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七章 最后一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七章 最后一关 (第2/2页)

    微微一笑,而后,他将手中的东西放回到那个托盘上,脑海中的思维,也从这块材料上面,转换到另外其他地方上了。

    “你在想什么?”

    这时候,旁边的赵升见到林晓发呆的样子,问道。

    林晓回过了神,看向赵升,随后说道:“帮忙通知一下x光计划其他人,准备开一场会。”

    “嗯。”赵升点点头,同时问道:“开这个会,是干嘛?”

    林晓笑了笑:“咱们,可只剩下双工作台了啊。”

    赵升恍然醒悟。

    是啊,只剩下双工作台了。

    一年前,还觉得光刻机距离他们无比遥远,而半年后,他们距离光刻机居然已经如此接近了。

    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

    这一切,是怎么变化的?

    好像就是从林晓回国之后吧?

    他又忽然想起林晓今年才22岁。

    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啊。

    “赵教授?咋了?”这时,林晓问了一句。

    刚才他发呆,现在怎么赵升也发起呆?

    赵升回过神,随后感慨道:“没什么,我只是觉得,林教授你实在有些太神奇了。”

    林晓没听清,“我太帅气?”

    赵升:“……也算是吧。”

    林晓哈哈一笑:“那就多谢你的夸奖了。”

    周围的人也都笑了起来,这位林教授,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人啊。

    ……

    开会的消息很快通知给了x光计划中的所有人。

    前段时间,因为林晓在研究电子拓扑成键理论的缘故,所以一直都没有开会,而现在rdx纯硅晶体的诞生,早就让x光计划的中所有人都为之激动了,现在就等着林晓通知开会了。

    于是这场会议,便定在三天之后开始。

    ……

    三天之后。

    坐着石浩开的奥迪,林晓准时来到了定光研究所。

    如今的定光研究所,已经变得十分完善了,各种设施都有。

    除了之前的化学和物理研究所,现在又新增了一个p2级别的生物实验室,另外还有一个理论实验室,理论实验室很好理解,就是研究理论科学的,数学、理论物理、理论化学等等都在这里进行。

    当然,最关键的是,宿舍楼和公寓楼也快建成了。

    宿舍是给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住的,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就住公寓楼。

    没有宿舍和公寓楼之前,定光研究所的人员都是在附近租的房子,当然,基本上都有租房补贴。

    林晓寻思了一下,自己到时候肯定是过来住方便,毕竟燕北园是在三环,而定光研究所可是在五环开外,一来一回地也不方便。

    不再多想,他走进了办公楼,来到那间大会议室。

    而此时,会议室基本上已经坐满了人。

    见到林晓进来后,这些从三十多到六十多的人全部都站了起来。

    “林总师好。”

    每个人看着林晓,目光中的尊敬,比过年之前要更加真挚了。

    从rdx纯硅晶体的出现,林晓已经取得了他们所有人最彻底的敬佩。

    和杰克·塞洛斯一样,他们之前同样也相信双工作台技术其实是可以攻克的,但是唯独像rdx纯硅晶体这种材料,是很难搞出来的。

    而现在,他们也被打脸了。

    只是和杰克·塞洛斯不同的是,他们被打的心甘情愿。

    林晓看着他们这齐齐站起来喊自己的样子,不由一愣,这让他想起以前上课的时候,那些学生起立喊‘老师好’一样,随后他便笑着道:“各位好,请坐吧。”

    所有人坐好,林晓也继续说道:“过了个新年,看到大家很高兴,当然,最高兴的是,这个年过去之后,咱们距离最终的目的,也更近了一步。”

    听到林晓这么说,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笑声中,都有种轻松感,以及激动感。

    因为他们距离成功,已然差不了多少了。

    “那么,今天咱们这场会议也很明了了,那就是双工作台技术。”

    林晓转头看向陈远春:“陈教授,有没有能够顶替单天博的人?”

    陈远春无奈地摇摇头:“没有,单天博是当初卓华精科双工作台的首席研究员,他走了,基本上没谁能够代替他了。”

    虽然他也是超高精密机械方面的专家,但是毕竟隔行如隔山,人家研究了几年十几年的时间,他们想要几个月内就跟上人家,断然是不可能的。

    林晓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这样的人才也不是说找到就能找到的。

    那就,他亲自上吧。

    存了这么多真理点,总得用一用。

    随后他便说道:“那你们把现在已经有的双工作台技术资料发给我。”

    说着他拿出了笔记本电脑。

    陈远春则也拿出电脑,操作了几下,将相关资料发给了林晓。

    林晓收到资料,随后便直接打开看了起来。

    而他在看,在场的人也就等待着他看完,没有人说话,因为他们都记得当初林晓说的,找不到人,那就他上。

    所以双工作台技术现在能不能完成突破,还得落到林晓身上。

    想到这,在场的这些从三十多岁青年覆盖到六十多岁老年的人,都不由感到一阵羞惭,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上,大概也就在场唯一一个二十多岁的孔华安,心中觉得理所当然了。

    当年他就很清楚了,计算机的事情他来,其他的事情,嗯,是除了计算机之外的所有事情,都还是交给林晓吧。

    7017k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