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非攻(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八章 非攻(3) (第1/2页)

    【原文】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所誉善者,其说将何哉?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

    意亡非为其上中天之利[1],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

    虽使下愚之人,必曰:“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昨,故誉之。”今天下之所同义者,圣王之法也。

    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免攻伐并兼[2],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

    此譬犹盲者之与人同命白黑之名,而不能分其物也,则岂谓有别哉!是故古之知者之为天下度也,必顺虑其义而后为之行[3]。

    是以动则不疑,远迩咸得其所欲,而顺天、鬼、百姓之利,则知者之道也。

    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国之说[4],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焉率天上之百姓,以农臣事上帝、山川、鬼神。

    利人多,功故又大,是以天赏之,鬼富之,人誉之,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参乎天地,至今不废。

    此则知者之道也,先王之所以有天下者也。今王公大人、天下之诸侯则不然。

    将必皆差论其爪牙之士,比列其舟车之卒伍,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罪之国,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5],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牷,燔燎其祖庙,劲杀其万民[6],覆其老弱,迁其重器,卒进而极斗[7],曰:“死命为上,多杀次之,身伤者为下。又况失列北桡乎哉[8]?罪死无赦!”以其众[9]。

    夫无兼国覆军,贼虐万民,以乱圣人之绪[10]。意将以为利天乎?

    夫取天之人,以攻天之邑,此刺杀天民,剥振神之位[11],倾覆社稷,攘杀其牺牲,则此上不中天之利矣。

    意将以为利鬼乎?夫杀之人,灭鬼神之主,废灭先王,贼虐万民,百姓离散,则此中不中鬼之利矣。

    意将以为利人乎?夫杀之人,灭鬼神之中鬼之利矣。意将以为利人乎?

    夫杀之人为利人也薄矣!又计其费,此为周生之本,竭天下百姓之财用,不可胜数也,则此下不中人之利矣。

    今夫师者之相为不利者也,曰将不勇,士不奋,兵不利,教不习,师不众,率不和,威不圉[12],围之不久[13],争之不疾[14],系之不强[15],植心不坚[16],与国诸侯疑[17]。

    与国诸侯疑,则敌生虑而意嬴矣[18]。偏具此物[19],而致从事焉[20],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也。

    今不尝观其说好攻伐之国?若使中兴师,君子数百,庶人也必且数千,徒倍十万,然后足以师而动矣。

    久者数岁,速者数月。是上不暇听治,士不暇治其官府,农夫不暇稼穑,妇人不暇纺绩织纴。

    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也,然而又与其车马之罢弊也,幔幕帷盖,三军之用,甲兵之备,五分而得其一,则犹为厚余矣。

    然而又与其散亡道路,道路辽远,粮食不傺[21],食饮不时,役以此饥寒冻馁疾病而□死沟壑中者,不可胜计也。

    此其为不利于人也,天下之害厚矣,而王公大人乐而行之,则此乐贼灭天下之万民也,岂不悖哉!

    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若使此四国者得意于天上,此皆十倍其国之众,而未能食其地也,是人不足而地有余也。

    今又以争地之故,而反相贼也,然则是亏不足而生有余也。今逮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子以攻伐为不义,非利物与?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

    彼非所谓攻,所谓诛也,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22]。日妖宵出。

    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

    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雷电誖振[23],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月苗之将。

    苗师大乱,后乃遂几。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磿为山川[24],别物上下,乡制大极[25],而神明不违,天下乃静。

    同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逮至乎夏王桀,天有诰命,日月不时,寒暑杂至,五谷焦死,鬼呼于国,鹤鸣十夕余。

    天乃命汤于镳宫[26]:“用受夏之大命,夏德大乱,予既卒其命于天矣,往而诛之,必使汝堪之。”汤焉敢奉率其众,是以乡有夏之境[27],帝乃使阴暴毁有夏之城[28],少少,有神来告曰:“夏德大乱,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予既受命于天,天命融隆火于夏之城间西北之隅[29]。”汤奉桀众以克有夏,属诸侯于薄[30],荐章天命,通于四方,而天下诸侯莫敢不宾服。

    则此汤之所以诛桀也。逮至乎商王纣,天不享其德,祀用失时。兼夜中,十日雨土于薄,九鼎迁止,妇妖宵出,有鬼宵吟,有女为男,天雨肉,棘生乎国道,王兄自纵也[31]。

    赤乌衔圭,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泰颠来宾[32]。

    河出绿图[33],地出乘黄[34]。武王践功,梦见三神曰:“予既沉渍殷纣于酒德矣[35],信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武王乃攻狂夫。

    反商之周,天赐武王黄鸟之旗[36]。王既已克殷,成帝之来[37],分主诸神,祀纣先王,通于四夷,而天下莫不宾,焉袭汤之绪,此即武王之所以诛纣也。

    若以此三圣王者观之,则非所谓攻也,所谓诛也。则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子以攻伐为不义,非利物与?昔者楚熊丽[38],始封此雎山之间[39]。越王繄亏[40],出自有遽[41],始邦于越,唐叔与吕尚邦齐、晋[42]。此皆地方数百里,今以并国之敌,四分天下而有之。是故何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

    古者天子之始封诸侯也,万有余。今以并国之故,万国有余皆灭,而四国独立。

    此譬犹医万有余人,而四人愈也,则不可谓良医矣。则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曰:我非以金玉、子女、壤地为不足也,我欲以义名立于天下,以德求诸侯也。

    子墨子曰:今若有能以义名立于天下,以德求諸侯者,天下之服,可立而待也。

    夫天下处攻伐久矣[43],譬若僮子之为马然。今若有能信效先利天下诸侯者[44],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小国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乏绝则委之[45];币帛不足则共之。

    以此效大国,则大国之君说;以此效小国,则小国之君说。人劳我逸,则我甲兵强,宽以惠,缓易急,民必移。

    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量我师举之费,以诤诸侯之毙[46],则必可得而享处焉。

    督以正,义其名,必务宽吾众,信吾师,以此援诸侯之师,则天下无敌矣。

    其为利天下,不可胜数也。此天下之利,而王公大人不知而用,则此可谓不知利,天下之巨务矣。

    是故子墨子曰: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情将欲求兴天上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上之巨害也,今欲为仁义,求为上士,尚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非攻之为说,而将不可不察者此也!

    【注释】[1]意亡:即

    “抑无”无为语气助词,无义。[2]免:通勉尽力。[3]顺:当为慎慎重。

    [4]大国之说:指大国攻战之说。[5]芟刈:割。[6]劲杀:刺杀。

    [7]卒进而极斗:急速前进,激烈搏斗。卒:急。极:通

    “亟”急迫。[8]失列北桡:掉队败降。失列:失其行列,即掉队。北:败北。

    桡:通

    “挠”,屈服。[9]:通

    “惮”,胁迫。[10]绪:业,事业,功业。[11]剥振:剥裂,毁坏。

    剥:裂也。振:当为挀(bài败)字之误,也是裂的意思。[12]圉:抵御。

    [13]围之不久:包围或被包围时不能长久坚持。[14]争之不疾:两军交锋时不能快速胜敌。

    [15]系之不强:凝聚力不强。[16]植心不坚:树立的信心不坚定。

    植:树立。[17]与国:友好国家,盟国。[18]意嬴:意志消弱。

    嬴:弱。[19]偏:通

    “遍”,普遍,此物:指上面提到的那些情况。[20]致从事:指致力于攻伐。

    [21]傺:即

    “际”,接。[22]殛:诛杀。[23]誖振:誖通

    “勃”,振通

    “震”。勃震,突然震动。[24]焉:于是。磿:与

    “离”同,分别。[25]乡:通

    “享”。大极:皇极、天子位。[26]镳宫:古宫殿名。[27]乡:通

    “向”,攻入。[28]阴:疑

    “隆”之形误,

    “隆”即

    “丰隆”,古神话中之雷神。暴:通

    “爆”。[29]融:即

    “祝融”。刘话的火神。

    “隆”即

    “丰隆”,雷神,火:焚烧。[30]属:会合。薄:地名,即

    “毫”,汤的都城。[31]兄:同

    “况”,益,更加。[32]泰颠:文王大臣。[33]绿:通

    “箓”。箓图:符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祥瑞物,是真命天子将要出现的征兆。

    [34]乘黄:神马。[35]沉渍:沉溺。[36]黄鸟:即皇鸟,风凰。

    [37]成帝之来:使上帝的赏赐得以完成。来:通

    “赉(lài赖)”,赐予。[38]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