襁褓中睡得正香的婴儿,无声的笑了起来。李薇伸出手指去点小婴儿的嘴巴,春杏一把打掉她的手,“你没洗手,别摸弟弟。”

    李薇收回手,伏身在他耳边儿轻叫着,“虎子,虎子”

    小婴儿只是微微动了脑袋,小眉头一抽抽的,似是对有人打扰他睡觉十分不满意。烦躁的吐出一串小泡泡,李薇趁着春杏不注意,快速用小手轻点了虎子的额头,“你还是个有脾气的小家伙呢”

    春兰端着一大碗定心汤走进来,笑着,“娘,喝汤了。”

    梨花姥娘帮着何氏靠坐起来,自己坐在炕沿上,从春兰手里接过碗,喂到何氏嘴边儿,“你呀,盼了多少年的男娃儿定心汤,今儿总算是喝着了,两个鸡蛋呢,吃吧”

    何氏一边喝一边笑,“家里这么些鸡蛋,也不差今儿这一个蛋”整个临泉镇这一带的风俗,定心汤男娃煮两个蛋,女娃儿煮一个蛋。

    梨花姥娘笑得没了眼睛,“不缺也得吃完。”

    喂何氏一口一口吃完定心汤。李海歆已从外面回来了,正在院中套牛车,赶着去给何家堡报喜信儿。

    梨花姥娘与何氏说了会儿话,让她歇着,顺带把几个丫头都赶了出来。院中李王氏与许氏不知何时已走了。

    梨花姥娘笑意敛了敛,转头谢过大武媳与王喜梅,让她俩赶紧家去,都忙活这半晌了。又说,“明儿这边开始准备洗三儿礼,梨花三婶儿和喜凤可得来帮着。”喜凤是大山娘的闺名,何家堡的人都这么叫她。

    大山娘笑呵呵的摆手,“那还用婶子交待。明儿我一准来”

    王喜梅也说这两天啥事都推了,让梨花姥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下午的时候,梨花姥娘领着春兰几个发面,收拾栗子红枣莲子等,鸡蛋煮了满满两大锅,都染成红色,在堂屋当门摆了两大簸箩。

    一家人正热火朝天的忙着,李王氏与老李头二人来了。春兰仍旧让春柳搬了凳子到当院,请他们坐。

    按说媳妇生产,这些一应的事儿都由婆婆张罗,现如今却是梨花姥娘忙里忙外的,李王氏有些臊得慌。不肯坐,走到厨房里进去帮忙,“梨花姥娘,还差啥东西没备好,我来准备。”

    梨花姥娘早先气李王氏,也有些底气不足。现如今何文轩是以举人身份做了官,虽然只是个八品的主薄,也足以让她扬眉吐气更何况何氏又分了家,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现在又生了个儿子,大女婿也是举人老爷,年哥儿考秀才三关过了两关,在她心里那也是准中的事儿。

    这些气不由自由的就冒了出来,手里忙活个不停,笑也不笑的说道,“没啥,都准备好了。洗三儿那日梨花嬷嬷别忘了来就行了”

    春兰和春柳也闷头不吭声,给梨花姥娘打下手。

    李王氏见一时没她能插手的活计,便问,“产房里供了‘炕公’‘炕母’没有?”

    梨花姥娘“嗯”了一声。

    李王氏讪讪的站起身子,“我和老头子去看看孩子。”

    梨花姥娘这才直腰说道,“春桃娘生产时累着了,这会儿大人小孩都在睡。等晚些时候再看吧。”

    梨花姥娘虽能让李王氏吃些没趣儿,可也不能真说出不让看的话。

    何氏睡了一觉醒来时,李海歆已去何家堡报信儿回来了。梨花大妗子给煮了二十九个红皮鸡蛋,并装了两大碗小米。

    结果鸡蛋在回来的路上已让李海歆差不多都给分了去。若不是这红鸡蛋得带回家些来,看他的样子定要全都分了。

    李海歆这一分红鸡蛋,李家村离得远的人家,一时没听到信的,也都知道何氏添了男娃儿。

    何氏听了直嗔他,“看把你兴头的”说话间儿,想到春桃,登时又忧起起来,“要不咱让小六子赶车过去瞧瞧?”

    李海歆也不放心,叫梨花姥娘过来商议。梨花姥娘嗔他们两个,“没这规矩石头娘就是不挑礼也不能去”

    又安慰何氏,“你放心吧。春桃身子骨好着呢,一准儿没事”

    何氏点头,与梨花姥娘笑着,“娘,咱去给春桃投催生,包裹头也是朝上的,你说会不会也是个男娃儿?这个真准吗?”

    梨花姥娘听何氏一提起这个就直笑,“放心,准得很咱们家你们姐妹几个,个个都应照着呢”

    李薇在外间儿帮春兰摆放炕公炕母的供品,听着里面的话儿,也不由替大姐担心起来,摆放完毕,供案前双手合十学着她娘的样子,把她所知的神佛都拜了个遍儿,保佑大姐生产顺利,保佑大姐头胎生个男娃儿

    洗三这日一大早,李王氏和老李头就又来了李家,梨花姥娘这才把主事儿位交了出来,让她主持着操办。

    李海歆瞧在眼里,松了口气儿,心里头感激岳母娘的大度,若是梨花姥娘今儿真想趁机替孩子娘出出这些年的气,落李王氏的脸面,他也要很苦恼着到底该帮谁说话。

    用过早饭李家热闹起来,亲近如大武媳妇儿王喜梅银生媳妇儿几个不待去送面请人便早早的来了。

    围在厨房里,帮忙擀宽面条,老2老三两个用托盘子装了,本家四院的各家去送,送了面请他们中午来吃饭,并给孩子洗三。

    两人走了没一会儿,李海歆大娘娘大伯子连带三娘娘家的人并些往常有节礼往来的近邻街坊陆续都来了。

    李王氏在里面忙活着,梨花姥娘也乐得在外面与前来的街坊说话。自何氏怀上这九个月来,梨花姥娘在李家住了五六个月不止,街坊们也都熟了,说说笑笑的十分乐呵。

    媳妇们都三三两两的结伴去堂屋瞧孩子,男人们则与李海歆在院里说着话,都说他和何氏福气得很圆满得很

    媳妇儿则在院中笑着议论刚出生的虎子,“才第三天儿的孩子,面皮就舒展开了,白净胖乎的很。”

    “那是呢,这孩子托生海歆嫂子家,可是托生在福窝里了。比春桃几个享福”

    一个听见了就说,“春桃也是个有后福的,女婿中了举,现在,在外面人家都得称她一声夫人”

    梨花姥娘让春杏和梨花给各人抓果子倒茶,笑得很是畅快。

    李王氏在里面听见,心头又是一阵的堵。总觉得梨花姥娘是故意的,落她的面子,办她的难看。又一想这么些年,老大家的好事儿,她愣是沾不上一点光,分享不得一点儿的喜气。心头又是堵,把手里的面愈发加紧的揉着。

    快晌午的时候,产婆特意换了身新衣,喜气洋洋的过来,让李海歆先去把下奶的泥饽饽装在窗基台上。

    因前几个丫头洗三儿时候,李王氏只给走了走过场。这回梨花姥娘本就存心,不管生男生女都要大办一场。

    一应的东西均是按着一般人家三五倍的备着。就连这洗三菜面,也由一般人家的一盘肉一个素菜,改为一桌上一只整鸡,两盘子肉,三盘子炒素菜,其它诸如煮红鸡蛋、糕点、瓜子糖果摆了四大桌子。

    饭食丰盛让众人更加乐呵,男人们在西屋当门吃,女们则到东屋当门儿吃着。

    李薇和姐妹几个都围在堂屋东间儿里,边吃着鸡汤面,边看着今日的小主角,小虎子。

    何氏看看女儿,看看儿子,眉眼间的是掩饰不住的心满意足。

    查看完整版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