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君未归期 (第2/2页)
,无人作答。
不知为何我突然间好心慌。
就像是有一个重要的东西永远的丢失了。
我回头看着那被遗落奏疏静默不语。
不敢去翻阅。
我有种感觉,如果打开了,所有的一切都无法挽回。
就在此刻我不知为何突然想起母亲了。
(公主母亲在本小说的开始部分有介绍。)
也许在父皇下旨的那天,他有意诛杀祖父祖母的时候,母亲她也许也是这般煎熬度日的。
(女主母亲,吏部尚书女儿。)
在等待中期盼,等待着结果,等待着尘埃落定。
等待着她心如死灰。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句诗意: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作品《夜雨寄北》。是诗人在晚唐时期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这里用作描写公主对将军的惦念与担忧。)
我独自端坐侧,从虹日到月上中天。
我知晓他难以自保,我无能为力
是的。
我打开了奏疏。
映入眼帘赫然几个字。
“大将军捷报频传,拥兵自重拒不归京,意图谋反。”
意图谋反?
他们大概忘记了,是谁鼎力相助复国了。
轻飘飘几个字足以判他死刑。
我该怎么救他?
谁能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