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一章:咱们去投奔太初道主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一章:咱们去投奔太初道主吧! (第2/2页)

之外,任何地方都比不过那车迟国。

    这简直是..妖言惑众。

    “混账,袁天罡,给你面子叫你一声袁道长,不给你面子便是臭老九!”

    “咱们堂堂天朝上国,你竟然说比不过那偏远贫瘠的西方之地。”

    “启奏陛下,这袁天罡在大殿上妖言惑众,微臣建议将其道宫遣散。”

    ...

    所有的大臣,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亦或者双方还是政敌。

    在此刻统统都将矛头指向了袁天罡。

    高台上。

    李世民亦是眉头紧皱。

    原本就很不爽道门的他,此刻又听到袁天罡的这般法言语,心中的怒火也是被挑了起来。

    “袁天罡!”

    李世民一声呵斥。

    “若不是看你是咱们大唐帝国道官,关系到咱们大唐帝国的脸面,早就将你逐出大唐,让你去寻那强大的车迟国。”

    在说道‘强大’两个字的时候,李世民加重了语气,显然是在嘲讽袁天罡。

    《吞噬星空之签到成神》

    噗呲~

    鲜血溢出。

    袁天罡气息萎靡。

    在这朝堂上受到如此侮辱,就连自家陛下也开口抨击自己。

    这样的一番话,你知晓在袁天罡心中,会造成多大的阴影吗?

    吐了一口鲜血之后。

    袁天罡感受着这浓郁的恶意,心中只感觉无比的悲凉。

    “微臣...身体有些不适,先..先告辞了”

    袁天罡低着头,双手抱拳。

    说完这些话之后,便拖着踉踉跄跄的身躯,直接离开朝堂大殿。

    看到袁天罡的离开。

    不管是一众朝堂上的大臣,还是龙椅上的李世民,都只是冷眼看着,没有任何一个人挽留。

    至少。

    在大唐帝国,整个道宫的作用,仅仅只是在举行什么祭祀的时候跳大神而已。

    没错。

    在大唐帝国六部的礼部官员眼中,袁天罡道宫的存在,就和跳大神一样。

    直到袁天罡离开了朝堂大殿上后。

    李世民这才继续开口说道:

    “正所谓独人计谋短,众人智慧高,还望诸位爱卿踊跃发言,商讨这道薯之事!”

    这句话一出。

    一众大臣心中顿时明白。

    这是陛下已经给道薯之事,定下了基调。

    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顺着陛下的思路,将确定好的事情给完善。

    让一众大臣们做决定,信奉中庸之道的他们绝对不会去做。

    但这种已经做了决定,完善细节的事情,他们就非常乐意了,宁愿少做,也不要去犯错嘛!

    “启奏陛下,微臣有一提议。”

    “爱卿请讲!”

    开口的大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自信的微笑,然后便悠然说道:

    “陛下,微臣觉得此物叫做道薯,无疑是给那道门脸上添光!”

    “不如将其换一个名字,取一个属于咱们大唐帝国的名字!”

    听闻此话。

    李世民眼前一亮。

    的确。

    若此物还唤做‘道薯’的话,那算什么意思?

    心念于此。

    李世民对着这个开口话说的大臣点头表示赞同。

    “爱卿所言有理,此物还唤做道薯的确有些不妥。”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此物叫做称呼好?”

    当即。

    一众大臣们便开始交头接耳,积极的讨论着关于这‘道薯’的新名字。

    最终。

    商讨了许久。

    众人一致决定,将道薯重新命名为‘唐黍’

    ....

    长安城。

    道宫。

    三清大殿中。

    一道人披头散发,手上拿着酒葫芦。

    吨~吨吨

    嗝~

    大口的酒水下腹,让道人的眼神变得更加的迷离。

    “贫道一生清廉,兢兢业业为大唐帝国祈福这么多年,换来的却是这般。”

    “不公~”

    “陛下,您..不公啊!”

    袁天罡身形晃动,手中的酒瓶勐的摔打在地面上。

    啪~

    瓷片渣滓溅射的到处都是。

    这个时候。

    咯吱~

    大门被打开,李淳风迈步走了进来。

    看到面前这有些疯疯癫癫的袁天罡,李淳风只感觉胸口无比的疼痛。

    两人搭档这么多年,早已经结下深厚的羁绊,眼下看到对方如此模样,自然也是备受打击。

    “天罡,在这三清大殿中,莫要这般...”李淳风神色无比的担忧。

    袁天罡惨笑一声。

    “正所谓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世,大隐隐于朝。”

    “原以为能够在这朝堂中大展拳脚,将吾门发扬光大,结果...结果...~”

    说完之后。

    袁天罡将目光看向了三清道祖的神像。

    噗通~

    毫不犹豫的便跪倒在三清神像面前。

    袁天罡神色无比的虔诚,望着三清神像,口中轻声的喃喃念叨着。

    “道祖,弟子该何去何从?”

    恍忽间。

    他开始喃喃念叨着‘道经’,念着在青云山上领悟到的天地至理。

    袁天罡想要从这无尽的天地至理中,寻找内心深处的答桉。

    随着种种玄妙的经文不自觉的念诵着。

    面前的三清神像竟然开始出现重影,分成了六尊神像,后面又分化成为十二尊神像。

    渐渐的。

    整个房间中,都弥漫着三清神像。

    袁天罡只以为是自己喝醉了,所以看东西变成了重影。

    直到一声好似缥缈的微弱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太初...太初...

    轰隆~

    袁天罡身躯颤抖,一个激灵间便清醒了过来。

    顿时。

    漫天重影消散不见,在耳边环绕的‘太初’两个字,也没有了声息。

    但是。

    袁天罡心中的某一颗早早就被埋下的种子,却悄然间生根发芽。

    这一刻。

    他想到了车迟国的种种事情。

    在车迟国,那里的百姓对于道门无比的崇敬。

    在车迟国,那里的朝臣对于道门亦是非常的尊重。

    甚至...朝堂上三位国师所说的话语,比之车迟国王还管用。

    更重要的是。

    在车迟国,袁天罡在百姓的身上,感受到了一股从未感受过的‘精气神’。

    那是一种源于骨子里的自信。

    心念于此。

    袁天罡的眼神越发的坚定。

    “淳风,随为兄前往车迟国,投奔太初道主吧!”

    李淳风心中一惊。

    不过当他对上袁天罡的神色之时,没有丝毫犹豫,便重重的点了点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