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笑有相苦无声 第二十三章 李卿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 笑有相苦无声 第二十三章 李卿卿! (第2/2页)

    涂守年眼珠一转:

    “择日不如撞日,我现在就找人写帖子下聘礼。正好郎府有不少财物,权当孝敬岳父。”

    李麟无奈笑笑,对涂守年嘱咐道:

    “卿卿向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虽然对外面十分好奇,但尚未与男人接触过,情窦初开。

    你只要徐徐图之,定能得到卿卿的欢心,千万不可冒进惊吓到她。”

    “那是当然!”

    涂守年爽快答应下来。

    李麟露出欣慰的表情:“涂兄这么说,我就是死也瞑目了,希望你能好好对待卿卿。”

    涂守年满口答应:“岳父,你站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给卿卿买几个首饰。”

    李麟目送着涂守年离开,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看了一眼屋外的月季花,李麟再度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

    “我本无能为力,而今也只能如此。卿卿,不要怪爹,爹实在是没办法。”

    李麟咬牙,敲响了李卿卿的房门。

    咚咚咚!

    “卿卿,开门,是我。”

    “爹爹!”

    李卿卿正在写字,听到李麟的声音,脸上露出一抹惊喜,立刻放下笔跑去开门。

    “爹,你来了。”李卿卿面带笑容。

    父女见面,倍感亲切。李卿卿已经两三天没有见到李麟,面露兴奋之色,对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进步:

    “爹,昨天我的内功更进一步,师父说我再有半年就达到小成啦!”

    李卿卿满心欢喜,眼神中充满期待,挥动着小拳头,装模作样地比划了几下。

    李麟点点头,却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好拍拍李卿卿肩膀,走到书案边,看看桌面上的字帖。

    一行行隽秀的自己映入眼帘,李麟深吸一口空气,可惜了卿卿这个好孩子。

    李麟随手一翻,发现李卿卿正在仔细誊写一些诗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

    李麟微微一笑,看向李卿卿:“怎么,我的女儿也开始少女思春了?”

    李卿卿面颊浮现一抹红晕,快步过来夺回纸张,反驳道:

    “我单纯喜欢这些诗句罢了,哪有什么少女怀春?”

    看着李卿卿羞涩的模样,李麟哈哈大笑,拉着李卿卿坐下来,问道:“那你可有喜欢的人了?”

    李卿卿摇头:“没有,我只是很向往诗中的画面,有些感触,并没有结婚生子的念头。”

    李麟点点头,松了一口气。若是李卿卿真的心有所属,恐怕他给涂守年的许诺就要泡汤了。

    “爹,你相信世界上有缘分这一说吗?”李卿卿忽然转头看向李麟。

    “缘分?”李麟看着李卿卿清澈见底的眼眸,似乎看出了些什么,李麟摇摇头。

    “卿卿,世界上没有缘分,这些说法不过是文人骚客杜撰出来的。自古以来都是男子爱美人,女子爱英雄,天理如此也。”

    “可俗话说,相遇便是有缘啊?”李卿卿面露不解,“世界上怎么会没有缘分呢?”

    “你这一生,会相遇很多人。相遇不是有缘,能在一起,才是缘分。”

    李麟清了清嗓,对李卿卿道:

    “咱们遥安县的涂知县一表人才,为人正直,是个有才能的好官。我希望你们两人可以熟悉熟悉,我想把你许配给他。”

    “啊?”李卿卿吓了一跳,“爹,你要把我许配给那个比我大一轮的男人?”

    李麟目光一闪:“你怎么知道涂知县比你大一轮?”

    李卿卿语塞,扭过头去,不敢应答。

    李麟怒视着李卿卿,严辞问道:

    “你是不是偷跑出去了?”

    李卿卿眼看瞒不住,只好点点头。

    “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我告诉过你,妇道人家要守三纲五常,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你这……你这不是给我找麻烦吗!”李麟有些气愤。

    “可大街上也有好多女人出门啊,为什么就要我呆在后院,暗无天日,我看的天空都是四角的。”李卿卿反驳道。

    李麟没好气地道:“一定是你那个道教师父教的,内功练了几年你居然会翻墙了。我这就让他停课,不用来了。反正你以后就是涂家媳妇,内功就再也别练了!”

    “啊?”

    李卿卿眼中泪光闪烁,还没反应过来。

    “啊什么啊,涂知县一表人才,比你大十岁才成熟才能照顾好你,你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李麟气得摔门离开,只留下李卿卿坐在角落里抹着眼泪抽泣。

    她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爹爹居然对自己发这么大脾气,还要给自己糊里糊涂订下一门终身大事,自己不就是跑出去玩吗,至于生这么大气?

    李麟踉跄离开后院,望着四角的天空,无力地皱起眉头。沉默着,右手捂住胸口,连连摇头。

    “卿卿,爹对不住你,但你要知道,爹这是在保护你啊。

    唉,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