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节 十面埋伏 (第1/2页)
“女儿宴,女儿宴,今朝家中女儿念,明日姑嫂妯娌见。噢~~~~~~~~~~~”一群调皮的小孩儿拿着风筝从坡上作鸟兽散,几位婆子跟在后面一边追一边喊道:“别乱跑,那边靠着内苑了,仔细别冲撞了客人。”
君家庄园俱都张灯结彩,与红白喜事不同,前面两者或者全系着大红,或者全缠着白布,女儿宴却是红色与粉紫相间。正礼这一日,暖风轻拂,花香四溢,似乎连老天都在祝福这个幸运的女孩。大量的布幔结成精致的花球,将君家礼堂装点一新。往日里凝重庄严的高大建筑,今日显得分外柔和,在众多女宾的见证下,君家谢萱由赞者为其挽成百花分肖髻,缠上带有璎珞的发带。一个月后,在同一地点,将会由特意邀请的尊贵女宾为她加笄,宣告其正式迈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她们家可真讲究,我家姐姐的女儿宴,邀请家中的亲戚挽了个双平髻,大家聚在一块儿吃了饭,就完事了。”胖姑娘站了大半天,腿酸得很,可又不敢随意乱动,只能在嘴里小声嘀咕。那位小户人家的女儿也在小声应和:“人家可是世家中的世家,哪会像我们这些小门小户一般。忍着吧,很多人再看。”
越是盛大的世家女儿宴,就有越多的妇人婆子过来讨喜观礼,这些妇人婆子大多穿梭在上等人家的内室,面上卖些花样丝线绢花,实则利用嘴皮功夫讨当家夫人们欢心,靠赏钱过活。她们牙尖嘴利眼睛亮,看中哪个讨喜爽利的姑娘就会想尽办法讨得闺名,问清门户,以备当家夫人们垂询,被查问的姑娘不但不以为忤,有时候反倒还会打赏,皆因许多小户人家的姑娘们都是通过这些妇人婆子攀上高枝的。
修真世家的女儿中,张家女儿们独树一帜,倒不是说穿着打扮有多怪异,而是她们每个人均带有一顶附有双层薄纱的帽子,清风拂过,薄纱微动,身姿娉婷,平添了许多风流,朦胧之中,每个人的面容似隐还现,个个如瑶池仙女、九天飞仙。自这日之后,年轻女子戴双层薄纱帽出行,开始在各州盛行起来。褚夫人带有一丝得色,站在夫人观礼群的前面。张家最重礼仪,而君家虽然同为世家,对男女之防远不如张家重视,女儿宴前来来往往的外苑小厮管事络绎不绝,幸亏她灵机一动,找来长长的薄纱,在小姐们的纱帽外又加上一层,外层短纱可掩饰面容,内层长纱向两侧挽起,可遮掩身形衣饰,如是作为,不但免去了张家女儿被人品头论足的危机,还抢来了许多风光,这件事儿,算是做得漂亮,等到回去以后,自然少不得老夫人的赞许。
等到红日当空,褚夫人越发佩服自己了。为了等待吉时,本就耗费了一些时间,女儿宴礼仪繁琐,虽说是四月天,这太阳已经有些热度了,站在阳光下这么长时间,容易晒黑的小姐们,今晚回去估计要伤神了。
仗着没人能看清自己的脸,芸仙无聊地打了一个哈欠。一大早就被折腾起来,用完早餐就被带到君家礼堂,为了站位,你推我让,三催四请。关于这位置,有人谦让有人抢,自家和袁家,平日无甚大来往,面上客客气气,互相谦让,而兖州金家和韩家,安排好的位置不要,偏要抢别人家的位置,若不是君家大夫人伶俐八面,指不定能打起来。好不容易等到吉时,这君家三房又如何繁琐如何做,君家谢萱,光衣服就换了三套,芸仙昨日睡的太迟,虽说修真之人精力比常人好,也架不住这样的乏味,芸仙小心地打起瞌睡来。
“礼成~~~~~~~~~!”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芸仙被惊醒,她提起精神,只听到周围传来众人的吁气声,芸仙不禁心中暗笑,看来不耐烦的小姐还不是一个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