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开启孩子的财富密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章 开启孩子的财富密码 (第2/2页)

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4、思路决定孩子的财富出路

    思路决定了财路,有什么样的思路就有什么样的财路。作为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财富思路的培养,因为思路决定孩子的财富出路。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东西都会有一定的价值,都能够创造财富,关键是看人们是否对此有自己的思路。有财富思路的人,总能够在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的垃圾与废墟中发现无限的财富机遇。相反,没有财富思路的人,即使财富就在他的身边,他也还是会到处去寻找。

    其实,很多人的财富都是装在口袋里,也有很多人的财富是装在头脑里,那些让财富装满头脑和口袋的人才是真正的财富拥有者。因为财富的源头是心智,有心智的人即使是赤手空拳也能够创造财富。

    二战期间,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毒死5万多人,但有一对犹太父子幸免于难,他们活了下来。后来,这对父子来到美国,他们开始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

    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儿子回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你因该说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一个门把看看。你要记住:现在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1加1等于2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2。”

    20年后,父亲死了,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上的簧片,也做过奥运会的奖牌。他曾把一磅铜卖到3500美元,这时的他已经是著名的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了。但是,使他真正扬名的却是纽约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而扔掉的大堆废料,于是向社会公开招标。因为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所以,好几个月过去了,依旧没有人应标。

    当时,犹太人的儿子正在法国旅行,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终止了休假,飞往纽约。看完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后,他一言不发,立即与政府部门签下了处理协议。

    消息传开后,纽约的许多运输公司都在偷偷发笑,他的许多同僚也认为废料回收吃力不讨好,能回收的资源价值也实在有限,这一举动是在是愚蠢至极。

    正当这些人在看笑话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他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旧木料加工成底座,把废铜、废铝的边角料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他甚至把从女神像身上扫下来的灰尘都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

    当然,最后的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因为那些废铜、边角料、灰尘都以高出它们原来价值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卖出,而且供不应求。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金,每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一万倍。

    而这里面的奥妙在于其父亲对他进行的财富教育:现在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1加1等于2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2。

    可见,思路决定了财路,有什么样的思路就有什么样的财路。有人这样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饱和的思想,没有饱和的市场。市场无处不在,缺的是‘思路’二字,缺的是独具匠心、别具一格的思想。”

    是的,“思路一改,财路就宽”。思路,也就是赚钱的门道。它能够指导一个人应该如何理解财富,改变一个人对金钱不正确的观念;它也激发起一个人追求财富的雄心,然后再给这些雄心勃勃的人提供追求财富的方法,从而促使他们到达财富的顶峰。

    所以说,作为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财富思路的培养,因为思路决定孩子的财富出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那就是思路决定财富的出路。他曾经这样说:“我不知道前面的台阶有多高,我只知道,沉着地跨越,台阶与台阶只有一步之遥。”

    财富培养建议:

    1.让孩子早日形成正确的思路。

    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当然也有很多创造财富的机会,而重要的是一定要早日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思路。这一点,也是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让孩子明白,如果通往财富之路的电梯出现了故障,这并没有什么,只要还有楼梯,只要他还能一步一步不断地向上爬,就一定还能够走上财富之路,从而获得财富。

    要让孩子明白,一个人能够在电梯坏掉的时候懂得走楼梯,就是因为他的头脑中还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比尔・盖茨就有这样一个著名理念:“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主要是脖子以上的区别――大脑决定一切!”

    2.教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

    每一个人都明白,思考的时候要用自己的脑袋,但是在思考时一定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在创富的时候,一定要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一定要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财富理念,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3.要孩子抓住财富的机会。

    告诉孩子,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发现世界、合理改变目前现状、创造美好未来的机会,因为能发现这样的机会并抓住机会的人是离财富最近的人。

    §§§5、让孩子试着学习投资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有投资才会有收益,所以,坚定不投资的想法是很不科学的理财方式。

    每个人都知道,把多余的钱放在自己的家里,钱是不会增值的。要想让钱生钱,就需要投资。今天,有一些有投资经验和能力的父母倾向于让孩子参与投资,让钱动起来,从而生钱。

    在银行工作的王先生有一个10岁女儿,孩子每年的压岁钱多达1万元。王先生在与女儿沟通后,每年都结合孩子的压岁钱进行投资。他说投资所开的户名是孩子的,每年年底时,他都会告诉孩子目前的投资情况,让孩子分享投资理财的经验。

    劳动能够创造财富,但劳动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自己获得温饱,而是为了能更好地生活。财富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它需要创造,需要去投资。投资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的财富在投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财富来。财富增值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让生活更加美好。

    不要让孩子小看投资,要让他知道,和非投资资金相比,投资资金在完成的过程中渐渐地产生附加值,而非流动资金,也就是平常说的“死钱”,则可能会在金融调整中慢慢贬值。孩子可能并不一定会明白投资是什么意思,应该先让他知道,投资是让自己生活更美好的手段。

    要让孩子知道,一个人在投资时一定要看清形势,要了解社会经济的趋势,要有长远的眼光。只有这样,投资才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以美、中、英、法、苏为首的战胜国经过几番磋商,决定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协调处理国际事务的联合国。但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家才蓦然发现,这个世界性组织竞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如果去买一块地皮,刚刚成立的联合国机构还身无分文。如果让世界各国筹资,又担心负面影响太大。毕竟联合国的牌子刚刚挂起,就要向世界各国搞经济摊派,不是合时宜之举。况且,刚刚经历了战争的浩劫,各国都国库空虚,甚至许多国家的财政赤字一直居高不下。所以,在寸土寸金的纽约筹资买下一块地皮,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

    听到这一消息后,美国著名的家族财团洛克菲勒家族经过商议,果断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皮,将这块地皮无条件地赠予了这个刚刚挂牌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同时,洛克菲勒家族也将毗连那块地皮的大块土地全部买下。

    870万美元,对于战后经济萎靡的美国和全世界,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呀!而洛克菲勒家族却将它拱手赠出了,并且什么条件也没有。洛克菲勒家族的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令当时美国许多大财团都吃惊不已,也招来了许多非议。这条消息传出后,美国许多财团和地产商纷纷嘲笑说:“这简直是蠢人之举!”他们断言:“这样经营不要10年,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财团,便会沦落为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贫民集团!”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联合国大楼刚刚建成,它四周的地价便飙升起来,相当于捐赠款数十倍、近百倍的巨额财富源源不尽地涌进了洛克菲勒家族财团的腰包。

    这种结局,令那些曾经嘲笑过洛克菲勒家族捐赠之举的财团和地产商目瞪口呆。这是除了洛克菲勒家族之外,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这时,先前嘲笑别人的人才意识到自己目光是多么短浅,不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这是一个成功投资的典型例子,但并不是每一次投资都会成功,投资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一点一定要让孩子明白。

    人们都知道,坚定的信念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有时候,在投资上太过于坚定,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因为这样往往会与一些机会擦肩而过。有时候,适时地动摇一下自己的投资方向,往往就会收到很好的收益。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大作家,他年轻时曾热衷于投资,在各种新产品、新发明上的投资达50多万美元,但那些项目没一个成功,他的钱都打了水漂。所以,马克・吐温变得心灰意冷,发誓永远不再在“新奇玩意儿”上浪费金钱了。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登门拜访这位大文豪,年轻人胳膊底下还夹着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原来,这个年轻人发明了一种新装置,需要一笔资金来推销和大批生产这种装置。

    马克・吐温推托说,自己有过无数次投资失败的教训,再不打算冒任何风险了。年轻人说:“我并不指望巨额投资,只要500美元,您就可以拥有一大笔股份。”想起自己刚发过的誓言,马克・吐温还是摇了摇头。失望的年轻人只好起身告辞。

    看着他的背影,马克・吐温不由心头一动。“嘿!”马克・吐温在客人身后叫了一声,话一出口,他立刻为自己的不坚定感到羞愧,为了掩饰,他马上改口说:“……你刚才说你叫什么名字?”“贝尔”,年轻人回答,“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再见,贝尔!祝你好运!”

    马克・吐温关上了房门,心想:“谢天谢地,我总算坚持住了,没向贝尔投资。”可是,凡是给这个新产品投资的人,日后都成了百万富翁。知道年轻的贝尔胳膊下夹着的“新奇玩意儿”是什么吗?它就是今天我们最常用的电话。

    由此可见,很多时候,坚定的态度并不是总有好结果。就是因为太坚定,马克・吐温才与一笔巨额的财富失之交臂。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有投资才会有收益,所以,坚定不投资的想法是很不科学的理财方式。

    让孩子知道,投资并非大人的专利,如果他有想法,也可以进行家庭讨论,然后实施。如果孩子想尝试投资,作为父母,应该高兴才对,不应该阻止孩子,更不应该对孩子表现出不信任。孩子的第一次尝试,父母应该鼓励,并且应该做好辅导。

    财商培养建议:

    1.让孩子知道投资的原因。

    告诉孩子,之所以投资,就是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好,投资是让生活过得更好的有效途径。投资是一种理财的手段,目的就是把死钱变活。父母要告诉孩子,快乐与否并不是看投资后赚了多少钱,赚多赚少仅仅是物质上的,应该教育孩子更注重精神上的东西。让孩子知道,投资并不是简单地把钱变得更多,投资也是为了缔造和享受快乐。

    2.告诉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投资。

    要让孩子知道,除去基本生活支出后余下的钱,才可以用来投资,有投资才有机会创造更多的金钱。华人首富李嘉诚拥有巨额资产,可他的生活却很简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从小就知道能保证基本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

    其实,保证基本生活也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每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要求不同,基本生活开支也就不同。父母要告诉孩子,只有懂得保证基本生活的人才可以有计划地对自己的事业进行拓展。

    3.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使自己有盈余。

    应该让孩子明白,保证基本的生活并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前提。要想发展,就应该考虑未来的投资理财。告诉孩子,有所盈余并不意味着要将盈余的钱全部用来投资,盈余一方面要用于投资,另一方面还要应付自己生活中的种种突发事件。应让孩子知道,在生活中有很多意外。比如治病,往往都会用去很大一部分开支。

    4.教孩子对投资进行策划。

    要想让孩子真正学会投资,父母应该先教会孩子如何对投资行为进行策划。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资金分配方案是合理的。比如,因为现在银行利息很低,还有通胀情况存在,所以把钱继续存在银行已经不太划算,那么就应该开始考虑把钱有计划地投资在其他项目上。如果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那么可以让他了解国债投资,虽然利润少,但是很稳当;如果孩子对邮票比较有兴趣,那么应该从简单的收藏开始,不求极品,但求简单的差额存在。不能让孩子盲目投资,要有计划,在实施前要有个方案。制定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能让投资更顺利地进行,使投资的风险在控制之内。

    一旦孩子有了投资方案,在简单投资中,父母完全可以放手让他去做,因为在运作过程中,孩子能学到的更多。父母在审定方案后,应估计风险并给出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孩子就会慢慢学到平时容易忽略的很多问题,这样的理财学习是非常实际有效的。

    5.告诉孩子,投资有风险。

    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在投资的全过程中,都必须要控制风险。要告诉孩子怎样有效避免风险,把风险降到最低,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先尝试小额投资,还要有周详的计划和风险评估;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分散投资,决“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6、舍得让孩子自己打工挣钱

    不管家庭是否富裕,父母都应该让孩子外出打工,让孩子去除自身的惰性和依赖性,体会生活的辛苦,从而锻炼他的适应能力,提高他的财商。

    今天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在家中的地位“如日中天”。大多数父母都视自己的孩子如同手心里的“宝贝”一般。正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宠爱,导致孩子缺乏吃苦耐劳、勤劳朴素的美德,也不能深切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另一方面,孩子也不懂得自己去创造财富,从而不能培养他的财商。

    从这两个层面出发,如果父母能够让孩子选择在寒暑假打工,让他接受一下社会的锻炼对于其自身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泰国前总理他信在17岁的小女儿刚结束大学联考后,就把她送到麦当劳打工,以让孩子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培养责任感,培养财商。

    这位首相千金的首要挑战是操作收银台,同时也将学习煎汉堡肉。他信在女儿打工的第一天,亲临麦当劳并接受女儿的服务。相信很多年以后,他信的女儿一定会对这次的打工体验记忆犹新。

    这个举动无疑给很多有意在假期打工的孩子很大的鼓舞。事实正是如此,打工对于孩子熟悉社会,培养孩子责任感和财商方面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泰国前总理他信把女儿送到麦当劳打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许多国家,青少年选择假期打工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美国青少年在打工这件事情上,从打工的人数上看,就远远超过大多数其他国家的青少年。

    研究发现,美国16-19岁的青少年中有53%每周都打工,在美国中学生中间有这样一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打工挣。”德国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打工的也占30.8%,日本15-19岁的青少年中只有18%在打工。

    在英国,大约有16%的英国青少年利用业余时间打零工,以补充他们的零用花销,打工的收入每周平均有25.41英镑,其中女孩达到29.50英镑,而男孩每人平均收入则只有21.83英镑。最常见的零工为送报纸,有24%的孩子打这样的工。另有17%的孩子则在商场、酒吧或餐馆打工。可见,十多岁的孩子通过各种方式每周可以有30-35英镑的收入,一年就有1500-1800英镑可以花销或存起来。

    世界上很多成功人士在青少年时期就曾经有过打工挣钱的经历,他们自力更生,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

    杰克・韦尔奇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前任董事长兼CEO。在短短20年间,这位商界传奇人物使GE的市场资本增长30多倍,达到了4500亿美元,排名从世界第10提升到第1。

    他第一次打工是做鞋店的售货员。他在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长大。这期间,他打过三次工。杰克・韦尔奇曾这样说:“打工对我的成长产生了影响。”

    12岁时,杰克・韦尔奇就开始在附近的乡村俱乐部里给高尔夫球手背球棒,拣球。周他非常喜欢这活儿。他看着那些生活相当优裕的生意人和医生谈论生意,还观察他们彼此如何相处。

    他的另一次打工是在帕克兄弟的游戏厅。他在一块块软木上钻小孔,用来做一种叫“淘金”的游戏用具。

    他第三次打工是在汤姆・麦坎的鞋店。他经常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那份工作非常有意思。他给人们拿来各种样式的鞋子,井井有条地依次放好,然后让他们试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种款式的鞋,他总会尽量给他们考虑一双也许更满意的鞋。

    杰克・韦尔奇后来这样意味深长地说:“这份工作让我学到了一条很重要的生意经:一切为了做成买卖。我从不想让一个顾客没买上一双鞋就离开商店。这好比在棒球比赛中踏上本垒。每当有顾客进店,我就准备好球棒并挥棒击球。每卖一双鞋,我可以赚7美分的佣金;而卖掉那些不用备贷或者颜色不好的滞销品,则可得到25美分。”

    不可否认,青少年时期的打工经历为杰克・韦尔奇一生的商业奇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可见,打工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常重大。

    而在中国,根据大多数人的观点,都认为只要好好念书,拿到好成绩就行了;学生应把所有的时间花在学业上,由于其他事情分散了学习的注意力,那就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只有家庭条件相对贫困的孩子才需要打工挣钱,而对于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下的孩子来说,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吃苦受累”。所以,在中国很少有孩子选择在假期打工。其实,这些观点都是非常错误的。

    不管家庭是否富裕,父母都应该让孩子外出打工,让孩子去除自身的惰性和依赖性,体会生活的辛苦,从而锻炼他的适应能力,提高他的财商。

    财商培养建议:

    1.要孩子明白打工的好处。

    很多儿童发展专家、教师和父母都一致认为,让孩子适量打工对他人生的成长是很有价值的,能培养他的责任感,如何与他人共事,也能为经济拮据的家庭挣些钱,同时更能培养他的财商。父母应该把打工的好处告诉孩子,这样孩子才会乐于去打工挣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