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殷墟古城 (第2/2页)
部件“上帝之眼”3D扫描部件和升级系统程序,“上帝之眼”和系统升级程序也是梅比和全国团队总结得出的产物,HW公司根据我方的需求加强了三D全立体扫描功能、以点带面多场景刷新功能和中国历史全部脉络的自动拼接功能,在历史长河体系中,我们可以让全国民众即时观摩到我们的复原进程,已得到完全考证的复原数据,即将完成考证的复原数据,和亟待完成的复原节点,呼吁全国民众参与到具体复原脉络当中来,通过各民族祖先遗留下来的族谱、物件等,查漏补缺,溯源祖宗十八代家族传承当中和其他家族之间形成的交集连接,更大化地复原各时期的真实历史。梅比清晰地知道,该程序一旦在殷墟率先得到检测后并在全国迅速铺开后,全国历史复原速度将比现有提升不止一倍以上,这无疑是最激动人心的。
HW公司的人早早等在了现场,梅比查看了原有数据和部件,几乎没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心想这位助手也太实诚了,为何不让HW公司先更新上去看看?这家伙不敢为阴显是怕担责,想想自己几十年前又何尝不是呢,在行政上也是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领导反而认为他是审慎,适合担大任。这不,把他升任副主任已经五个年头。
梅比检测了现有3D扫描设备,虽然能快速扫描成型,但还是基于物体的三维表面式扫描,若是在虚拟场景中打碎物件,其断面几乎都是相同的,而新3D扫描则可以物件内部实芯扫描,连物件材质分子机构等都能完全数据化,将来在程序碰撞演绎时得到的断面就是真实材质的效果,声音和破碎细节等都模拟的一模一样。
“梅主任,如果没什么问题,我们就开始更新设备和程序了,可以吗?”HW公司技术员秦少宇说。
“没问题,动手吧!”梅比答道
HW公司几位工作人员开始对设备进行更新。
梅比被手下迎到到办公室听取了殷墟复原工作的一个简短汇报。一路上博物馆四壁呈现出清凉山、宝山风景,博物馆虽然在地下,但四壁和顶棚均采用最先进的瓷质影像屏,既是墙体又可以模拟露天风景,阳光、沙滩、鲜花、森林等,效果和户外几乎一样,博物馆内空气流通质量更是和户外一致。
“殷墟商代重大历史复原项目是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原本按计划今年应该进展到5%左右,但几个极关键的人物物证缺失,导致项目仍然停留在了3.5%程度,我们团队其实每个人都很努力,但缺少必要的物证,有时候真的推演不下去。我们知道大墓的挖掘,对我们的进程会有突飞猛进的效果,但提请了很多次,上级依然不给通过,我们还得等待机会!”殷墟复原中心主任梁启阴有些气馁道。
“有些东西我们要尽力争取,但也得要学会另辟蹊径,我们等新设备安装好再说,说不定把之前的东西一梳理,就能向前推进不少!”梅比安慰道。
“希望新设备给我们带来好运!”梁启阴道。
随后大家聊起了这座古城的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