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8章 软烧类的天花板——软烧鸡糕!新的支线任务!【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78章 软烧类的天花板——软烧鸡糕!新的支线任务!【求订阅】 (第1/2页)

    林旭没听说过软烧鸡糕。

    但他一听这些豆腐是用鸡胸肉和猪肥膘做的,立马就意识到这是一道高端川菜,甚至还是一道冷门的高端川菜。

    这种菜说不定哪天就失传了,有机会学一定得把握住。

    “兄弟你想学?欢迎欢迎,刚才我们还念叨这道菜将来会不会失传呢,你想学真是太好了。”

    戴建利热情的招呼着,顺便拿来一块鸡胸肉和一块猪肥膘:

    “他们几个都做好了,就差我了,正好给你演示一遍……一遍就能学会吧兄弟?我听说你连清水芙蓉都能一遍学会,学这道菜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林旭无奈的笑了笑。

    这就是乱立人设的下场啊!

    不过有清水芙蓉那道菜打底,要是这鸡糕的做法跟芙蓉鸡片很相似的话,那一遍学会的难度还真不会太高。

    想到这里,他说道:

    “等会儿倒是可以试试,要是学会了,下次钓鱼台再比赛我就用出来,灭了对方!”

    戴建利麻利的将鸡胸肉放在桉板上,剔掉表面的筋膜,随即将菜刀翻过来,用厚实的刀背往肉上砸。

    这跟做芙蓉鸡片一模一样。

    林旭倒是看得很明白。

    砸鸡胸肉要遵循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

    整个过程并不是盲目的砸,而是分了好几遍。

    第一遍的目的是把鸡胸肉砸松散,所以砸的时候力道要轻一些,每一下之间要有一厘米左右的间隔,这样鸡胸的纤维才会松散开,导致砸出的鸡肉蓉也更加蓬松。

    第二遍是将鸡胸砸扁,让纤维进一步蓬松,砸的时候力道要稍稍加大一些,间隔也要缩短一半。

    第三遍开始,要用刀背排着砸了,逐渐把鸡胸肉砸盛肉泥状态。

    这样反复砸几遍后,鸡肉蓉就变得细腻和蓬松起来。

    这时候用菜刀的刀刃刮着两三厘米宽的肉蓉向边上刮,让细腻的肉蓉紧紧贴在桉板上,肉中那些跟头发粗细的筋膜就自动显出了原形。

    用竹签将这些筋膜挑出来,把肉蓉刮起来盛到小盆里,接着将桉板上的那些肉蓉刮平,继续挑筋膜。

    这样一遍遍的过,将所有筋膜都挑选出来,鸡肉蓉就算是做好了。

    整个过程复杂而又繁琐,对体力、精力、耐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另外桉板也得有上等优质桉板,不然会有木头渣子掺进肉蓉中。

    肉蓉做好后,里面放入半炒勺葱姜水腌制一下。

    趁着这个功夫,开始给猪肥膘改刀。

    “做这道菜要用鲜肉的猪肥膘,因为鲜肉的肥膘有弹性,改刀后跟果冻一样,要是冻过的猪肥膘,就没啥弹性了,而且鲜味也不够。”

    戴建利拿着猪肥膘讲解一下要领,随即把猪肥膘切成片,再用刀背砸成肉泥。

    之所以砸,也是为了让猪肥膘更加蓬松。

    林旭多少有些看明白了。

    这些猪肥膘砸成肉泥,再掺到鸡肉蓉中,这样蒸出来,应该就是颤巍巍彷若豆腐的鸡糕了吧?

    先不说味儿怎么样,光折腾程度,就足够让人望而却步了。

    相对于鸡胸肉来说,猪肥膘比较好砸,里面肥肉中没有筋膜,直接砸成半透明的肉泥就行了。

    砸好后,根据鸡肉蓉的量,取一半放进鸡肉蓉中。

    开始调味。

    碗中放入一小勺食盐,一小勺提鲜用的绵白糖,一小勺去腥用的胡椒粉。

    用手反复抓拌,让鸡肉蓉和猪肥膘完全掺在一起。

    由于有食盐的存在,肉蓉和猪肥膘会稍稍起胶,原本腌制鸡肉蓉的葱姜水会逐渐被吸收。

    这时候抓着肉蓉摔打两下,让肉蓉和猪肥膘更加均匀。

    完全搅打上劲儿后,再往里面加入五个鸡蛋清和一小把用清水浸泡透了的土豆淀粉。

    继续抓拌,让盆里的肉蓉变成细腻的白色湖湖。

    见林旭看得认真,戴建利说道:

    “猪肥膘要完全砸成泥,不能有颗粒,否则口感不好。往鸡肉蓉中掺的时候别太多,容易蒸出猪油,另外要抓匀,不然猪肥膘抱团,卖相不佳。”

    他简单几句话就将做鸡糕的要点说了出来。

    听得林旭很是感慨,别看只有短短几句话,但里面蕴含的经验,估计要实验很多次才能摸索出来。

    戴总厨真是个实在人啊!

    正感慨着的时候,一个帮厨匆匆走了进来:

    “老大,十五号楼的宋总厨让人来问,你今早是不是从他们水族箱里捞了两条江团?”

    戴建利头也不回的说道:

    “狗屁,他那里的江团又瘦又小,我会拿那玩意儿?”

    “可是……十五号楼把监控调出来了,捞江团的人确实是你,老大,要不给他们吧,宋总厨去膳食部告状了。”

    戴建利掏出手机,二话不说就打给了宋大海:

    “今天林兄弟来十八号楼,我为了招待他去拿你两条鱼,咋跟抽了你的筋一样啊?信不信我让林兄弟扣你外甥的工资。”

    林旭:“……”

    不至于不至于,刚还说戴总厨实在呢,这是不是有点实在过头了?

    电话里传来了宋大海的声音:

    “狗东西,你们池子里江团不多着呢吗?既然林师傅来了,等会儿我喊上他们一块儿去你们十五号楼吃饭,菜弄好点啊,别丢了咱钓鱼台的脸。”

    老宋很清楚,鱼是要不回来了,不如拉着其他总厨一块儿去十八号楼吃一顿,就当吃狗大户了。

    戴建利无可奈何的放下手机,一边洗手一边说道:

    “老宋这次弄来的是野生江团,所以我弄了两条给你尝尝鲜……谁知他抠抠搜搜的要去告状,真小气!今早回来的时候,我看他在院子里种了点小菜,等长差不多了喊你来吃啊,这种自己种的小青菜比外面卖的好吃多了。”

    看来这是惯犯了啊。

    怪不得大家都防贼一样防着戴总厨呢。

    经过这一个小插曲后,戴建利拿来两个稍微大一点的方形盒子,清洗干净后擦干水分,接着在盘子里刷上一层薄薄的熟猪油。

    弄好后将调好的白色肉湖倒进去。

    他一边倒一边说道:

    “这一步一定要刷猪油,不能刷植物油,否则蒸出来的鸡糕就不是洁白的颜色了。”

    林旭点头应和道:

    “确实,植物油太容易给食材上色了,也就色拉油好点,但效果还是不如猪油。”

    把肉湖全都盛进托盘中后,轻轻磕一下,将里面的气泡排出来,这样蒸出来的鸡糕就不会有气孔了。

    做完这些,将两个盒子放进蒸锅里,上面罩一层保鲜膜,但不用盖严,能挡住锅盖上的冷凝水别滴下来就行。

    接着盖上锅盖,小火蒸制。

    “林老弟,发现了没?蒸这个用的是小火,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这个问题还真把林旭给问住了。

    他想了想问道:

    “是为了防止盒子里的鸡糕产生气泡卖相不好?”

    蒸气太足的时候,蒸出来的食物就容易有气泡,为了防止这一点,做蛋羹之类菜品的时候,都需要用中火蒸制,让蛋液凝固的过程更温和,这样做出来蛋羹质地更好。

    这鸡糕,应该也是类似的作用吧?

    林旭话音刚落,戴建利就点了点头,随即问道:

    “还有呢?”

    还有?

    这咋突然成毕业答辩了?

    林旭瞥见桉板上还剩下一些猪肥膘没用完,脑子里灵机一动,顿时想到了一个可能,他冲戴建利说道:

    “是为了防止蒸出猪油吗?”

    “对!林兄弟真不愧是老天爷抱在怀里喂饭的人啊,这天赋真是……当年我学厨艺的时候,愣是想了小半天才琢磨明白。”

    小半天?

    这才是老天爷抱在怀中喂饭的吧?

    像我们这种挂逼,都是偷偷潜入到老天爷的厨房偷饭吃而已。

    能偷到全凭运气好。

    鸡糕的蒸制时间不能太长,基本上凝固了就得端出来,否则蒸久了食材收缩,卖相就不好了。

    林旭详细询问了戴建利和十八号楼的几位厨师长。

    得知这些鸡糕基本上八分钟到十分钟内就能蒸好,不过具体的,还得看肉蓉的量和容器的深度。

    一般情况下,肉湖越深,就越难蒸透,蒸的时间就越要延长。

    而在蒸制的时候,要尽可能的选择金属容器,最好是导热最快的铝制容器,其次是不锈钢或者铁盘等。

    而塑料、陶瓷等导热效果不佳的容器尽量少用,这会造成鸡糕生熟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比如中间的肉湖还带着溏心没有凝固,而周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