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四章 婚礼(下) (第2/2页)
陈柏青也是同样的表情。
王家的仆人马上有了答复,仆人是跑着出来的,他对张延秀说道:“张大人,我家老爷有请。”张延秀点了点头,让仆人在前面带路,走进宅子内张延秀这才发现自己是多此一举,王家的宅子实在是太小了,走进后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别人带路,而王柏轩正坐在大厅内,等着张延秀。看到张延秀走到面前,王柏轩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说道:“张佥事,请坐。上茶!”张延秀找了张还可以的椅子坐下,却发现椅子的扶手快坏了。上来的茶水都是用茶叶末泡的,张延秀喝了一口就放下了。
“陋屋粗茶,让张佥事见笑了,张佥事说有要事要跟本官商量,不知道是什么要事?本官实在有很多事情要忙,晚上还要去礼部办公!”看着王柏轩那没有任何表情的老脸,张延秀觉得王柏轩在整他,一个礼部尚书不可能连好一点的茶叶都没有,椅子的事也就算了,竟然拿茶叶末应付自己。因次张延秀很傲慢地说道:“本佥事昨天纳了两房小妾,不知王尚书知道否?”
“本官知道,府上也送来了喜帖,张佥事该不会是来要贺礼的吧,本官怕拿出来不入张佥事的法眼,身为锦衣卫不欠本官那点银子吧,有的是小人会为张佥事送银子。”张延秀为此马上回了他一句:“那到不必,不过昨天晚上皇上和太子都派人送来了贺礼,就算是东厂督主魏孝忠也送了一份让人不怎么喜欢的贺礼,我父亲锦衣卫指挥使张佐也和五军都督府的徐公爷互送了信物,在我义父司礼监提督太监王谮的见证下定下婚约,等本佥事从贵州回来将会迎娶徐馨徐郡主为妻,王尚书刚才的话有欠妥当吧。”
对于张延秀的威胁,王柏轩只是淡淡地说道:“那本官道歉,但希望张佥事不要辜负皇上和太子殿下的信任,更不要结党营私,如果张佥事只是来对本官说这些事的话,那本官实在为难,因为礼部的正事实在太多了。”张延秀很不爽,虽然早就猜到会受到如此的待遇但他还是很不高兴,东林党身为天下第一大党,东林党的首脑竟然对自己说不要结党营私,这不是笑话是什么!张延秀手一用力,便将那张快坏的椅子扶手卸了下来,并大声说道:“本佥事成婚了,但按本佥事这个年纪来说,本佥事已算晚婚,太子殿下只比本佥事小一岁,按照惯例太子殿下应该在十四岁或十六岁大婚,可现实是太子殿下到现在都二十二了还没有大婚,你这礼部尚书是吃干饭的,没有大婚的太子殿下就不代表成年,没有成年如何参与政事,这个道理你到底懂不懂啊,礼部尚书大人!”
张延秀站起来面对面地向王柏轩叫喊着,王柏轩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就又平静下来了,他慢慢地说道:“这些道理本尚书都明白,皇室子嗣的延续也是国之根本,可这么多年了却皇上对礼部所上呈的折子全部留中不发,张佥事可知这是为何?”张延秀一扬手,傲慢地说道:“我不知道,我也不管,只要我能从贵州活着回来,我将联合我父亲与徐公爷也就是我的未来岳父一同上折子,请求皇上操办太子大婚之事,你们东林党要不要上折子是你们的事情,不过我希望礼部能从现在开始替太子殿下物色人选,按照规矩只要找一个没有势力的小富人家或书香世家就行了。如果我出了什么意外的话,我父亲也会拿着我已经写好的遗书上呈皇上的。为人臣者不要只说不做,本佥事告辞了。”
张延秀说完就要走了,他可不想再跟王柏轩罗嗦。可没想到王柏轩竟然叫住了张延秀说道:“张佥事慢走,东林党为天下大义无所畏惧,我等自知该如何去做,如果张佥事不嫌弃的话不如留下来共进晚膳如何?”张延秀停住脚步摇了摇头,说道:“王尚书家是出了名的一清二白,清汤、米饭、豆腐,本佥事不习惯,在此本佥事送王尚书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连家人都照顾不好的人如何能造福百姓!”王柏轩毫不示弱,回应张延秀道:“那本官也送张佥事一句话‘忠臣之道、先国后家’历代权臣没有一个好下场,还请张佥事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