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七章:重要发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七章:重要发现 (第2/2页)

叫什么名字?”

    “我叫沐颜。”黑衣人说道。

    .......

    “她竟然是沐天涯的孙女。”另一个房间的李固有些惊讶的说道。

    “师傅,沐天涯是谁啊。”苗晴儿问道。

    “沐天涯是鬼门关中的一个负责人。”李固平淡的说道:“沐天涯竟然会让他的孙女来进行这一次的暗杀,恐怕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杀手不都是唯利是图的吗?”上官凤汐说道:“也许沐天涯只是想让她来赚个便宜,毕竟这个任务的等级很低。”

    “问题在于这个人牵扯的却是一个大案。身为血雨楼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却仍然安排沐颜来刺杀掌旗校尉,便足以说明这其中肯定有很大的阴谋。而更令我震惊的却是既然她是沐天涯的孙女,为何她在被人追杀的时候,血雨楼却没有来救她。”李固说道。

    “也许他们不在余杭城呢?”上官凤汐说道。

    “不可能。沐颜说过她是在余杭的鬼门关接的任务,不可能这个鬼门关里只有她一个人。”李固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上官凤汐问道。

    “现在什么都不好说。”李固说道。

    这时突然房门打开,走进来一个人。李固见到他,顿时心中一喜。

    走进来的这个人便是段思平,这天他独自一个人在外面调查灾粮盗窃的线索。

    “怎么样,有发现吗?”李固问道。

    段思平并没有回答李固的话,却先从桌子上端起一个水杯,喝了一口水,然后才说道:“有发现。”

    “什么发现?”却是上官凤汐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在勍山有所发现,那里曾经有很深的车辙印。”段思平说道。

    “勍山?”上官凤汐不解的问道。

    “不错,勍山。这个勍山距离粮库并不很远,但是却很荒僻,几乎没有什么人去往哪里。李固说道。

    “这跟灾粮盗窃案有什么关系?”上官凤汐继续问道。

    “你没听段思平刚才说吗?那里有很深的车辙印。”

    “我听见了,有什么问题?”上官凤汐依旧有些不解的问道。

    “勍山既然人迹罕至,为什么会有车辙印呢?我想定然是运灾粮的马车曾经出现在西山。”李固看了一眼上官凤汐,继续说道:“我曾经打听过,在他们发现灾粮被窃的前几天曾经下过一场雨。因为雨后的泥土松软,更容易留下痕迹。”

    “而且我还发现勍山的半山中有很多泥土松软,我挖了十多米,发现里面的泥土乃是被人后来填上的。”段思平说道。

    “果然没错,他们是这样将官粮盗走。”李固说道。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段思平说道。

    “什么问题?”

    “被窃的粮库里并没有被挖开过的痕迹。”段思平说道。

    “你还记得粮库的地面是用什么铺的吗?”李固问道。

    “石板。”段思平突然恍然大悟道:“你的意思是?”

    “没错,他们利用时间差,将灾粮通过地道运走后,再将粮库恢复成原样。”李固沉思了一会儿,便有继续说道:“只是有个问题,我却想不明白。”

    “什么问题?”段思平问道。

    “虽然他们利用的是时间差,但是他们从哪里弄来的守备处的衣服,并让他们得以蒙混过关的呢?”李固说道。

    “难道守备处也被盗了?”段思平说道。

    “并没有。我曾经问过司库校尉,守备处的装备并没有遗失。”李固说道。

    “这倒是怪事。”段思平说道。

    这时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谁?”李固问道。

    “棋局卫千户汪琅。”

    “请进。”李固说道。汪琅便推门进来。上官凤汐便站起身离开了房间,回到了她隔壁的房间。她发现苗晴儿趴在床边睡着了。沐颜也躺在床上气息安稳。

    “没想到汪千户竟然深夜来访。”李固笑着说道。

    “唉。我也是没有办法。这灾粮案过去了这么久,要是再破不了,恐怕兄弟的这个脑袋便要保不住了。”汪琅边说话边朝着段思平看了一眼,说道:“还是直接将段思平捉拿归案轻松的多。”

    “没想到汪千户也喜欢开玩笑。”李固说道。

    “我真是这么想的。”汪琅叹息道。他看了一眼李固,便接着说道:“李少侠可有什么收获?”

    “我想我们已经知道灾粮是如何失窃的了。”李固说道。

    “你说的是真的?”汪琅惊讶的问道。

    段思平便将他们的发现和猜想详细的说了一遍。

    “没想到竟然是这样。难怪现场什么也没有发现。”汪琅叹息道。

    “他们很聪明。他们在将灾粮运走后,又将地道给封死,这样从外面根本发现不了他们曾经在仓库里挖过地道。”李固说道。

    “好细腻的心机。”汪琅有些恨恨地说道,

    “不过你是怎么发现的?”汪琅继续问道。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