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风头出尽、锦上添花! (第1/2页)
一六九八年十月八日亚历山大港很是热闹那不勒斯舰队奉了罗马教皇的圣命迎接凌啸和他的使节团。
亚历山大港的居民、渔民、商人和官吏其实并不知道级king和他的使团是个什么东东但他们纵使再没有眼光也知道今天将绝对是个空前盛况。部位别的那不勒斯舰队几乎是倾巢而出足足派出了四十五艘战舰和近百艘的客船规模之大乃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一大清早不等那传说中的东方使节团抵达港区亚历山大的市民几乎是万人空巷把本就不甚开阔的港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翘以盼着令欧洲宗教共主如此重视的人谁都想看看他们是何方神圣!
这一翘以盼的确是把几万市民的脖子都给盼酸了直苦等到了中午时分观众们的肚子开始呱呱叫唤的时候才有部落土兵们快马来报“来了!来了。”
市民们大为兴奋地向前涌去瞬间就冲破了几百土兵们维持的警戒线秩序顿时荡然无存入港道路为之闭塞-没办法伊斯兰民族就是喜欢不讲秩序要不然为何他们隔三岔五就要爆出个“朝觐践踏”事件呢!
可这一次市民们却不得不遵守秩序他们很快就被队伍的气势给镇住了。
中国使节团的影子还没有看到整个队伍前打头开道的却是马木留克王朝的王子仪仗。整整五十名全副武装的铁甲宫廷卫士庄严肃穆地举着些旗帜和武器。骑在飘逸地被甲战马之上缓缓踏马前行。这些旧王朝的王室仪仗虽是旧了点可因为马木留克部落的保存而在埃及依然享有崇高地位。自一显现便让市民们纷纷默然躬身一礼肃然起敬地让道之时心中全是自豪无比。
但他们很快就自豪不起来了!
紧接埃及礼仪骑兵之后的是奇装异服地东方军士。他们摆着整齐的队列昂然高举着金锤子(金吾仪仗)、金西瓜(立瓜)、金南瓜(卧瓜)、金花朵(骨朵)、银水瓶、银香盒、银痰盂、银面盆等在前导行然后是红色、青色的十八支绫罗绸缎制成的绣花巨伞接着是六十名黄衣重铠骑士持着豹尾枪、旗枪、大刀、狼牙棒、铜瓜锤之类的兵器其后则是六十名旗手和六十名乐手。最后则是怒马鲜衣的骑兵、武器精良的步兵队列和中、法、英、荷、西、葡的六国混成的使节团文官。一排排、一列列招摇过市!
埃及人立刻自惭形秽起来。尽管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看得懂。这乃是中国的亲王仪卫和仪仗但这里毕竟是商港熟识财货地市民们认得金子银子、认得绫罗绸缎、认得人数多少-妈的和这些中国人一比咱们的王室仪仗队好像乞丐啊!
可震撼并不就此打住。
当一辆巨大地台车。被二十匹骏马牵引驶来的时候凡是亲眼看见台车上情形的埃及人全都目瞪口呆了。只见台车之上。一名身着金黄铠甲晃眼万分的人物居中傲然而坐。他左边恭敬侍立的是五个白飘飘地威望酋长他右边正襟危坐的是五名年轻的马木留克王子-看到这一幕埃及人心中全是骇然和震惊:难道……难道那个黄金铠甲人就是级king?难道我们国家最尊贵地王储殿下只配在他旁边侧坐候命?!
震撼依然没有打住。
突然台车上的那个金甲人猛地一摆手。立刻就响起来海螺呜呜的声音。埃及人一愣后大恐海螺声是打仗警讯啊难道这城市之中盛典之时还有仗打?!
是的有仗打!中国人一听海螺声音立刻整齐划一每人都从怀里掏出一颗三钱重的帕夏银币用力向人群中扔去引了银币落点的哄抢之战!
凌啸环四顾看着底下的埃及人全都像河马张嘴又如恶狗抢食心中很是得意。他之所以要把康熙赐予的亲王仪仗拿出来使用目的之一是他采纳了戴名世地建议就是为了震撼震撼埃及人!
这一路上从开罗、本哈、坦塔到亚历山大凡是重要一点的城市全被自己声势浩大而威仪堂皇的阵仗给惊呆了。而被老十三一招毒手给吓怕了的埃及王储无可奈何地给自己当陪衬绿叶更是给了沿途埃及人一个深刻的名份印象。戴先生说得有道理虽然自己的救世大宰身份还没有公开但名份的主导性一定得要张扬出去而且要给埃及人造成两种强烈的印象。一是老子们比你们埃及有钱多了盘剥埃及的可能性小之又小二是老子们的身份比你们的王室要尊地位要比你们的王室要高!只有这样日后倘使真有了入主埃及的那一天也不至于让埃及全国都觉得突兀而骇惊!
而第二个目的则是凌啸自己的考虑。欧洲之行免不了迎来接去的仪仗场合事关国势国礼在别人的地盘上赢不赢外国人不重要但绝对不能丢脸。一句话不管是秀展国势还是贴金装B凌霄都需要事先彩排一下自带的仪仗呢!
中国使节团在亚历山大港区外把埃及人镇得一愣一愣的的确是出尽了风头。
但一进港区奉圣命的那不勒斯舰队却还嫌不够又给凌啸和使节团锦上添花了只不过这花着实让凌啸都觉得骇然。
只见码头税关大厅门前的教廷欢迎队伍中当先率众迎上前来的赫然就是两名中年红衣大主教也就是俗称“教会亲王”的教廷大臣。规格之高还真是把凌啸“级king中的那个king。扎扎实实地当成了国王来看待地!
“尊敬的级king殿下我是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