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家规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六章 家规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第1/2页)

    我们家的家规在我看来还挺多的,其实在我们家也没有谁特意说过什么是家规?

    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只是有些事在某些方面爸妈会在日常生活中无形的影响教会我们。

    有些从小养成的习惯一直保持着到长大之后倒是得到了身边不少人的赞赏,而有些习惯有些时候难免会有些让人感觉尴尬。

    在我家吃饭的规矩很多,我们家是个大家族,虽然不是村里的宗族姓氏,但从太爷爷带着大爷爷他们迁移下来开始就定居在我们这个小山村里了。

    小时候爷爷跟我们说过我们的老家最开始是在广东,后来因为那里的粮食不够吃就举家搬迁到了江西赣州,再后来因为战争抓壮丁的缘故,太爷爷便留下爷爷一人在赣州老宅,带着大爷爷来到了我们现在这个村里。

    小爷爷年纪不大的时候就落户在了外头不在太爷爷的身边,那时候太爷爷身边只有大爷爷一个孩子就免去了被抓壮丁的结局,爷爷是后来才从老家搬下来跟太爷爷他们重新汇合的。

    小时候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在广东这么好的地方太爷爷他们要搬走?一次趁着跟爷爷聊天的时候问他道:

    “爷爷,广东可比江西发展好,广东这么富裕的一个省份,江西现在发展的都不如广东,当初为什么就一定要举家搬走呢?留在广东不好吗?”我小的时候广东的发展已经比江西的好很多了,记得那时候爷爷听了我的话叹了口气悠悠开口说道:

    “傻孩子,那时候的广东可没有江西那么好呀!江西那时候有地能种水稻,那时候可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呀!当年如果不搬走的话我都说不定会怎么样呢?”可能是爷爷他们经历过那个饿死人又兵荒马乱的年代,所以在吃食这一方面对爸爸他们兄弟姐妹几个树立的规矩特别多。

    爸爸他们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自然而然对我们在这方面管的也严,在我们家饭桌上的规矩尤其多。

    比如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如若长辈没有动筷子夹的菜,小辈们是不能第一个动筷去夹着吃的,夹菜吃的时候也只能夹菜碗里最靠近自己这个方向的,当大人和孩子们同时夹一碗菜的时候小孩子一定要等大人夹完之后才能动筷,尤其不可以用筷子越过大人的筷子交叉着去夹菜。

    盛饭不可以用力用力挤压碗里的饭,盛好了饭把饭放在桌上的时候是绝对不可以把筷子插在饭里的,这个动作只要一做那是立马就要挨打的。

    端碗吃饭的时候必须端到碗边和碗底,不可以一个手掌全拖住碗底,上桌吃饭是不可以不端碗身体撑在桌上吃饭的,上桌吃饭的时候还不可以没吃完米饭就端着饭一边吃一边玩,必须是吃完了饭才可以放下碗筷下桌。

    吃饭是绝对不可以在最后还在碗里剩下一些饭不吃完的,特别是我们家是种水稻的,这种浪费粮食的行为在我家是不可以存在的,爸妈是会守着你看你把自己碗里的饭吃到一颗不剩的,绝不允许浪费!

    小时候我们吃饭的时候妈妈就会跟我们说不可以浪费粮食,但她从来不是直接说要我们把碗里的米饭吃完而是带着微微有一些恐吓的语气配上生动的表情绘声绘色的说道:

    “吃饭的时候呀一定要记得把自己碗里盛的饭一颗不剩全都吃干净,要是在碗里有剩饭的话,那以后就要出大事了!你们吃完饭碗里剩多少粒米饭你们长大之后就会在你们脸上长多少颗麻子,看到我们隔壁村里的那谁谁谁了没?他的脸上长了不少的麻子就是小时候不听话,吃不完饭剩在碗里现在长大了就得到报应了,你们以后长大了是不是也要像他一样一脸麻子呀?”我们一听这话谁都不想脸上长麻子,当下立即麻溜的把碗里剩的一颗饭粒都给吃的干干净净。

    爸爸则每次都跟我们说盛饭的时候不要一下盛那么多,自己想吃多少盛多少,在自己家里多盛几次都没事,只要不浪费就行!

    长大之后跟妈妈聊起儿时她跟我们说的这些话时她却很感慨的同我们解释道:

    “你们这一代的孩子还都是幸福的,从小就有米饭吃还能吃得饱。我们小时候经常是吃不饱饭的,而且每次在吃饭前外婆为了能省些家里的粮食都会煮上很多红薯,并且要求我们几个在吃饭之前一定要先吃光一碗满满的红薯。我不知道你姨妈她们当年是怎么想的?反正我从小就特别讨厌干吃一碗红薯撑肚子,一碗红薯下肚之后是很撑肚子的,这样我们就吃不了家里多少米饭了。我小时候就经常端着满满的一碗红薯跑出去,自己吃一些再丢一些给家里的猪吃,一碗吃完之后就高高兴兴的跑回家跟外婆说我都把红薯吃完了,可以开始吃饭了。我可能是小时候吃红薯吃多了的缘故吧!小时候就肠胃不大好,后来本以为跟你爸爸结婚之后可以不用再看到哪儿哪儿都是红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