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六扇门唐意拜访,再殓尸朝奉之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 六扇门唐意拜访,再殓尸朝奉之术 (第1/2页)

    突厥远在漠北之地,常年侵扰大周边境,两国自然没有半点通商往来。

    何况北漠突厥离建安京城千里之遥,怎么会忽然出现又暗杀了一个不良帅呢?

    这事出的蹊跷,绝不是常理所能解释。

    建安京出现命案理应交由京府衙门处置,刑部配合,大理寺监察。

    如果是危及建安京城负责督办的应该是兵马司,镇北军严守永安门,全城宵禁。

    但偏偏出现在十八号殓尸房门口的竟然是六扇门。

    既然连六扇门都插手其中,这事绝对小不了哪去,搞不好整个建安京都会掀起腥风血雨。

    可是这些事情都让食肉糜的官老爷们操心去吧,此时的宋默就想苟在殓尸房里,安安心心走皮面拿奖励。

    ……

    走马灯跑完,宋默所殓尸体的生平被记录在引魂录上。

    魂兮归来,引魂入录。

    天地玄黄,四阶九品。

    引魂录给出尸体的定价:黄字三品。

    一面青铜宝镜,两面含红绿锈色,盘龙纹路雕花结,半点饕凤隐其中,半为长阳半为阴,敛光浮尘照其影。

    朝奉镜。

    《二程遗书》中曰,如明鉴在此,万物闭照,是鉴之常,难为使之不常。

    这朝奉镜,可分古物阴阳之别,阴为实,阳为虚,实为真,虚为假,乃是真假之分。

    宋默拿起手中的朝奉镜,揽镜自照,古镜金光隐现,点点金光没入眼中,繁杂的古物知识涌入到脑海。

    道心光明,如日月之光,无所思为,而万物闭照,道心无我虚明,洞照万理,乃分阴阳,辨真假,识鬼神。

    天拂云光,月揽霞色,已是破晓鸡鸣。

    手中的朝奉镜化作点点青烟吹去,宋默的眼神如古井之波,心沉如水。

    他已经尽悟朝奉之道,凡是世间之古物,只消得一眼便识的真假。

    “乖乖…”宋默惊喜交加又带些遗憾,惊的是引魂录下无虚假,凡所殓之尸则必有收获。

    喜的是尸体定价黄字三品并不算高,但已有朝奉镜辨真假之术,实在奇异,心中不免对天、地、玄三阶有所期待。

    遗憾的是徒有屠龙技傍身,但身处异世,恐无施展之地。

    一念至此,宋默喃喃道:“这要是在二十一世纪,凭我这一手朝奉之术,北京的潘家园,天津的沈阳道,非得捡他十件八件的漏。”

    其实建安京也有古玩铺子,最气派就当数东市常乐坊,仁安当。

    宋默暗暗下定主意,有机会一定得去仁安当捞上一笔。

    俗话说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宋默自持以朝奉之术还愁做不到鸟枪换大炮?

    但摸摸口袋,这才发现口袋里仅剩下一十三个铜板,倒不是说前世花钱如流水,一个铜子儿想花俩,而是殓尸工作薪水实在是低。

    殓尸一具放可得铜板四个半。

    对,就是四个半。

    也不知道哪个缺德鬼想出这么一个克扣殓尸人工钱的法子,一月殓尸凡为双数,两两凑整,则可工钱尽得。

    若不幸,一月殓尸恰为单数,则多出的半块铜板落入殓尸司手里,二一添作五只管换酒喝,却是十分不当人。

    囊中羞涩,仁安当的事只好先放一放。

    ……

    鸡鸣沃野,钟鼓晨明。

    宋默起开木板,走出殓尸房,径直去了老街。

    城南本就热闹,殓尸房更是靠近菜市口,一来阳气重镇压邪祟,二来靠近秋斩刑场方便将斩首的尸体更快的运到殓尸房收敛,以免血流四地,魂散八方。

    老街存在其实不过三五年,有些店铺的门旗还是新的,不过因为是离殓尸房近了些,所以食客大多嫌晦气,人气低久而久之便成了老街。

    一来二去,掌柜们自然对宋默这些殓尸人没有好脸色。

    宋默走到老街里面一家不起眼的早点铺子前,一众殓尸人约定好一样在这里过早。

    放眼望去,殓尸人群里竟难找到一个正常的人,无不是瘸腿,独眼,结巴……

    除了没有断手,尽是些天残地缺之人。

    殓尸人走皮面,阴门行当里最为邪乎。

    莫不是五弊三缺,煞气极重,根本就端不起这碗饭。

    早点铺子,一对老夫妻正忙碌着。

    毕竟这么多殓尸人又多是残疾,照顾起来实在有些吃力。

    “客官,要些什么?”一个年方二八,模样俊俏,扎着红头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