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那年,厂里那个上海老工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一章 那年,厂里那个上海老工人 (第2/2页)

手好菜,年轻的工人们常来他这蹭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微醺时刻,听着青工们不着边际吹着外面的花花世界,有时会淡然一笑:“你们哪,知道什么?”

    青工们更不以为然:“切,搞得你老人家都见过似的。”

    老人挥挥手,欲言又止,看着张不伦对着一桌好菜大快朵颐,笑笑,转身上床休息去了。

    金爷爷有一样,张不伦小朋友相当的不喜欢,要想吃到好吃的,就会要求张宝宝跟着一起跑步,后来居然发展到了天天早上喊张宝宝跑步。企业外面的公路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带着一个肉嘟嘟的小孩,天天成为一道风景。

    张宝宝至今也没明白为什么要这么跑,但是,当张不伦中年后看着曾经的伙伴们有的因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病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突然发觉,或许那个姓金的老头真的不是在骗自己。

    在张宝宝被老金头逼着跑了许多年后的一天,一个个老人来到张不伦的厂里,与老金头抱着哇哇大哭。后来的日子,张不伦和好多人从报纸上知道了四个名字:蒋经国,蒋纬国,戴安国,金定国。

    据说孙中山革命期间,身边包括蒋介石,戴季陶和一个金姓军医陆续有了四个孩子,孙先生按经纬安定取名,并嘱咐一定结为异性兄弟,因而四个孩子自小感情深厚。金定国就是那个带着的张不伦跑步的老人。

    老人家年轻时家境颇丰,上过大学,留过洋,在上海办了规模不小的实业,确有一段传奇故事。上海解放前,老人舍不下自己辛苦多年的心血,婉拒了几位义兄的好意,执意不去台湾,隐姓埋名留了下来。这一别就是两岸隔海相望的几十年。

    时光荏苒,或许是感觉时日不多的蒋先生想念少年时的伙伴了,于是托人四方打听,终于不负所望,通过对台办在合肥找到了,不过遗憾的是终究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但是金爷爷不久还是要离开了,一辆北京吉普来接的他。走的那天,金爷爷买了一大堆零食,摸着张不伦小朋友头说:“小囡,爷爷走了,记得跑步,大了到上海看爷爷。”转身,眼睛已是红了。

    张不伦小朋友似懂非懂的和爷爷告别,看着小车向厂门口开去,渐行渐远。

    自此,再未见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