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李靖的预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九章 李靖的预言 (第2/2页)

斥,感觉到脚下踩着什么东西,捡起来一看,是一块饼。

    “听说你家境不错,你是没尝过挨饿的滋味是吧?吃下去。”把饼扔到赵效武面前,他下令道。

    赵效武一动不动,似乎根本没有在听他讲话,孙荩忱伸手想替他捡起来,却被刘弘基制止:“你别动!让他捡,我命令你,马上吃下去!”

    “效武,服从命令。”孙荩忱小声劝道。

    捡起饼,几乎整块塞进嘴里,几个时辰以前还在身边生龙活虎的兄弟,现在却……这就是战争的残酷么?

    “元霸?!”孙荩忱突然跳了起来!

    马邑大街上,李元霸等四人身披铠甲,腰悬横刀,无精打采的四处逛着。战争时期,城内男丁帮忙守城,搬运军需物资,老弱妇孺也在家中替军队做饭。所有人都有事干,惟独讲武堂的学生们,被分配到的任务是维持城内治安。

    “我就想不通,不是说咱们是军中骄子么?军中骄子就是挎把破刀,地痞一样在街上闲逛?早知道这样,我不如去投涿郡罗艺。”赵效武从上街开始,就一直唠叨个没完。

    “拉倒吧,咱们进武堂才多久?兵籍都还没入呢,哎,小孩,回家去,别在外头跑。”钱友义倒整得挺像那么回事,一路上呼呼喝喝,俨然一副大爷样。

    前方街面上,一支骑兵队伍正在集结,李元霸可算是开了眼界了。没来到这个时代以前,总听说什么“大汉铁骑”“大唐铁骑”之类的话,可那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今亲眼看到,叹为观止。

    每名骑兵,都着轻甲,结束整齐,装备有一支长枪,一柄横刀,一壶箭,一张弓。正如讲武堂教他们的那样,远距离步兵弩手齐射,中距离步骑弓手乱射,一旦短兵相接,大家操家伙一起上。真想上战场去见识见识什么叫金戈铁马。

    “娘的,我怎么觉得那王八蛋那么眼熟?”李元霸突然停了下来。

    “哪个?哦,刘武周嘛。”钱友义凑了上来,发现骑兵队前面那名军官正是刘武周。

    “瞧他那样,提把破刀,骑匹破马,挂张破弓,狗屁!”赵效武不屑的哼道。

    李元霸摇了摇头,他虽然不喜欢刘武周,可也听说过,这家伙出生富豪之家,年轻时骁勇善射,交游广泛,在马邑这带名气不小。杨广征高丽,他也随军出征,立有战功,被提拔为鹰扬府校尉。将来天下大乱,他也是反王之一,从现在就开始,就得防备着他。

    “你们不用巡逻?养你们吃白饭的?”刘武周发现了他们,大声喝斥道。

    “朝廷养我们是打仗的,现在却叫我们维持治安,这应该叫衙役去做。”赵效武从来就没有怵过刘武周。他祖上是柱国大将军,虽然现在什么也不是了,可那份骄傲却遗传下来,刘武周这种出身的人,他根本没放在眼里。

    “刚断奶的娃子也敢说打仗?小子们,一会儿我们冲过去,你们就远远的站在墙根看着,好好学学吧。”刘武周讽刺道。

    赵效武还想再说什么,孙荩忱拉了他一把,小声道:“你跟他扯什么蛋?你比他年轻几十岁,将来他老得永垂不朽了,你正意见风发,看谁赢过谁。”

    “永垂不朽?他也配?”赵效武没弄明白孙荩忱的意思。

    李元霸却是一点就明,笑道:“人身上有个东西,老了就垂头丧气的,但永远不会烂,也不会断,这就叫永垂不朽。不过咱们孙夫子是读圣贤书的,那个东西他是万万不肯说出口的。”

    四人当街大笑起来,继续巡逻。刚走没几步,背后有人叫道:“你们几个,站住。”

    回头一瞧,却是唐公。李渊来到几人跟前,目光却落在骑兵部队身上,说道:“昨夜你们几人奉命回城送信,达成了任务,很不错,我已经下令给你们记功。”

    “谢唐公。”四人都施礼致谢。

    “好了,去吧。”本来听说李元霸单枪匹马杀出重围,李渊想问问他有没有受伤,但见他神色如常,完全把自己这个爹当作陌生人一般,只得作罢。这让他不禁怀疑,自己这个三儿子到底是怎么了?从前他又傻又疯,好像自上次晋阳宫面圣之后,完全变了,不会是撞邪了吧?

    突厥大军已经后撤二十多里,唐公的疑兵之计果然起了作用。现在,从太原剿贼战场上调过来的援军已经到达马邑,李渊挑选了两千精锐骑兵,似乎另有打算。

    可突厥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很快发现所谓的伏兵人数不过几百人,几万大军又有重新靠近马邑的举动。李渊一面向长安报信,一面组织抵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