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四章、纤云弄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零四章、纤云弄巧 (第2/2页)

开始如泄山洪一般写了起来。

    他的前世好诗多不胜数,别说十首,百首都写的出来。

    当然了,情诗也不尽是表达感情,也有其他意味,但李清此时不管了,觉得大概错不了,就写了出来。

    先是一首鹊桥仙,此首诗在李清前世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情诗中的情诗,李清心道这首诗写出来,任这三人再高的水平都得满意,日后赠予情郎更是贴切无比。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写完,放到一边晾干,李清取来新纸再次写起,他却没看到,一边的圣女及身后的两个侍女此时在看到写的第一首诗后,就渐渐红了脸庞。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第二首诗,以一个女性的口吻写出,李清心道这比第一首还适合送人,表达思念之意。这种诗要送出去,任凭那个小情郎都招架不住。

    再次挥笔,小竹此时站在一边,无比自豪的看着已经说不出话的圣女几人,看看我家主人,多么有才!是你们能比的吗。

    第三首诗为【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也是一首无比经典的诗,尤其是上句,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圣女看到这首诗后,将李清暗自打量了几眼,一时身体有些发热,伸手捂住了嘴。

    至于身后的阿绿阿英,早已经不像个人样,就如李清想的一般,少女怀春,这几首诗把正值少女的阿绿与阿英看的是脸红心燥,脚底心都发热。

    转眼就是第四首。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此诗本意是怀念友人之作,但李清觉得这比情诗更有韵味,不比前几首来的差。

    当看到这首诗,圣女的脚跟都快软了,一时眼中生出万般柔意,身后的阿绿阿英更是不用多说,而此时在一边的小竹,更是无比自豪,将头扬的比天高。

    接下来第五首【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诗李清写出有些迟疑,只因其中的长江一词,忽然他心中又已释然,玄千大陆无比之大,他好像以前就听到长江的名字,在这方世界也是有长江的,写出来并不突兀。

    至于这首诗,比起前几首来更为真挚,实属难得的好诗。

    五首诗写完,李清正要提笔写第六首,忽然圣女开口制止了他:“李...李师兄,够...够了。”

    “够了?”

    李清奇怪的朝圣女看去,明明十首,这才写了第五首啊,怎么就够了。

    “李师兄,这些诗可以了。”圣女红着脸说道,他不敢让李清再写下去了。

    李清听到这话,有些被突然打断的不快,他这会写的是兴致大开,接下来还有什么:“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等等等等的诗,这怎么就够了呢。

    李清不知的是,圣女此时是待不下去了,李清的诗让她有些难以自制,要是再让李清写下去,恐怕要当场出丑了。

    “走吧。”圣女开口说道,然后带着脸已红的像烙铁的两个侍女离去了,而她自己也是不差,只不过这会硬是压下去了。

    她们走的很快,李清在身后连忙喊道:“灵石没拿呢?还有诗呢?”

    “让小竹给送来。”

    圣女的声音远远传来。

    而后李清不解的看着地上晾干的诗和放在屋中的炼丹炉,以及还放在一边的储物袋,心说,这都什么事啊!

    圣女离去不久,李清就将几首诗卷好挂在小竹爪子上,又让小竹抓好储物袋,让它给送去。

    小竹振翅一展,冲天而去,而李清此时却满面欣喜的打量起了炼丹炉。

    摸着炼丹炉冰凉的炉身,李清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用此炉开始炼丹。

    却说小竹,在带着储物袋以及诗作来到隐秘之地后,转了一圈发现圣女几人正在洗浴,因为之前被说流氓鸟的事,小竹没有去直接找圣女几人,而是直接将储物袋以及诗词放在了圣女的卧室之中。

    在圣女的卧室之中,小竹放好东西,而后却发现了另一个东西,那是圣女换下的衣服。

    小竹看了看,张嘴说道:“明明你才是流氓。”

    说完小竹振翅飞走,惊起了一片树叶之声。

    夜晚,圣女独自一人坐在房中,灵石储物袋撇在一边,她正将李清的几首诗翻开细看。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看到第一首诗,圣女就有些受不了。心道这个李师兄怎么这般厉害,做出的诗真是让人看得欲罢不能,这等好诗别说见过,就是之前听都没听过。

    又拿起其他几首,圣女看了后,一时如白天一般脸红胸闷,即使是在自己卧室,她也不敢多看。

    想要把诗挂起来,却不知挂到何处,只能暂时收在了床下。

    望着床铺的帷幔,圣女心里十分的不解:“我只是要他写诗,她为何要写这种诗呢,难道...”

    这夜圣女无眠,而李清也是无眠。

    他在炼丹。

    有了此个炼丹炉,李清自然要立刻试验一番,在小竹回来后,小竹在一旁喷火,李清开始炼制了起来。

    不过他这次炼的只是最低等的丹药,蕴气丹。

    这说来,新丹炉就和李清前世的汽车一样,前期需要磨合,让丹炉适应温度,等磨合的差不多了,之后再炼制更难练的丹药,丹炉也会用的更加顺手。

    蕴气丹对于如今的李清来说,堪称易如反掌,不一会就炼好一炉,将药膏压成丹丸,成功率在九成五。

    这等成功率说出去,恐怕要把一众丹师羡慕死。

    这夜,李清从蕴气丹入手,一点点提高炼制的难度,等到第二天天明,他已经在炼制玄元丹了,对于丹炉也使用的更加得心应手,而有了此丹炉,就如李清之前所想的一般,以后再也不用去丹房了。

    至此,李清开始做了十足的宅修仙者,每日修炼炼丹都在屋内,除了去丹铺外,其余时间他通通不离屋。

    如今的李清128岁,在朝霞山的众多修仙者中,不算年轻,但也不算老。

    这等年龄配他筑基后期的修为也是正好,不过要是能突破筑基圆满,以这个年龄,可是绝对的天才。

    前两天,李清的邻居孟一师兄刚度过他的200岁寿诞,李清还送去了一份贺礼。

    而孟一师兄,时到如今,却还是筑基后期。

    在寿宴结束后,李清还和孟一师兄单独说了一会话,孟一师兄言语间无不透露着心灰意冷,不过他也早有了其他打算。

    孟一师兄告诉李清,他决心要找个道侣,繁衍后代。

    他这辈子突破是难了,但以后的后代可说不定,只要出个天才,就能将他的修仙事业传承下去。

    对于孟一师兄的这个想法,李清也表示认同,筑基期多不胜数,但能达到筑基后期的寥寥无几,更别提突破金丹期。

    不止孟一师兄,据李清所知在玄道门这种现象多不胜数,基本上到了筑基期突破无望后,大多修士就会繁衍后代,期望后代能够继续修炼。要是后代争气,就会渐渐形成一个依附在玄道门的修仙家族,而玄道门对此也是非常欢迎的。

    当然了,不是修士的孩子就一定有灵根的,这是谁也说不准的事,修士后代有灵根,只是比普通人的几率大了一些,后代没有灵根,那也是非常常见的事。到了那时,自然是没有修仙家族的,等到修士死后,这一脉就会离开玄道门,进到凡俗之中繁衍后代。

    所以为了提高灵根的几率,修士结婚都是找修士的,找凡人的情况非常少,几乎没有。

    而说起道侣的标准,以孟一师兄的条件来看,不像其他修士只能找练气期的女修士,他应该能找到一个筑基期的女修士。毕竟他今天不过200岁,还算年轻,筑基后期的修为也是够看,日后说不定还能突破,相比那些老朽的筑基初中期算是个香饽饽。

    只要孟一师兄有这个想法,找个女修士应该是不难的。

    果然,没出半年,李清就喝了孟一师兄的喜酒,女方是一个一百三十岁的筑基女修士,还算般配。

    说起来,在玄道门内修士结婚都偏大,毕竟玄道门非常的安生,大多修士只要安稳在宗内,都能活到应有的岁数,所以百岁以前结婚的几乎是没有的。

    酒席上,李清被孟一师兄敬了好几杯酒,一时还有些离别的感慨。和单身时不同,修士结婚后,就需要搬出朝霞山,不能再在山上居住,也会失去真传弟子的身份,这也是一个限制。

    7017k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