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印刷完毕 (第2/2页)
何况这笔买卖不小,出版社说最少也得50万本,本来利润就高,这下上半年都没有问题了。
陈义挨本签字,随后就是一路发放。‘崂山恋’现在也出了单行本,陈义把那本书交给了师母罗安娜改写成电影剧本。并且亲自把乱七八糟的情节去掉,师母一看立即就明白了。
这本书交给胡立兴,胡立兴只是对于这种新型的印刷感兴趣。可是看来书皮上的那十九个字之后,脸色就变了,拿着两本请走了陈义,骑车回家看书去了。
这本书对于这帮文艺青年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
反过来像赵娜芝就看不出这十九个字的分量,反而让里面的对话以及笑话逗得前仰后合。与张文丽姐弟看的时候是一模一样。理科生啊,就是自己活在死板之中吧!
20号上市,宣传画贴出去,果然影响非凡!大多数在‘兴华书店’路过,看到这张宣传画,再看到上面那十九个字,就立即存车进去买书了。
这么多年的文艺封锁,绝大多数人属于对文艺的饥渴状态,惹眼的词句又新颖的宣传方式就可以吸引大多数人参与进来。
不过看这本书的效果截然相反,看得懂的泪流满面,看不懂的笑的嘻嘻哈哈。
十天时间,就是一个纪南地区十万册一干二净,干爸的印刷厂全力以赴开印,出版社直接把目标确定00万册!
接省组织会有关领导的指示,书首先在满足省内市场的同时要进军京都。
4月十五日,京都部分兴华书店也把宣传张贴了出去,同时,天聿市、魔都都是如此。汕东省的地市级城市也开始发售。
可是报纸上没有任何风声出现,完全背离了这本影响极大场面,所有官方的人都是选择视而不见。
5月5日,陈义高高兴兴地进入了考场,开始他的研究生考试。
同一天,文汇报首先没有按捺住,率先刊登了第一篇对‘活着’的读后感。作者竟然是‘收获’的主编吧金先生。
过了三天,陈义都考完没事了,赵娜芝与肖海平才把那份文汇报给他看,同时拿来了今天的几份报纸,同时刊登了对于‘活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