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志存高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章 志存高远 (第2/2页)

水煎服。

    “各位父老乡亲,吴某不才,医术尚浅,几点医术心得便不忌讳,说出来与各位交流交流。如果日后各位身体不适,头眩,痰挟气虚并火。那么一定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

    “刚刚我搭脉的时候发现大伯的右手脉实有痰积,脉大是久病,日久作虚。若是左手脉数热多,那有可能是脉涩有死血。”

    “久病之人,气血俱虚,而脉大痰浊不降也。”

    “多谢吴郎中了,老夫这就回去煎制。”瘦弱老者鞠了一躬便先行告退了。

    ……

    听说玄青村来了个郎中,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到玄青石边看热闹来了,一来瞧一瞧这个新来的陌生人,二来看一看吴道友的医术如何。

    吴道友的摊子前的人络绎不绝,后面几个老人依旧懒懒散散的晒着太阳。

    日落时分,年迈老者招呼吴道友到自己家中住宿。吴道友也没过多推辞,带着领到药方的相亲们送来的好吃好喝进了老人的宅子。

    “吴郎中稍等片刻,我与夫人备些酒菜。”

    “大伯不比操劳,这是相亲们送来的一些吃的喝的,咱们先吃这些吧,不然明日启程也就带不上多少了。”

    “也好也好,听说吴郎中要到南方䧿山寻道,可带有地图?能否给老夫开开眼?”

    “我也是一路向南,粗制的地图谈不上什么特别,我这就给您拿来看一看。”说罢,吴道友拿出一份图纸递给了老人。

    “哈哈哈,看来吴郎中这一路走的真是不易啊。”

    “心中有道,脚下亦有道。”

    “好!年轻人有志气!”

    “大伯,我敬您。”

    “来!吴神医!”

    ……

    吴道友喝了好些自酿粮酒,相亲们送来的吃的也吃的差不多了,这才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二日,临行前,老人们交与吴道友一份皮制山脉图和一根登山杖,吴道友拜别乡亲们后又踏上了寻道之路。

    ……

    吴道友再往东南方向走了十五里,山上有茂盛的竹子。昨日听老人们说,山泉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黄河。这样的话,就可以一直沿着溪水一直走到黄河。

    水中有很多豪鱼,形状像一般的鲔鱼,但长着红嘴巴和带羽毛的红尾巴,让吴道友有些惊喜,一路上边赏鱼边采摘野果。

    休息时,吴道友偶然发现登山杖上写着“玄青石槐”,然后好像猛然间想起来什么事情,赶紧打开了皮制精致地图,发现昨日经过村落的位置上空空荡荡。

    “玄青村,玄青石,玄青道,玄青石槐……”

    吴道友默默的念了几句,忽然间起身向着村落的方向叩拜。

    “多谢玄青道长抬爱!”

    玄青道长乃是中山一带有名的得道仙人,羽化登仙后化作山神守护一方,江湖传闻玄青道长一直隐居于玄青村,主司大长生术,村中之人皆以十年为一岁。可大长生术一直是仙家道法的中流砥柱,毕竟对于修仙之人修为的提升在外界条件上,一方面取决于灵气功夫丹药的辅助,另一方面取决于长时间的修炼,对于凡人,长生也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但是玄青村一直未被世人发现,所以流传出只有大机缘之人方有资格进玄青村求此道的说法。

    ……

    接下来数日,吴道友又再往东行了三十五里,迎面而来的是座葱聋山,山中有许多又深又长的峡谷,到处是白垩土,还有黑垩土、青垩土、黄垩土。再往东十五里是座涹山,山上有丰富的黄铜。吴道友在山脚村落的集市上换了些黄铜器,便继续上路了。

    ……

    江湖郎中吴道友,黄金方子黄金酒。

    救死扶伤多奇妙,妙手回春成大道。

    道不欺人人自知,知原修本立根基。

    神仙本是凡人作,修为不同有强弱。

    道不欺人人自负,灵丹本来在虚无。

    未炼还丹先练性,未修大药且修心。

    不欺神仙不欺天,浩然正气壮如烟。

    兀道世间无价宝,足踏祥云上九天。

    ……

    志存高远,心中有道,脚下有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