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大辽求和 (第1/2页)
大辽军营。
“太后,败势已定,咱们还是求和吧。”
在主帅的营帐中,丞相耶律容一脸无奈的看着坐在主座之上憔悴的萧太后。
她只怪自己实在是低估了拓跋烨,以为他只是想以萧冥炎做筹码,让大辽退兵。不曾想,他竟然是要整个大辽江山。
萧太后听耶律荣所言,也知道,兵败如山倒,一切都是大势所趋,已成定局。
“哥哥,你去拟旨吧。”萧太后最终松口,昨日被拓跋烨的轻骑兵先锋部队所袭,她这条命都差点交代了,幸亏是萧冥炎的贴身侍卫小旋风拼死守护。
自萧冥炎被俘之后,他便一直跟在萧太后身边。
当感应到危险时,他便将萧太后护在身后,虽是一人之躯,却以一当百,死死地抵住了大齐的进攻,也是他,让大齐的先锋部队遭受重创。
才有了拓跋烨刚把南宫元霜带回营帐时,就有了传令兵向他禀报十万火情的一幕。
好在拓跋烨立刻重新部署,主帅也是带领先锋部队的简书桓撤了回来,由大藏担任先锋官,带领部队继续攻击,并且亲自与小旋风交手。
“还真是冤家路窄,大齐皇帝杀了我国太子,手段可真够卑鄙的。”小旋风一边与大藏交手,一边不屑的吐了口唾沫,对大齐的卑劣行径十分鄙视。
大藏正面迎击小旋风的攻击,“你我各为其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又何必多说?”
况且,大辽为了夺得大齐江山,同样是勾结了秦桧、虞妃等人,这种间谍行为又如何算得上光彩。
两人同是贴身侍卫出身,身手自是比当兵的要灵活,二人拳拳到肉,招招致命,互不相让。
经历了三百回合的大战,最终,大藏一剑封喉,小旋风临死之时,只觉解脱,因为,很快,他便要与萧冥炎见面了。
“太子殿下,请等等我,小旋风这就来陪您了。”
不管生死,我永远都是您最忠心的护卫。
看着眼前的小旋风一副铮铮傲骨,大藏英雄惜英雄,只觉可惜,命令手下将小旋风好生安葬,便继续追击萧太后的车驾。
但小旋风所带领的百余名敢死队,成功拖住了大批的先锋部队,这也给萧太后以喘息之机,成功逃脱。
可终究,在台儿庄这个偏远小城,还是被大藏的先锋部队追上。
台儿庄人口只有几千人,方圆不足百里,地势狭长,易攻难守。
大藏为了活捉萧太后,便下令军队驻扎,并派人给萧太后送去了劝降书,只要投降,则大齐不动台儿庄一草一木,不乱杀一人。
这个条件对于败局已定的萧太后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耶律容也明白,但唯有一人不明白。
“母后,父亲,不行,我们不能投降。”
就在萧太后及主帅萧启明、丞相耶律容均同意时,太子妃耶律静香火急火燎的掀开帘门进了来,愤怒的大吼着。
耶律容赶紧上前拉住了耶律静香,劝阻着,“静香,如今胜负已定,若我们再负隅顽抗,只怕会牺牲更多的人,毫无意义。”
耶律静香不管,声泪俱下,“他们杀了太子哥哥、小旋风,还有那么多的大辽将士,若我们投降如何对得起他们的在天之灵。”
主帅萧启明上前说道,“太子妃殿下,大齐如今势如破竹,我们若一意孤行,那死的将士将会更多,大辽百姓将会生灵涂炭。”
耶律静香反唇相讥,“难道你就能保证,我们投降,大齐皇帝就能善待我们吗?”
萧冥炎是怎么死的,她比任何人都要刻骨铭心,就是因为拓跋烨出尔反尔杀了他,才会造成如今的局面。
所以,耶律静香根本就不相信那拓跋烨能有这好心。
“若我们投降,还有一线生机,若不投降,必定死无葬身之地。”萧启明年逾六旬,一脸老相,声音激动的说着。
他是先帝的哥哥,对于战场的敏感度与排名布阵的能力早已不复当年,他的决策失败,是大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现在,不是追究谁对谁错的时候,而是该考虑如何能让伤亡更低。
“母后,降不得呀!”耶律静香一把甩开萧启明,三步并作两步的跑到萧太后身边,跪倒在地,握紧她的双手说道。
萧太后心里十分难受,却也明白一切已成定局,“静香,哀家知道你是何意?可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若我们誓死不降,这台儿庄只是个弹丸之地,很快就会被攻克,若大齐屠城,那无数的大辽百姓将成为黄泉亡魂。”
若是投降,尚有一丝生的一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