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八章 炼骨,铸体,黄粱一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八章 炼骨,铸体,黄粱一县 (第2/2页)

开始追求超脱。

    何谓超脱,超凡脱俗也。

    换血三境就是凡人武者,迈向超脱的第一步。”

    杀生僧说得比较细致,他乃是佛门宗师,本就眼界一流。

    论及武学见识,更是高屋建瓴,一字一句都有种发人省醒的悠长意味。

    “超脱?”

    纪渊轻轻咀嚼这二字,眸光不停闪烁,似是琢磨。

    “不错,换血三境又分为几个层次。

    其一是淬炼精血,通过日夜搬运,勤奋行功,气血反复冲刷,排出体内杂质。

    其二是淬炼骨骼,以精血为火,将人体两百零八块骨头,炼成一体,蕴育出一枚‘仙骨’、‘道骨’、‘佛骨’。

    如此一来,修炼相关的武道功法,便会事半功倍。

    其三是铸造法体……好徒弟,你可曾看出端倪?服气、通脉说到底,还是外炼之法。

    到了换血这一关,才开始真正内炼,脱胎换骨,超凡入圣。”

    杀生僧伸出一指,轻轻落在自己那具干瘪枯瘦的身躯上。

    嗡!

    如洪钟大鸣!

    只见老和尚肌体表面,大筋根根绷紧,皮肉好似神铁。

    整个人似盘坐的佛陀,焕发出一道道刺目的金光。

    纪渊头一次感受到,杀生僧那如渊如海的磅礴气息。

    仿佛孤身一人面对万丈狂澜,毫无抵挡能力。

    稍不小心,就会落得粉身碎骨。

    这种发自本能的战栗只维持一瞬,便就迅速消散。

    皇天道图镇压识海,他紧守内心,仔细望向杀生僧手指所过之处。

    老和尚故意鼓动气血,体内金光照彻皮囊,一切都显得清晰无比。

    宛若一副出自宗师的行功路线图。

    纪渊屏息凝视,眸中闪过赤青二色。

    他看到杀生僧皮囊之下,两百多块骨头好似金玉。

    根根交融如一,宛若天柱撑起肉身。

    粘稠如汞浆的金红血液,亦如大江大河奔腾不息,散发出可怖的气力。

    侧耳倾听,隐约可以捕捉到,其禅唱之音不绝于耳。

    灿灿如黄金的那颗头颅,其眉心额骨内。

    仿佛端坐一尊看不清面貌的出尘佛子。

    表面射出万千毫芒,如牛毛细针。

    齐齐绽放而出,形成数轮佛光。

    “这就是……换血、炼骨、铸体之后的血肉之躯?”

    纵然以纪渊的稳固心境,眼中不免浮现震撼之色。

    难怪杀生僧有言,三境是迈向超脱的第一步。

    这已经不再是肉体凡胎,几乎与神话之中的仙佛类似,具备不可思议之能。

    “老衲这一具色身,所炼的是金玉骨,铸的是大雷音法体,可算是中上。

    四境之后,依照功法,开辟形如庙宇的气海内景,从而感悟更上一层的佛门精义。”

    给自家徒弟演示完毕,杀生僧收拢气血回入体壳,继续道:

    “这些你以后都会经历一遍,不动山王经炼的是须弥骨,铸的是斗战胜佛体,说起来,比老衲还要更强一筹。

    至于刚才你所问的异象,无非就是气血雄厚,内息精纯,

    一举冲开换血关,牵动周遭灵机,引得天地异动,成就奇象。

    气势越盛,动静越大,越是上品,以你六条气脉的底蕴,多半不会差。”

    纪渊眸光闪动,坠龙窟乃上三品小洞天,内里灵机充实浓郁。

    办成白含章的那桩差事,兴许还有空余。

    届时再进一步,未尝没有可能!

    ……

    ……

    翌日,纪渊不再装模作样,继续闭门思过。

    反正东宫谕旨的惩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存有遮护之意。

    他先是去了一趟黑龙台,花费一万四千功勋兑换七颗凝脉丹,堪称极大地手笔。

    然后又到金风细雨楼,亲自与秦无垢进行数个时辰的切磋交流,这才说服这位女千户答应。

    随即再调集北镇抚司的一干班底,着重点了裴途、李严、童关三人,各自带领五十名缇骑好手。

    兴师动众做好万全准备后,纪渊在家待了两三日。

    于清晨时分,前呼后拥,齐齐出城奔向营州黄粱县。

    驾!驾!驾!

    深秋严寒,愁云惨淡。

    半轮残阳挂在天边,照得草木皆红。

    宽敞的官道上,五匹上等的烈马风驰电掣,毫不停留。

    当先的自然是纪渊和秦无垢,这两人极为瞩目。

    一个胯下骑乘呼雷豹,一个是乌云盖雪角蛟马。

    一个身着白蟒飞鱼,一个是金翅大鹏。

    所过之处,无不引得旁人投以好奇目光。

    落在后头的,就是裴途、李严、童关三人。

    也都骑乘身长一丈,高达八尺,毛皮如火的精壮烈马。

    “前面就是红云岭了,翻过此处,再行一百八十里,便可进入营州,抵达黄粱县。”

    裴途一手勒住缰绳,一手拿出水囊。

    拔开塞子饮了一大口,滋润干渴的喉咙。

    “深山密林,阴风阵阵,各自小心一些。”

    纪渊坐在呼雷豹的马背上,扫向前方黑压压的猛恶林子。

    赶了大半天路,加急七八百里,方才接近营州地界。

    平整的官道渐渐没了,只剩下一条算不上宽敞的土路蜿蜒深入。

    “大名府内应当还算太平,倒也不可能冒出什么剪径的山匪,打劫的贼人。”

    李严翻身下马,审视片刻后道。

    “即便是有,他们也没胆子敢拦黑龙台过路,除非活腻味了。”

    秦无垢摸了摸胯下的角蛟马,一双凤眸眯起道:

    “纪百户,明日大概就能赶到黄粱县。

    你也该告诉我了,这一次领的是什么差事。”

    纪渊拜托她帮这个忙的时候,言语之间比较含糊。

    直到离了天京七八百里,都没有露出半点口风。

    叫人不得不感叹,这小冤家嘴巴真紧。

    “东宫。”

    纪渊抖动缰绳,驾马凑过去道:

    “一座上三品小洞天现世,太子掩盖动静,朝堂上暂时无人得知。

    因为只可容纳四境之下,我这才相邀千户,做个压阵的定海神针。”

    秦无垢眸光忽闪,嘴角勾起问道:

    “你这般放心出城,不怕凉国公的旧部寻你麻烦。

    深山老林,便是死了,也要过个三五日才有人发现。

    到时候,黑龙台和钦天监都难追查出什么线索。”

    纪渊嗤笑一声道:

    “只怕他们不来!”

    ------题外话------

    ps:对不起,骗了读者老爷这么久,实际上我是乡下来的小学生,一直在打工兼职码字假装坚强,最近实在装不下去了,希望大家能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给我投点月票安慰一下,谢谢哥哥姐姐们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