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一章 正气歌,天地震荡!磅礴浩然正气充沛苍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零一章 正气歌,天地震荡!磅礴浩然正气充沛苍冥! (第2/2页)

速度急剧膨胀壮大。

    转眼之间,竟然快要达到能与显化无数年的武道和剑道相媲美的程度。

    三十个字写完,李青还想要继续动笔,却发现自己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他知道,这是自身的思想层次,自身的气节,自身对浩然正气的领悟,都远远达不到前世文天祥的高度。

    他现在,根本不配将整首正气歌写出来。

    若是强行写,文宫将轰然崩塌,自身精气神也会在一刹那全部枯竭。

    然而,就这短短的三十个字,却深深地震撼到了这片大陆上的所有生灵。

    文曲星慢慢隐去光芒,太阳逐渐成为空中最亮眼的存在。

    再度完善和壮大的儒家大道,也缓缓隐于天际。

    一切都风平浪静。

    天地之间重归宁静。

    但所有人都知道,一股磅礴的名为浩然的正气,充沛天地之间。

    李青收回舌剑。

    国子监一群激动的大儒还有读书人,完全被浩然正气激荡的心神摇曳。

    刚要继续询问儒道的具体修炼方式,如何修养浩然正气。

    就见一股浩大的气运从四面八方铺天盖地汇集而来。

    而后没入李青体内。

    这是李青创建儒教之后的儒教气运!

    与一国国运的玄黄之色不同,儒教的气运是浩然堂皇的乳白色。

    气运玄之又玄,鲜有人能够参透其中的奥妙。

    儒教气运加身之后,李青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散落在天下各地的读书人。

    同时,他也更加明悟了儒教的修炼之道。

    文宫内的雕像上面,升腾起了一道粗壮如柱的三尺才气。

    除了浩然正气之外,他多了一种名为才气的力量手段。

    面向国子监中激动的人群,李青调动儒教气运,使自身所说的话,以及国子监现场的画面,能够传达到每一个读书人的脑海当中。

    “儒道显化,天下读书人,以才气为根基。学问越高,才学越高,则才气越多。实力越强。”

    “才气在身,诗词可杀敌,文章可抵百万军。纸上谈兵、出口成章、唇枪舌剑、口诛笔伐。皆不再是字面上的意思。”

    李青说完,取来一张白纸亲自演示。

    他以龙须笔在白纸上书写,一篇与战场有关的文章写完。

    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当中,刹那间异象升腾。

    两支大军互相攻伐,与真实别无差异。

    异象结束,李青张口一吐。

    一柄散发着磅礴浩然正气的斩龙舌剑出鞘。

    犹如剑修的飞剑,随着李青的心念在空中穿梭飞行。

    这样的一幕,看得天下读书人无比振奋。

    一个个双眼精光闪烁,对未来充满无限的期盼。

    似乎是为了响应李青所言的才气。

    儒家大道一片轰隆。

    先贤所言之道理,一一显化而出。

    其中最为璀璨夺目的,莫过于李青和孔圣的思想。

    与此同时,人族七国境内,一个个真才实学在身的读书人,都发现自己体内凭空诞生了一股力量。

    学问越高,才华越高之人,那股力量就越为强大。

    国子监旁观大儒会讲的读书人,一脸惊喜地感受着体内的才气。

    一个个欢呼雀跃,兴奋至极。

    李青身边的十六位大儒,一股浩瀚的才气,从他们的头顶之上冲霄而起,击溃了天上的浮云。

    一股磅礴的力量,从他们身上散发而出。

    这一幕,在人族境内所有大儒的身上发生。

    原本老迈的身躯,陡然之间重新焕发新生。

    他们的体魄,已经达到一个从所未有的强度。

    感受着体内磅礴的力量,尽皆向着大周所在的方向深深鞠躬拜下。

    大周国子监,十六位大儒还有上千名读书人。

    无论之前对李青是什么态度,此刻都感念李青创建儒道,让儒教显化,给自己带来的机遇。

    全都躬身向李青致谢。

    李青承完众人的礼后,点点头,又道:

    “除了才气之外,最重要的便是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非德行兼备之人不可拥有。需用仁义、道德去养,以道德要求己身,行仁义之事。是仁义、道德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

    “一旦所作所为有悖仁义道德,则浩然之气会衰竭。”

    “望天下读书人,人人养浩然正气。”

    李青的声音落下。

    儒家大道和文曲星,再次给予响应。

    德行兼备之人,以道德要求己身,行仁义之事之人,一股气陡然在胸前出现。

    这股气,至正至大,至刚至伟。

    正是浩然正气!

    大周国子监,阳山书院的王林甫,稷山书院的司马镜,还有后来心中认可了民贵君轻社稷次之,认可孔圣思想有纰漏的国子监祭酒孔嵬,胸前也都有一股浩然正气升腾而起。

    文渊阁大学士朱九渊,临湖书院杨懿,还有四名国子监国子学博士以及其余的大儒们。

    胸前丝毫浩然正气都没有。

    上千名旁听国子监会讲的读书人,仅仅只有三人脸色大喜,胸前有浩然正气升腾。

    李青望向这几人,脸上露出笑容。

    “学问才华达到大儒境界,又养出浩然正气者,可如四品修士,不借外物平步青云。”

    “此之谓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李青话音落下,一朵青云在他脚下出现。

    载着他平步青云,直上九霄。

    在场三位养出了浩然正气的大儒,经李青指点,心念一动。

    脚下纷纷出现一朵青云,载着他们扶摇而上。

    朱九渊,杨懿还有其余十四位大儒。

    看着王林甫、司马镜和孔嵬平步青云,一个个脸色无比难看。

    他们胸前没有浩然正气,只能尴尬的待着原地,看着别人“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都是大儒,大家头顶的才气都相差无几。

    若是大家都没有浩然正气,那谁也无法笑话谁。

    可现在差别来了,司马镜、孔嵬、王林甫三人平步青云。

    岂不是显得自己等人德行有缺,做了许多有愧仁义道德之事?

    这一瞬间,朱九渊、杨懿等十四位大儒,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一盏茶时间之后,李青四人,在现场上千名读书人羡慕和崇敬的目光当中落下。

    李青看着孔圣后人孔嵬,道:“我欲定文位,对应佛、道、武、剑四道修士的修炼品级。此事关乎甚大,需在各地立圣院。不知孔家可否协助?

    圣院立,我以儒教为根基,通过各处圣院,助获得文位之人开辟文宫。”

    文宫这个词一抛出来。

    瞬间引起孔嵬等人的关注。

    与李青这个完善了儒家大道,使儒道彻底显化,并且创建了儒教之人相比。

    其余读书人,对儒道的了解,还是太过于片面。

    文宫,文胆皆不知。

    不同文位,对应着什么样的修炼品级也不知。

    如今儒家大道没入虚空,文曲星隐没,其他的新生读书人该如何获得才气,他们同样不知。

    在李青面前,他们对儒道的了解,宛如孩童。

    ……

    第一更4500字!

    继续码字,今天争取2万字更新!

    7017k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