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风云际会 第六十七章 江东徐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 风云际会 第六十七章 江东徐家 (第2/2页)

章骅非但不恼,反而欣喜,群豪也无不对柴荣见识赞叹不已。

    夏侯中虽然落败,但也重伤了绝剑门数名弟子,只是稍稍处于劣势,可谓虽败犹荣,退到场边也不多说。

    所谓“堵不如疏”,柴荣任由天刀绝剑兵戎相见,这时打得疲累了,这群雄中最大的一对矛盾终于算是放缓。但如此毕竟让武林两大重要力量遭到削弱,是于此次大会的损失。

    柴荣这时伤势也已缓解几分,重又坦然立于群豪之前,群豪虽互相不和,但柴荣一出,众人无不唯首是瞻,静下来听他欲要作何高论。

    柳青也替柴荣叹息一声,从来内斗最是自毁长城,此时英雄大会打打闹闹终于止住,实在不易。

    柴荣遂将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卖主求荣,自称“儿皇帝”认贼作父,引契丹兵马入寇中原引狼入室等罪行一一说明,说得群豪无不慷慨激昂。

    这时只听群豪中一个汉子上前道:“柴公子不必说了,在座都是响当当的英雄好汉!只等柴公子一声令下,大夥这便出城北上,先取石老贼和耶律鞑子人头,再一起杀进契丹国上京城,岂不痛哉?谁要是皱一皱眉头,便算不得好汉!”

    柴荣见这汉子性情急躁,连忙将他安抚下来,群豪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商讨,要寻一个御敌之策。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英雄大会终于步入正轨,玉麟公子也算是风光无两,总算没负了鬼谷子一片苦心,且按下不提。

    此时聂远正疾奔入城,刚糊弄过守门军士,入得城中,突然又是一阵心慌,紧随着浑身经脉、筋骨刺痛感再次袭来。

    待到这阵剧痛过去,聂远缓缓恢复知觉,突然周身袭来一阵凉意,城门附近四个商贩走过,竟一起用诡异的眼光看着自己。

    聂远装作不知,却暗暗留了个心眼,脚步也放慢了,那四个商贩果然在后紧跟不舍。

    方一离开城门口,却见街心两匹马小跑而来,那两匹马一匹枣红马,一匹紫骍马,正是自己和柴嫣骑的那两匹。

    聂远心知不妙,连忙迎上那两匹马,却见两马都眼睛无神,四腿发软,聂远不知这也便是两马在一旁沾染了少许散神烟的结果。

    这时那紫骍马闷哼一声,聂远细看这马嘴中,除了咬着马嚼子,竟还咬着一张白纸。聂远小心翼翼地将那白纸取出来,那纸已又皱又湿。

    揉开一看,聂远突然万箭穿心般心口剧痛,因为这纸正是那日去天刀门演武会帮柴荣前,自己在路上拿出给柴嫣的那张纸。

    纸上誊着一首乐府诗,聂远的双手微微颤抖起来,默默念出这纸上的诗句:“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聂远心中的不安得到了印证,阿嫣出事了,她没能回来……

    还未及想下一步,聂远耳边忽然听得几声箭风。聂远连忙仰身闪过,回身一看,果然是那跟踪的四名商贩手中拿了弓弩射来。

    聂远拔出剑来,飞身上前,那四个商贩也各自从包袱中抽出一柄吴钩弯刀,上前朝聂远挥砍。

    这几人身手并非寻常,但并非此时内功大成的聂远敌手,十几招内皆已伤倒在地。聂远将膝头顶在一个武士下巴,问道:“你是江南武士……楚国人、吴国人、还是吴越人?”

    那武士狠狠看着聂远,只是一言不发。

    聂远一向信奉侠士有道,有所不为,但此时正是心急如焚,一剑刺到这武士脸旁道:“你要不说,先刺掉左耳,再刺右耳。”

    武士还要嘴硬,突然觉得耳朵钻心剧痛,聂远已将剑尖刺下一分,武士连忙叫道:“吴国人!少侠……小人是吴国人。”

    聂远又问:“谁带你们来的?”

    武士吞吞吐吐,不敢再说,聂远手上一用力,那武士连忙道:“徐公子!是徐公子……”

    聂远心头一惊,继续问道:“徐公子可是吴国大元帅徐知诰家公子?”

    武士连连称是,聂远又问道:“来的是徐家哪位公子?”

    “大公子、二公子都来了,还有大小姐、刘将军、冯先生也来了……”

    “是不是你家两位公子一个好戴白面具,一个好戴蓝面具?”聂远又问道。

    “少侠说的是,公子早上入城时,确实戴着面具,大公子戴着一面蓝面具,二公子戴着一面白面具。”

    说到此时,聂远心里已经有了数,吴国雄踞江东,大元帅徐知诰执掌三军,更是权倾一时,多有传闻徐知诰欲要废吴帝自立。

    徐知诰本姓李,后认吴国重臣徐温为义父后改姓徐,徐温十年前已死,徐知诰从此一步步爬上了吴国的最高位。

    聂远冷笑一声,大公子徐景通,二公子徐景迁,一代骚客冯延巳,江东良将刘仁瞻,大元帅派出两位公子的北上此行,可谓是用心良苦!

    徐景通后来改回姓名,叫做李璟。

    而他来赴这潞州乱局的同时,他的第六子在金陵出生,按照他北上前的嘱咐起名,唤作徐从嘉。

    徐从嘉后来改回李姓,又改名李煜,这乃是后话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