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7章 无向辽东惊耶律,昔日王薄知世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37章 无向辽东惊耶律,昔日王薄知世郎 (第1/2页)

    无向辽东浪死歌?!

    听闻完颜照里麾下将士齐声高喝‘无向辽东死,斩头何所伤’,耶律大石顿时心如死灰,苦笑一声,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了。眼下他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只有尽力保全自己麾下的将士,不让他们无谓的送死而已。

    为何耶律大石听到完颜照里手下大军高歌这句‘无向辽东死,斩头何所伤’,竟会立刻断定自己已败,连继续取胜都放弃了呢?

    只因这句‘无向辽东死,斩头何所伤’,乃是合乎女真族情形,能够极大的激励其大军士气,让耶律大石再也无计可施,只能疲于招架的诗句。

    长白山头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剑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昔年大隋朝初建,结束了东晋之后,南北朝并立,中原王朝征战不休的乱状。之后,隋文帝杨坚虽然毕生致力于恢复民生,希望让新生的大隋朝天下能够与民休养生息,恢复昔日强汉时候的无敌国风,但是,继任的隋炀帝杨广却飞扬跋扈,好高骛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修建京杭大运河,使得民夫伤亡半数。

    甚至后来,为了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开疆拓土,隋炀帝杨广不顾民生,强行远征高句丽。一时之间,大隋朝大军强征民夫,拉壮丁补充兵伍,闹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而山东人王薄,不堪忍受,揭竿而起,自称知世郎,写下了此诗。

    一时之间,天下怨愤,遭受残害之民无不群起而相应,许多文人另续诗云:

    莫向辽东去,迢迢去路长。

    老亲倚闾望,少妇守空房。

    有田不得耕,有事谁相将。

    一去不知何日返,日上龙堆忆故乡。

    ……

    莫向辽东去,从来行路难。

    长河渡无舟,高山接云端。

    清霜衣苦薄,大雪骨欲剜。

    日落寒山行不息,荫冰卧雨摧心肝。

    ……

    莫向辽东去,夷兵似虎豺。

    长剑碎我身,利镞穿我腿。

    性命只须臾,节侠谁悲哀。

    功成大将受上赏,我独何为死蒿莱。

    ……

    大隋末年的王薄等人,遭受了隋炀帝杨广的无尽压迫,而辽东的女真诸部,十年之前,又何尝不是遭受了大辽国无情的压迫了呢?!

    一年又一年,穷奢极欲的大辽国权贵逼迫着女真诸部进献越来越多的东珠,进献越来越珍惜的海东青,以及长白山上越来越难觅踪迹的鹿茸、人参、麝香之类。稍有不满,大辽国的权贵便降下怒火,将女真诸部折磨的惨不堪言。

    又有大辽国权贵,时不时‘打女真’,又派商队到女真诸部,低价收取人参、鹿茸、麝香等贵重之物,高价出售粮食布匹。甚至强买强卖,害的女真诸部无过冬之粮,不知道多少女真诸部族人,因此饿死在寒冬之中。

    最可恨天祚帝年年派出银牌使官向女真诸部索要海东青,且‘每至其国,必欲荐枕者。其国内轮中下户作止宿处,以未出室女侍之,后,使者络绎,恃大国命,惟择美好妇人,不问其有夫及阀阅者’。

    杀我辽东女真男,辱我辽东女真女。

    姐妹之仇深似海,父兄之恨信难休!

    世间有辽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只要忍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过了几年,辽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者,更甚从前!大辽国往日如此羞辱,压迫女真诸部,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如何能忍?!

    于是完颜阿骨打登高一呼,辽东女真诸部群起而影从,大辽国天祚帝纵然七十万大军压顶,辽东女真两万人恨意滔天,抵死不降,反将其大败!

    辽金衅起海东青,玉爪名鹰贡久停。

    纵使女真诸部反辽已经十年了,昔日比山高比海深的仇恨,又怎是区区十年能够淡忘的?!高喊着‘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大金国的大军恍如怒海大浪,滔天一般袭来。完颜阿骨打死了又如何?完颜照里和完颜娄室死了又如何?

    管他何人生,何人死,今日只要一雪前仇!

    高呼声中,女真士卒人人拼死向前,猛士府大军竟如冰雪遇上了沸水,迅速消失。耶律大石见状大急,慌忙命部下退守高丘,又命弓箭手向高丘下方射出了无数的火箭。顿时,高丘下方前锋早先就按照耶律大石要求布置好的草堆轰然烧起一道五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