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大金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九章 “大金饺” (第1/2页)

    九离寨隐于里火山后上万年,历来不受中原朝廷管制,寨中族人也极少去掺和中原俗事。

    这倒也没有什么祖训规矩之说,只是大多数九离族人更喜欢清闲安逸的田园生活。在他们的眼里,中原地区那就是口舌凶场、是非恶海,一旦沾染了关系,难免要惹祸上身,麻烦不断。

    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寨中时不时就会生出几团野火,爱飘爱动,一个劲的往外跑。初代圣女如此,三代圣女如此,安置了祸斗族的二十六代圣女也是如此,她们总爱没头没脑的往外跑,给自己和族人都惹下了不少麻烦。

    不过还好,九离寨虽然不爱惹麻烦,但他们也不怕麻烦,甚至可以说,如果有麻烦胆敢找上门来,大多数族人都是满怀期待、跃跃欲试的。

    寨中族人都知道,凡是爱往外跑的,往往是受到了业力牵引,他们尘缘未了,和外界还有孽债纠缠。踏出寨门以后,他们只会把自己弄得心力交瘁,痛苦不堪。

    因此,九离寨诞生的历代麻烦精,从来都不会被族人排斥,相反还会被更加地心疼和爱护。

    就近来说,秦鸿曦的父亲秦炎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十多岁的时候开始游历中原,二十三岁时带回一个中原女子,并与之结婚。等到二十九岁时,他妻子生下秦鸿曦就去世了,他也一夜白头,没几个月就郁郁而终。

    谁曾想,十七年后,秦炎的儿子秦鸿曦,刚刚出门历练的第三天就准备去干预中原政事。

    听到南月郡诸多不平之事,秦鸿曦义愤填膺,只恨自己没有生出一对翅膀,不能立马飞了过去。

    见秦鸿曦有如此态度,李子凡称道不已,他一改之前的低迷沮丧,精神焕发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少侠能有如此志气,那可真是南月百姓之福!”

    秦鸿曦才被夸的脸红,李子凡却话锋一转,泼冷水道:“不过……想要拯救一郡百姓几十万人的性命,单凭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欲成此事,不但需要周密的计划,还要很多人力物力的投入和付出。当然,这也是我和白兄特意来会你的原因。”

    秦鸿曦听出他有拯救南月百姓的计划,迫不及待地问道:“兄台若有良策且不妨直言相告,若是果真行得通,在下一定倾囊相助。”

    听闻此言,李子凡也不再卖什么关子,他索性将自己的难处,还有接下来针对南月郡的计划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秦鸿曦。

    秦鸿曦听后大喜,一连说了三个“妙”字,他拍着胸脯保证道:“此等造福百姓的大计,秦某岂能袖手旁观。至于你提到的‘大金饺’,我送你便是。走,我们现在就去找王员外,把你的车马给赎回来。”

    李子凡道:“有少侠这句话我便安心了,此事若成,你就是我金沙帮的头号恩人。只是现在天色将晚,去人家府上打搅恐怕多有不便,不如先在城中住下,明日一早再去赎回车马。”

    李子凡才说完,嗜酒成性的白子木就在一旁提议,烦事已了,今夜一定要去城中喝他个一醉方休。

    两兄弟一想到能和两位豪侠一起喝酒吃肉,高兴还来不及,自然是没有拒绝。

    至于悬在李子凡心中的那块大石,也因得到了秦鸿曦的承诺而稍稍放下,此时他只想借酒浇愁,平息一下对黄圆圆的思念。

    因此喝酒一事,全票赞成,四人一起有说有笑地朝着彩云郡前进。

    期间路过了拾火村,陆神闻将火灵洞带回来的果子、果酒和用于泡茶的山泉水全都送回了家里,随后又分出了一小份,准备带回城中给父亲品尝。

    短暂的相聚,和家人们表明了自己今后的去向,陆神闻又返回到队伍,继续前行。

    一路上,四人畅所欲言,都相继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正当白子木说到日后要去塞外游历时,秦鸿曦突然口水直流,单方面地宣布道:“白大哥呀白大哥,你说说你,在这饭点时候说点什么不好,咋就偏偏要提那塞外?不瞒你说,兄弟我对塞外烤羊那是一点抵抗力都没有,既然提到了,那么今晚这顿就必须由我安排,咱们待会儿到了城里,就直奔望仙楼,好好的吃上一台烤羊!”

    进城之后,三人先去了望仙楼,只有陆神闻径直来到了城南的“陆记”铁匠铺。

    “爹爹,我回来了!”

    陆神闻刚一进门,就看见父亲换上了一身干净袍子,旁边立着一位风度翩翩俊俏公子似乎是在等候他出门。

    陆老实道:“咦?你不是和鸿曦去闯荡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陆神闻解开包袱,指着里面的物件一一说道:“是的,我明天就要和鸿曦大哥去南月郡了,还不知会出去多久,所以来和爹爹说一声。这些果子、果酒都是火灵洞的特产,可好吃了……还有这副墨镜,是北国春秋的稀奇玩意儿,戴着它打铁就没那么伤眼睛了……”

    陆老实拿起墨镜试了试,欣慰地笑道:“哈哈哈!可以啊,才出门就会给家里带东西了,看来我的下半生不用担心没人管了。”

    陆神闻有些不好意思,急忙岔开了话题:“爹爹这是要出门吗?”

    陆老实点了点头,并为他介绍道:“嗯,这是你师兄——商星震。经我老友引荐,他来投了拜师帖,已被我收入了门下。本来早上已经行过拜师礼,晚饭不必再吃。只是我那朋友专程为星震拜师之事远道而来,住在他家府上,现如今拜师已成,我老友明日就要还乡,我们多年未见,因此还要去星震家里叙叙旧。”

    “对了,你吃过饭没有,要不要和我一起?”

    陆神闻道:“不了不了,我正要去吃,大哥他们还在望仙楼等我。”

    陆老实摸了摸儿子的脑袋,作别道:“去吧去吧,免得让你的朋友们久等。还有,明天就不用来和我道别了,我要带你师兄去山里边闭关,铺子也得关上一段时间。出了咱彩云郡,外面的邪魔外道可就太多了,在外历练一定要多加小心,不可疏忽大意。”

    叮嘱完毕,三人一起离开了铺子,同行了一小段路程,陆神闻就独自走进了望仙楼。

    刚一进门,店小二就热情地招呼道:“这不是陆公子吗?你兄长已在楼上等候,来来来,我领你上去。”

    才推开标着“夏荷”雅间的房门,混杂着美酒和烤肉的香味就扑鼻而来,只见火光阵阵的烤炉旁立着一名开州厨师在料理肥羊,桌上酒菜未齐,嗜酒如命的白子木却早已按耐不住,正大口地喝着寡酒。

    陆神闻才一落座,抬菜的伙计就陆陆续续补齐了差着的几道菜肴,他说了句“客官,您的菜已上齐,请慢用!”便关门离去。

    四人一顿吃喝,转眼就过了半个时辰。

    等到开州舞姬表演完歌舞,知不会再有人来打搅,秦鸿曦直奔主题,从锦囊里取出了那个大金元宝,递到李子凡桌前说道:“二位大哥,这便是那算命先生所说的‘大金饺’了,我掂着它怎么也有三百两重,赎回车马应该是绰绰有余。如今我便将它转赠给二位,祝你们一路顺风,早日回到故土。”

    李子凡感激零涕,他接过金元宝掂了掂,正声道:“她信中说车当了六百两银子,马卖了一百两银子,就算翻倍赎回,至少也还会剩一千多两。萍水相逢,李某可不能白拿兄弟的银子,这三千两只能算是借的。赎完车马后,我就将所剩银两还你,等我回帮中取了钱,再将剩下的还你。此事,还望秦兄弟依我,只有如此,这元宝我才使的安心。”

    秦鸿曦本就古道热肠,帮助人时从不吝啬,再者他对白子木的侠义之举非常崇拜,急欲模仿,因而气愤地回绝道:“不依不依,坚决不依。白大哥仗义疏财,一年之内散金三十万两,凭甚我就不能?白大哥一心向道,不为财物所累,难道我就不行?这个‘大金饺’可是包含着晚辈的两重心愿。一者江湖道义,替李大哥解决燃眉之急;二者仰慕之情,替白大哥解解酒馋。赎完车马所剩的银两,那可是我请白大哥一路喝酒,直到喝回青莲乡的酒钱。还望二位切莫推辞,辜负了兄弟的一番美意!”

    白子木何许人也?他是西川郡青莲乡富商之子,含着金汤匙出生,他一生坦坦荡荡、豪放不羁,从不受外物所累,学道之后更是添了几分自然和洒脱。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白子木的眼里也正是如此。因此,不论是富绰时救济别人,还是拮据时受别人救济,他都认为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之事。谁还没有个时运不济的时候?

    助人时的优越和被助时的自怜,这种容易出现在常人身上的情感,他是一概没有的。此时见到老友拿人手短的尴尬模样,他忍不住哈哈大笑,出言调侃道:“李兄啊李兄,你们金沙帮被誉为天下第一义帮,向来有着不拘小节、快意恩仇的直爽形象,所以才吸引了无数热血青年不远万里的赶来投奔。此时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