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四章 镇压 (第2/2页)
李渊一个人找到了王言下榻所在,见到了穿着一身黑色棉袄,披头散发的在院子里喝茶晒太阳的王某人。
“丹阳公当真好雅兴啊。”李渊上来就是小捧一句。
王言轻笑一声,说的很直接:“急的又不是某家,如何没雅兴啊?唐公且坐。”
李渊苦笑了一下,坐到了王言对面,眼看着王言在那摆弄着茶具:“未想到丹阳公竟能研究出如此雅趣。”
他说的是清茶的冲泡程序,以及相应的各种器具。
事实上此前仍旧喝茶汤的时候,一应的物什也不少,士大夫就是喜欢把简单的东西烦琐化以为高雅。
清茶的冲泡程序,毫无疑问也是士大夫研究出来的,王言倒是习惯了,拾人牙慧而已。
但是当今的士大夫却都感觉挺恶心的,毕竟如此雅事,竟是出自一介匹夫之手,不知道多少人,每逢与三五好友冲泡香茗,必要骂一骂王言才舒服。
“许是太闲了。”王言笑道,“唐公也知,某家不为豪门所容嘛,每天的心思都在这些没甚大用的事物上,不过打发时间而已。”
李渊干笑一声,没有接这个茬,跟王言一边喝茶,一边说起了没用的。
眼见王言笑吟吟的应付着,李渊终于憋不住了,咳了两声清清嗓,说起了正经事儿。
“不知丹阳公打算如何收尾啊?”
“直说,你们是什么想法?”
“不不不,丹阳公误会了,非是我们,而是他们。”李渊连连摆手,直接摆脱了干系,“只是我与丹阳公有过交往,能跟丹阳公说的上话,他们推我来说话而已。他们的意思是,到此为止。”
说完,李渊喝着茶水,好像很不在意,无论怎么样都跟他没有关系一样。
“唐公当知,汉王造反乃是大事,陛下又是御极不久,此等事绝非某家可以做主,而是身受皇命。”
“不知皇命为何?”
“自是并州全体要拥护陛下,跟陛下一条心。”
李渊听明白了,跟着杨谅造反的人多半都得死。
王言也不仅仅是平叛而来,就结果来看,平叛对于王言来说轻而易举。更重要的事,就是对整个并州进行大清洗,加强杨广对于并州的统治。
虽然杨广在并州有积累,但是离开的时间有些久了,这一次杨谅造反让杨广看清了,能用的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所以借着这一次杨谅造反的好机会,杨广派最得力的王言过来处置并州军政事,上上下下重新梳理一遍,得到一个听话的好并州。
于是李渊急的出了满头大汗,因为他们家在这边也积累了好几年,若是王言搞扩大化,他们家辛辛苦苦经营的根基差不多全完了,将兴旺的李家给干的没落下去。那还是好的情况,或许可能他也跑不掉?
王言贴心的安慰道:“唐公不必忧虑,陛下交代了,若唐公没有牵扯造反之事那便不针对唐公。陛下还是很大度、守信的,绝对的一代明君,唐公尽可以安心。”
李渊扯出了一个牵强的微笑,随即小心的试探道:“不知丹阳公可否高抬贵手?此事有个交代便是,何必将小事变成大事呢?我想并州百姓,都会感激丹阳公的,绝不让丹阳公的辛苦白费。”
“哎……”王言可惜的摇了摇头,“唐公啊,都到今天了,说什么都晚了啊。你也知道,某家出身卑鄙,皆是陛下信重方有今日,然而一路走来,却始终不容于豪门大户,某家也只得一条道走到黑。
而今陛下御极,某家身受皇命,若不叫陛下安心,回去大兴如何交代?怕是到时候没命的就是某家了。唐公,换你到某家的位置,是死别人,还是死自己?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死别人嘛。某家如今积攒了好大家业,大隋如日中天,日益繁荣,某家便是不掌权,也想富贵安闲到死啊。
唐公,你得明白,这并非某家敌视大户,并非某家一人所愿。某家从来都只是一把刀而已,握刀的人,是陛下啊。不过某家却有做刀的自觉,人都是某家弄死的,有甚么仇怨,都来找某家吧。”
李渊沉默了一会儿,又摇头叹气:“丹阳公啊,你这样难长久的。”
“长不长久谁又知道呢?”王言笑道,“某家只知道,若某家还是从前那个小卒,你唐国公一般的人物多看某家一眼都欠奉,如今却在这里小心求情。造化弄人呐,唐公,今后如何某家不管,某只知道现在大权在握,生杀予夺。豪门大户见我,也要俯首低眉。唐公何以教我?”
李渊再没有说话,因为王言说的是事实。岂止是俯首低眉啊,是上赶着想磕头,王言都不干。
他很有些绝望,因为他和他们都是案板上的肉,只能任由王言下刀,除此外无能为力。
王言是当今战神,又收拢、整肃了叛军,甚至于忠诚于王言的更北方的边军还没有调动呢,如果全都算上,王言在这边能调动近十万大军,他们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不动,可能活。动了,一定死。
想到这些,李渊又是忍不住的摇头叹息,礼貌的跟王言告辞走人。
王言继续喝着茶水,弄着一本书翻看着,很安逸。
他现在没有动手,是在等着各方面收集过来的情况,以及他要把这边的情况汇报给杨广,让杨广做进一步的定夺。
其实也是因为这边的大户、地方官、武将后来打了太原,抓了杨谅,这件事是杨广计划外的,所以要让杨广重新考量一下到底要不要按照原计划执行。
同时,这其实也是这些大户们的一个机会。
他们在这期间让杨广满意了,自然就保全了基业。如果不能,王言的屠刀自然就要砍下去了,并且还是欣然的态度。
毕竟这些人本来都在他的小本本上记着呢,现在不杀,今后也活不了,左右都得死。
于是王言坐镇太原,进一步的整肃军队,暂代并州政事。等到忙活了近一个月以后,终于收到了杨广的回复,让王言自己决定。
虽然王言有做刀的觉悟,但杨广的态度还是让王言好笑的摇头,这小子现在学坏了。
什么叫他自己决定?
于是王言在并州挥起了屠刀……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