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 第一章 捷报(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卷 第一章 捷报(上) (第2/2页)

说道:“你先看看吧。”张延秀此时一直在想,自己又哪里做错了。

    “这是兵部刚刚送过来的副本,贵州那里六百里加急送来了这份捷报,你怎么看?”张佐说完后,张延秀马上很认真地看着手上的公文。贵州大捷,斩首叛乱苗人七千有余,并于乱军之中斩杀三名苗人头领,苗人叛军全面溃败,残部逃入深山密林,镇南将军正在全力组织士兵围剿。“这个镇南将军是谁啊?我怎么没听说过?”张延秀看完之后将公文推回父亲的桌上,脑中一直在回忆一些事情。

    “镇南将军、贵州经略使刘士刚,原延绥副总兵,在与侵袭河套的蒙人作战中屡立战功。后贵州苗民叛乱,地方卫所镇压不利,朝廷调刘士刚为贵州总兵,三战三捷,平定了苗民的叛乱,为了防止苗民再次叛乱,皇上提升其为贵州经略使,统领贵州军政,可结果贵州却是越来越乱,三年前贵州之事你是知道的。但因为某些原因,皇上并没有降罪刘士刚,而是发了一道圣旨,严厉训斥他,结果还不到半年贵州苗变再次平息。随后就是平静的一年半,可任谁也没想到一年前,贵州又传来苗民叛乱的消息,皇上只能升任刘士刚为镇南将军,再次出兵镇压。事情的前因后果就是如此,你对这份公文有什么看法?”张延秀坐了下来,拿起桌上的茶杯,边喝边想,张佐闭上眼睛等待张延秀说出自己的看法。

    “刘士刚为什么要用六百里加急将这份捷报送到京城?公文中只说了斩首七千有余,却没说叛乱苗民的兵力,也没说俘虏多少,就算他刘士刚把所有俘虏都给杀了,但加起来才七千余众这个数字本来就很让人疑惑。父亲,刘士刚以前的战绩是不是动不动就上万?”张佐用赞赏的眼光看着张延秀,点了点头。“刘士刚数次纵兵烂杀无辜,每次报上来的都是斩首上万,我也不相信他会突然良心发现,慈不掌兵,他刘士刚本来就不是什么仁慈之人,还有吗?”

    张延秀又思索了一会,说道:“公文中除了要求奖赏有功将士,要银子要得凶之外,最奇怪的是竟然要求朝廷给予他征兵的权力,又不提本身具体的伤亡情况,他刘士刚的所谓捷报实在有太多的疑点了。父亲,北镇抚司在贵州的内心并没有把贵州这次大捷的情报送过来,也可能是路上耽搁了,但我总是觉得怪怪的。不知父亲那边收到情报了没有?”北镇抚司并不能统管锦衣卫内的所有情报人员,有些身份十分特殊的内线和卧底都掌握在张佐手中。

    “还没有,不过我跟他们俩交代过,没事就把情报送过来,如果出事了就不要送情报,再等几天吧,我们现在也只是猜测而已,北方边境吃紧,鞑靼虽然有朝廷的支援,但还是抵挡不住瓦拉的进攻,已经有数个鞑靼部落逃难进入我大明境内,我大明与瓦拉的游骑已经发生了数次冲突,皇上一直想出兵痛击瓦拉,可还是没银子,朝廷现在很需要一点能振奋人心的消息。对了,听说你又缺银子了,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银子花得太凶了,老是这样也不是办法,你就不能找一条比较稳定的财源吗?”

    说到这,张延秀又恢复了原来懒洋洋的样子,整个人半躺在椅子上:“父亲,不是孩儿说你,你真的是太小气了,又不是说不还,难道要把银子放到发霉吗?而且你还是一点都不了解你的儿子,我不喜欢耕种,那样太没意思了,你儿子喜欢的是掠夺,从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混蛋手中把银子掠夺过来,这种感觉很舒服,而且用母亲的说法,我这样做是不会有任何愧疚感的,我是在为民除害。还有,操练北镇抚司这件事好像是父亲的意思,儿子还要自己掏钱,父亲你是不是太过分了?”

    张佐没有正面回答张延秀,而是有些无奈地说道:“皇上成天在为国库的银子发愁,而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被其信任的亲信却在下面想办法捞银子,这算什么啊。”张延秀站起来,学着大人的样子拍了拍张佐的肩膀,冷笑道:“没办法,人性是自私的,更何况数十万两银子对国库来说,根本就不够用,你说是吧父亲?!”张佐只说了两个字:“借口!”就不再说话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