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八十八章 杀猪庆祝(六千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百八十八章 杀猪庆祝(六千字) (第2/2页)

 家里没养猪,许成厚特地跟找人买了一头猪,定下计划今天杀猪。

    别管许世彦他们是二十九还是三十号回来,猪都得杀。

    许世先兄弟几个商议了下,各自请了假,昨天下午回来的。

    今天一早,那头大肥猪就被五花大绑送上了断头台。

    这会儿,已经成了锅里香喷喷的炖肉、血肠、大骨头。

    “我的天,咱爹可真能。”

    许世彦一听,忍不住摇头,这老爷子,岁数越大越能折腾。

    “走吧,三哥,咱们先上车,回家再说。”许世祥那边笑着招呼大家伙儿,都赶紧上车。

    许世祥开着单位的车,许世安开养殖场的,许海波开的是苏安瑛在家的那辆。

    就这样,三辆车驶离火车站直奔东岗。

    到烈士墓的时候,许世彦等人下车,本想拽着化学老师到家里一起热闹热闹。

    化学老师哪里肯啊?人家这是许氏家族团聚,他一个外人可不好意思参加。

    没办法,许世彦就让许海波开车,把化学老师送回家。

    还说等着忙活了,去人家拜访,一定要好好谢谢老师。

    众人拎着行李,连说带笑的就进了大门。

    一进院子,就看见院当中那口大铁锅了。

    此刻铁锅底下还烧着火呢,锅里冒着热气,随着热气飘出来炖肉的香味儿。

    这味道,那可老馋人了。

    “哎呀,是三叔三婶回来了。爷、奶,我三叔三婶,还有源源回来了。”

    许海滨正领着许海洋、许海清在院子里得瑟玩呢。

    见到许世彦等人进门,许海滨撒腿就往屋里跑,一边跑还一边喊。

    屋里人一听动静,呼啦啦出来了一大片。

    许世先、许世德、薛秀琳、魏明荣、苏安芳、李宗良、苏安花等人,都从屋里出来,满面笑容的迎上前。

    “哎呀,我大侄儿回来了,这孩子,可真有出息,太稀罕人了。

    快,赶紧进屋,你爷你奶成天念叨。”

    薛秀琳上前来,抓住许海源的手,其他人也围过来,就这么拥簇着许海源进了屋。

    许成厚、周桂兰、楚瑄淮、苏维忠、韩彩娥,五位老人都在东屋炕上坐着呢。

    说实话刚才许海滨那一嗓子,他们也坐不住了,伸着头正往外屋地看呢。

    见到许海源在婶子大娘的陪伴下进来,这几位老头老太也是高兴地不得了,一个个笑别提多开心了。

    “爷、奶、师公、姥爷、姥娘。”许海源笑着上前,跟五位长辈打招呼。

    “哎,哎。快上炕坐,外头挺冷的,这一路坐火车回来冻坏了吧?上炕头暖和。”

    周桂兰赶紧往炕里挪了挪,给孙子让出位置,招手示意,让许海源坐到她身边去。

    “赶紧,脱鞋上炕,炕上可暖和了。”

    “奶,今天还行,不算太冷,火车上也将就了。”

    许海源哪好真的脱鞋上炕头啊?于是就挨着周桂兰,坐在了炕沿上。

    许海源一边说,一边就从背包里,翻出获奖证书。

    “爷、奶,师公、姥爷、姥娘,这就是我的获奖证书。”

    全国赛的证书,肯定跟省级赛的不一样,不论是印刷还是制作,都更精美。

    大红色绒布的证书外壳儿,上面烫金的几个大字,看着就喜庆又大气。

    许成厚几个轮流捧着证书看啊看,那真是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好孩子,老许家祖宗八辈儿,也从来没有你这么出息的孩子。

    这要是搁以前,算不算状元啥的?能当官儿了吧?”

    许成厚拿着证书,爱不释手,一遍又一遍的端详,嘴里还念叨着。

    “爹,好像不能那么算。

    源源这是化学竞赛得奖了,要是大清那会儿,应该是考八股文。

    不过,咱源源这水平,确实高,我感觉要是搁古代,也得挺厉害。

    肯定能中进士,保不齐到时候还能封侯拜相啥的,那可就真的光宗耀祖了。”

    许世德在旁边,琢磨了一下,给他爹解释道。

    “我不管啥八股还是九股文的,我就知道,咱家源源有出息就行了。”

    许成厚一摆手,他才懒得管那什么文呢。

    反正他就知道一点,老许家这辈儿里头,有孩子出息了。

    许世彦兄弟几个互相看了眼,各自笑笑,这时候就别跟老爷子争了,爱说啥说啥呗。

    “对,爹说的在理,咱家小辈儿的孩子都挺出息的。

    你看小波在农大、金凤在银行大学,接下来是小涛和秀秀,我看着也都不错。

    换源app】

    再往下的萍萍、静雯、静怡这几个,学习也都挺好。将来咱家,肯定能出来好几个大学生。”

    许世彦坐在炕沿上,看着屋里这些侄儿侄女们,满心欢喜的说道。

    “嗯,那才好啊,我和你妈这辈子不盼着别的,就希望咱老许家人丁兴旺、子孙后代都出息。”

    许成厚的目光在一众儿孙的身上扫过,很是欣慰的点点头。

    “好了好了,老头子,别在这废话了。

    老三他们才到家,肯定都饿了,咱赶紧吃饭吧,吃完饭了再唠。”

    周桂兰见儿媳妇和孙女们,已经把饭菜都收拾上来了,赶紧招呼了大家伙儿吃饭。

    许世彦他们早上在浑江吃的饭。

    这时候车上太挤了,能有个座位就不错,哪里还有空闲吃东西?

    这都两点来钟了,能不饿么?

    尤其是满屋子都烀肉炖酸菜的香气,更觉得饥肠辘辘了。

    为了庆贺许海源得奖,今天家里杀了一头猪将近三百斤的大肥猪。

    所以这顿饭,那必须是正宗的杀猪菜。

    酸菜白肉血肠、酱大骨头、拆骨肉、猪心猪肝猪舌头拼盘、炸肉丸子、糖醋排骨、猪耳朵拌黄瓜、方子肉蘸蒜酱。

    别看只有这几个菜,但是菜量都不小,好几种都是直接端盆儿上。

    尤其是那方子肉,选的都是五花三层的带皮腰条肉。

    巴掌大的方形肉,搁锅里烀熟放凉之后,用刀切成片儿。

    蒜瓣捣碎,放点儿酱油进去,就是东北人常说的蒜酱。

    大片儿的熟肉颤巍巍的,蘸上点儿蒜酱,不柴不腻肉香满口,保管是吃了还想吃,根本停不下来。

    苏维忠夫妻和苏安芳、苏安花等人都来了,三桌坐的满满的。

    五位老人都在炕上这桌,许海源是今天主角,理所当然也在炕上。

    许世彦和苏安瑛俩人跟儿子沾光,也在炕上这一桌。

    苏安芳和苏安花两家的孩子小,正好苏维忠和韩彩娥,一人抱一个,哄着他们吃饭。

    腊月二十六,离着过年也没几天了。

    许世先等人都是直接请了长假回来的,打算在这边过了年再回去。

    今年春天的时候,许世先和许世祥都在县里买了楼房。

    这住楼可比平房方便多了,门一锁就行,也不用惦记着成天烧火。

    许世德一家子住着北岗镇政府的公房,反正有人给照管,也不用担心。

    哥几个都商议好了,全都留下来,在爹妈这儿过年。

    毕竟许成厚老两口岁数越来越大了,逢年过节多陪陪老人,别到以后留遗憾。

    儿孙们都留下来过年,最高兴地莫过于许成厚老两口了。

    今年过年杀了一头猪,加上许世彦单位分的福利,郭守业、杨钧显、黄胜利等这些兄弟哥们儿送来的东西,家里啥都不缺。

    老太太从腊月二十七开始,就领着儿媳妇和孙女们,准备过年的东西。

    大锅里烀肉、酱肘子猪蹄儿、熬皮冻。

    早晨发两大盆面,中午开始蒸枣馒头、发糕、包子花卷糖三角。

    周桂兰会做一手好面食,枣馒头能做出各种花色,还会做金鱼、刺猬、小兔子等各种馒头。

    那糖三角里头,用白糖混着核桃仁、花生仁、芝麻,咬一口那叫一个又香又甜。

    发糕是用大米粉和白面一起发酵,里面撒上切碎的大枣、蜜豆、葡萄干等。

    蒸好的发糕暄软香甜,别提多好吃了。

    不光是这些,周桂兰还把提前就备好的江米、粽叶、蜜枣等端出来,领着儿媳妇们包起了粽子。

    在东北话发音,粽子其实叫挣子,周桂兰在粽子里头放了钱、大枣,这就叫早挣钱,寓意非常好。

    忙活完主食,再炸点儿零食。

    炉子上放个大马勺,炸丸子、干果、酥脆小麻花、套环儿、蘑孤、茄盒、肉段等等。

    反正厨房里这香味儿就没断过,惹得孩子们一个个就守在厨房外,瞪眼儿瞅着里头整啥好吃的。

    腊月二十八这天,远在羊城的苏安芬、纪同忠夫妻,还有在首都的苏安珍、南振东两口子,都赶了回来。

    谁也没想到,腊月二十九,韩立伟和许世琴两口子,也带着孩子回来了。

    去年这两口子在羊城过的年,所以今年两口子就打算回来。

    可韩立伟临时有事情耽误了几天,直到腊月二十九,才到家。

    年三十除夕,许家这边那就别提多热闹了。

    一早起,许海波许海涛就领着弟弟们,在外头竖灯笼杆、挂串灯、贴对联福字门神。

    男孩子们淘气,干着活呢,时不时的就随手点个鞭炮一扔。

    鞭炮炸响,几个小的就在那儿高兴地拍手直蹦。

    女孩子们也没闲着,在屋里贴窗花,帮忙做饭。

    下午三点团圆饭,一大家子二十几口人,那情景别提多热闹了,许成厚周桂兰从早到晚都在笑,嘴都合不拢。

    晚间女人们包饺子,男人凑在一起说笑聊天,孩子们玩的可就花花了。

    许海波领着弟弟们找出来玻璃罐头瓶子,在瓶口用铁丝缠好,上面做个提梁,用一根小棍挑着。

    再把小木块钉上钉子,蜡烛坐在小木块上,放到罐头瓶子底部,这就成了个简易的灯笼。

    几个小的人手一个灯笼,然后穿戴整齐,捂得严严实实,打着灯笼出去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